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7月15日早晨8點,房門外傳來輕柔的腳步聲,隨即響起了恭敬的輕輕敲門聲。“陛下,您醒了嗎?”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傳來,記憶中那是他的一位貼身侍從。
“進來吧。”路易十六,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像個國王,而不是一個熬夜后被鬧驚醒的打工人。
他知道,在這個特殊時刻從現在開始,他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話,都將被放大鏡觀察,被顯微鏡分析。他不能露出任何破綻,不能讓任何人懷疑他這個“冒牌國王”已經上線。
侍從推門而入,身后跟著幾名侍女和侍從。他們的臉上都帶著憂慮的神色,顯然昨夜的“巴士底獄拆遷事件”已經傳遍了整個凡爾賽宮,然后又被國王陛下的鎮定給無語到了。
伴隨一系列儀式,包括更衣、祈禱和早餐后。
侍從根據宮廷慣例低聲稟報:“陛下,巴黎發生重大事件……”隨后簡要說明巴士底獄被攻占、衛兵被殺等情況。
“陛下,大臣們都在等待您的指示。”侍從繼續說道。“他們希望您能夠采取果斷的行動,平息這場暴亂。”
路易十六點了點頭,努力表現出了“雖然我剛睡醒,但我對國家大事還是很關心”的樣子。腦海之中卻在結合預知的未來飛速思考,努力的尋找破局的一線生機,如果去美洲呢……
過了一會兒,侍從見他沒有反應沉默的樣子,心中又是一陣嘆息,小心翼翼地繼續提醒道“陛下,昨夜巴黎發生了暴亂,民眾攻占了巴士底獄。”生怕刺激到國王,畢竟國王的腦回路嘛,沒人懂的。
路易十六連忙說道“我知道了。有多少人傷亡?”
“據報告,守軍指揮官洛奈侯爵被民眾殺死,還有數名士兵和民眾在沖突中喪生。”侍從聲音低沉,仿佛在念悼詞,畢竟這關系到他未來的“鐵飯碗”。
路易十六再次沉默了,他在腦海中快速回憶著歷史上的這一天。洛奈侯爵的死亡,標志著民眾對王室權威的徹底藐視。這不僅僅是一座監獄的陷落,更是整個舊制度的象征性崩塌。
在慶祝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時候,時任法國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曾經對他的國王給出這樣的評價:“路易十六是個好人,處死他是悲劇,但無可避免”。
他知道,如果按照歷史的軌跡發展下去,接下來將是一系列更加激烈的沖突,這是革命不是改革,革命者需要被革命的對象,他就是那個最高最大的靶子,無論他做什么改革,最終都會無可避免的被革命者送他和他的王后去吃上“雙人套餐”。
侍從在一旁靜靜的站著,等待著路易十六下一步的指示。
“讓他們到議事廳等我。”
路易十六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仿佛他不是以前那個軟弱無能的“鎖匠”了
“另外,派人去瑞士請內克先生回來,告訴他,國王認識到了錯誤,真誠的需要他的幫助。”
侍從愣了一下,顯然沒有想到優柔寡斷的國王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反復無常,前后不一又好像還是那個國王。
內克是前財政總監,因為改革和削減王室開支,從而惹惱了瑪麗王后為代表的頑固特權階級,被王后聯合起來在路易十六吹耳邊風而解雇了,正是他的離職引發了民眾的不滿,成為巴士底獄事件的導火索之一。
現在國王要請他回來,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信號,簡直是打臉自己最堅定的保王黨加向議會妥協的組合拳。
“陛下,您確定嗎?“侍從小心地問道,生怕自己聽錯了。
“我確定。”路易十六斬釘截鐵的點頭說道。畢竟現在誰來都收拾不了這個局面了,要的是緩解問題和能夠拖延時間的人。
侍從地鞠了一躬,然后退出了房間。
路易十六獨自坐在書桌邊,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行動計劃。他知道,僅僅召回內克是不夠的,他需要一個更加全面的策略。他需要分化激進派,爭取溫和派的支持,同時為自己和家人準備后路。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更何況這個籃子還隨時可能被掀翻。
拿起羽毛筆,開始在紙上寫下自己的計劃。
首先,他要利用內克的聲望來穩定民心,拖延時間來分化激進派,這一時期的激進派可不是利益一致的,里面有想當國王的,有想學習英國憲政的,有想徹底推翻封建的,還有想改革教會的,有真想革命的,但就是沒有代表“無套褲漢”窮人利益的代表。
他們的首要目標是限制國王的權利并聯合在了一起,欺騙了低層的善良人民,把利用低層人民去革命當成了達成目標的手段。等到自己答應激進派的要求,激進派馬上就會土崩瓦解。
而窮人發現還是沒有便宜的面包,那時才是真正革命的開始。畢竟想革國王命資本家,主打的就是一個自由經濟,至于干預市場降低物價?那是什么封建敕令?民主的議會是萬萬不能答應滴。
要爭取溫和派是最簡單的,這一期大部分都是同情底層人民的教會和特權貴族,他們也認為要改革但不應該通過革命暴力的方式,而是應該去友好協商改革。是一群不愿意放棄自身權利又想有個好名聲的見風使舵之人。
哼哼,等本王答應了議會的改革,沒收了你們的土地取消你們的免稅特權,看你們還溫不和溫和的起來。
然后,他要秘密聯系各地的保王黨勢力,特別是旺代地區的貴族和教士。
同時,他要開始準備逃亡計劃,但不是逃往奧地利或普魯士,而是逃往法屬殖民地,在那里建立流亡政府。他可不想去奧地利找大舅哥當個“寄人籬下”的親戚,去殖民地當個“土皇帝”不香嗎?
正當他沉思的時候,房門再次被敲響。這次進來的是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她穿著一身淡藍色的絲綢長裙,金色的頭發高高盤起,臉上帶著憂慮的神色。
在路易十六的記憶中,王后是一個美麗而任性的女人,她的奢華生活方式和政治上的無知,為王室招致了無數的批評和仇恨。
“路易,你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