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安插內線
- 海關諜戰
- 可大可小
- 2050字
- 2025-08-28 12:47:01
呂楚光一聽,頓時怔住了。
他原本的意思,是給特務機關送個順水人情。反正76號的行動,也會告訴日本人,讓馮實復提前透氣,日本人滿意了,76叫也不會責怪。
然而,聽馮實復的語氣,不僅要自己給特務機關提前透氣,還要背叛76號?
李士君的手段,他比誰都清楚。你可以無能,你也可以貪腐,但不能背叛,否則準收拾你。
呂楚光不滿地說:“實復,如果我讓你把特務機關的事,向76號報告,你會有何感想呢?既然加入了76號,就要對李先生忠誠。”
馮實復語重心長地說:“呂股長,說到底,我們端的都是日本人的飯碗。你要對李先生忠誠,但李先生也要對日本人忠誠,既然如此,你直接效忠日本人,還可以少走彎路嘛?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日本人對李先生,越來越不滿意了,別以為他現在權勢熏天,也許這是他最后的瘋狂。所有對他愚忠的話,也不會有好下場!”
“日本人對李先生這么信任,還讓他主持江蘇的清鄉,據說還要擔任JS省長,以后,江蘇就是76號的天下了,怎么可能對他不滿呢?”
馮實復語重心長地說:“76號說到底只是一個特務機構,你覺得,一個特務頭子當高官,是好事么?軍統局的戴立,手底下幾十萬的特務,他擔任什么公開的職務了?特務就是特務,只能在幕后,一旦走到臺前,意味著就要告別了。”
呂楚光喃喃道:“你的意思,李先生隨時可能失勢?”
馮實復淡淡地說:“去年吳世強搶正金銀行的金條,滿滿一大卡車啊,幸好沒得手,否則整個76號都得完蛋。特工總部在江蘇,借著清鄉之名,大肆滲透,把江蘇原來的政府部門都給擠垮了。你以為日本人是傻子?之所以沒動手,是覺得特工總部還有點用。”
吳世強是特工總部的警衛總隊長,原來上海的一個流氓,被李士君招攬后,為76號做盡了臟事。
他膽大妄為,竟然想搶劫正金銀行的金條。日本人也沒想到,在上海竟然還有人敢打他們的主意。
滿滿一卡車金條,就只有一個司機開著卡車運輸,結果被吳世強的手下打劫。
幸好司機機靈,逃下車的時候,把車鑰匙給拔了,結果金條沒搶到,吳世強反倒成了通緝犯。
日本人要殺吳世強,李士君還出面保他,日本人表面上給了李士君面子,只把吳世強還關在憲兵隊看守所。可實際上,日本人對李士君失望之極。
“日本人不是答應,只關吳世強,不會殺他么?”
馮實復說道:“你看著吧,吳世強必死。只不過,日本人不會公開處決罷了。而李士君,慢則兩年,快則一年半,也會步吳世強的后塵。”
呂楚光沉默了,自從日軍進入租界后,他在76號的地位其實也是一落千丈。
以前日軍不能進入租界,76號要到租界抓人,必須讓憲兵隊陪同,讓工部局巡捕房動手。
可現在76號,哪個部門都可以到租界抓人,巡捕房反而要聽76號的指令。
負責租界的76號第四處,作用已經大不如前。如果能找日本人當靠山,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馮實復知道呂楚光被說動了,又說道:“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給你在密探隊申請一筆特別津貼,每個月100元,如果能提供重要情報,還有額外獎勵。你也不要急著回復,好好考慮一下,過幾天再答復我。”
“不用考慮了,我現在就可以答應了,還請實復在日本人那里,替我美言幾句。”
馮實復隨后去了卜樂喀郭夫那里,向他匯報呂楚光的事。
“卜樂監察官,呂楚光是特工總部的特工,如果他能為我們提供特工總部的情況,也為我們了解76號多一個渠道,每個月給一點津貼,是很劃算的。”
“不錯,很好。”
卜樂喀郭夫很滿意,馮實復竟然在76號安插內線,是個有想法的人。
“我等會把呂楚光帶過來,以后76號的事情,他可以直接向你匯報。”
卜樂喀郭夫擺了擺手:“不必了,讓他向你匯報就是。對了,你跟我去趟特務機關,清水課長要見你。”
“好。”
昨天因為馮實復的情報,特務機關把吳伯生從76號提了過來。
吳伯生到特務機關后,雖然承認身份,卻不愿意配合,更加不想成為中日和談的橋梁。
特務機關除了用刑,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可依然無法讓吳伯生改變主意。
清水德茂說道:“馮桑,你是中國人,可以勸勸吳伯生,讓他與我們合作。中日戰爭,給兩國人民都帶來了災難,早點結束,對雙方都是好事。”
馮實復說道:“吳伯生不愿意合作,想必是擔心重慶說他賣國,當了漢奸。這些人,把名聲看得比性命還重要。我想,是不是把他的電臺和報務員都還給他,讓他先請示重慶,如果他再不合作,就丟進監獄關起來。”
吳伯生的事,都驚動了重慶的老頭子,可見他的地位之高。
這樣的人,當然愛惜羽毛,日本人明顯后勁不足了,這個時候與日本人合作,豈不是壽星公上吊,自尋死路么?
如果能得到重慶的批準,那吳伯生的態度就必然不同,他心安理得愿意配合,并借機逃回重慶。
“不錯,還是你們中國人了解中國人。邵景荷只知道利誘威脅,完全不了解他是怎么想的。你先跟吳伯生去聊一下,不管他提出什么條件,只要是能促進中日和平談判,都可以答應。”
清水德茂很認可馮實復的建議,想要讓吳伯生配合,就得解決他的后顧之憂。
日本人才不擔心吳伯生與重慶聯系,他們甚至巴不得吳伯生給跟重慶聯系。
對日本人來說,放掉一個國民黨的高官,真的不算什么。
吳伯生四十多歲,身材有點發福,雖然有些狼狽,但面對馮實復的時候,還是盡量保持著體面。
看到馮實復進來,他斜睨了一眼,鼻孔哼了一聲,不再望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