第57章 你給我上眼藥,我戳你肺管子
- 穿越1980對象是天仙媽
- 喵力求食
- 2100字
- 2025-08-28 06:00:00
西總布胡同,翻譯出版公司。
“小川,昨天都去逛了哪里?有沒有去紀念堂看看偉人?”
大清早,同事們剛到辦公室,互相打招呼問好,沈若新便笑呵呵地關心道。
盛春明當即舉手:
“我可以做證,我在故宮碰巧撞見了小川。”
辦公室內,大家頓時都笑了,氣氛非常好。
陳啟川笑著跟眾人閑聊,沒一會兒,范文良從外面進來,大家這才稍微收斂了一點。
“你們聊什么呢?我隔著老遠就聽到你們在笑,是不是昨天都休息得很不錯啊?”
范文良一開口,大家更拘束了。
就在這個時候,汪志孝突然開口:
“領導,小川休息的最好,他最勤快了,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去跑步,咱們鄰居都說他是當兵的料。”
這句看似夸贊,實則上眼藥。
他之所以這樣報復陳啟川,就是因為昨天后者吵醒他了。
每天起那么早,盡管陳啟川聲音已經很輕,但終究還是會有影響。
所以他這才拐著彎,給陳啟川上眼藥水。
大家都是同一個集體,即便不和光同塵,那也不要標新立異啊。
而陳啟川就是那個標新立異之人。
“哦,小川你每天都起床去跑步么?難怪我看你身體健壯,原來是每天健身的緣故啊。”
范文良意味深長地笑道。
這事兒他還真不知道,劉振國在信件里,并沒有跟他提這件事。
沈若新等人也都是好奇地看著:大家都拿筆桿子,怎么你陳啟川要倒行逆施,想要拿槍桿子呢?
報紙上面都報道過,前幾年已經裁軍過一次,今年三月份又再次裁軍。
陳啟川這個時候頭鐵要去當兵的話,咋地不報名呢?還跑來這里上什么班?
“嗯,我的愛好就是鍛煉身體。”陳啟川笑了笑,又道:
“志孝同志平時也很努力,晚上十一點都還在外面看書,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
“范部長,志孝同志應該是為了響應我們公司領導的號召,積極完成我們的翻譯工作而努力,我建議領導應該給他加加擔子。”
“我呢早上起床跑步,確實影響到左鄰右舍,真是對不住,以后我起床時盡量小點聲。”
你給我上眼藥,我就戳你肺管子。
看誰能熬得過誰?
汪志孝頓時雙目噴火,恨不得捂住陳啟川的嘴。
踏馬的,要不要這么睚眥必報?
前天放假前,范文良就已經說過了要增加工作量。
那會兒汪志孝就已經喘不過氣來了。
這時候,范文良要是再給他增加工作量,那他可真的要尥蹶子了。
沈若新等同事們都看著這一幕,撕逼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范文良眼前一亮,但卻沒有完全按照陳啟川的想法來。
“小川,你這個提議好啊。”
“志孝,你平日里這么用功,想來是藏拙了吧?”
不說偷懶,反而說藏拙,果然不愧是文化人,真特么會‘粉飾太平’。
汪志孝想要解釋,但范文良并沒有給他機會。
“這樣,從今天開始,我給你增加一點工作量,這個月你就先完成一萬三千字,怎么樣?”
此話一出,汪志孝臉都綠了。
陳啟川這個新人,一開始是五千,但前天范文良說了要加量,所以直接增加到六千字。
饒是如此,這個工作量也是非常大了,特別是對一個新人來說。
大部分初來乍到的新人,甭管是本科畢業生還是碩士畢業生,能夠毫無差池地完成一篇社會科學書籍或文章的翻譯工作,就算是頂呱呱。
到單位之后的新人,全都得從頭開始,特別是基礎知識點,更是需要慎之又慎。
嚴復在《天演論》當中就已經闡述得非常清楚了。
翻譯標準就是信達雅!
想要做到這一點,很難。
而他汪志孝算是老同事,能力尚可。
但每月一萬三千字的工作量,忒大了。
這可不是類似新聞稿件等普通的文字翻譯。
而是非常嚴禁的社會科學著作等方面的翻譯。
要求很高。
“好的,領導。”
汪志孝沒敢不答應。
范文良大喜:
“很好,我們英語翻譯部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沈若新他們神色奇異地在汪志孝和陳啟川兩人之間來回移動。
這下子,兩人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上了。
就在這個時候,范文良又把目光看向了陳啟川:
“小川,我看你也是精力充沛,跑步健身是好事,但現在我們工作繁多,你也要加加擔子,從下個月開始,你每月的工作量增加到七千字,沒問題吧?”
陳啟川沒有拒絕。
也知道自己拒絕不了。
所以點頭答應了下來。
汪志孝這才心理平衡了一點。
心中暗暗想道:每月七千字,呵呵,累不死你。
清晨的小熱鬧,這才算散了。
接下來幾天時間,陳啟川的生活并沒有受到影響。
每天該跑步還是去跑步,該看書學習還是看書學習。
不過他這幾天倒也沒有閑著,而是親自去找房子。
他找房子的要求相對復雜。
第一產權必須明確,有任何糾紛的房子,他都不會選擇。
其次就是以一進四合院為主,如果有合適的二進四合院,也可以選擇。
最后就是必須整套出售,房屋內沒有任何的其他租戶。
想要找到這樣的房子,說實話,并不容易。
此時的京城,住房緊缺問題一直存在。
大部分四合院都是幾戶十幾戶散居。
如果陳啟川買了這樣的房子,等于白給。
因此他只能花時間慢慢挑選。
房子還沒選好,中秋節已經快要到了。
“走走走,去領月餅!”
二十二號這天,下午下班時間到,沈若新頓時美滋滋地站起來,招呼陳啟川他們一起去領月餅。
其實在九月九號的十號,京城市食品加工部門就已經生產了105種月餅。
包括芙蓉、烏麻、果仁等傳統風味,以及新增的什錦、口酥、蛋黃等新品種。
陳啟川在前些天就已經專門買了幾個來嘗嘗。
他喜歡吃蓮蓉口味的月餅,雖然有點粘牙,但他就喜歡這種口感。
物資部門口,此時已經在排隊,盛春明他們踮起腳尖往里面看,眼里寫滿了對月餅的渴望。
有些單位早早就發月餅了,現在都已經吃完了。
只有他們翻譯出版公司發得比較慢。
“誒,小川你喜歡吃什么口味的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