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乳燕歸巢’淬血氣,修演武場
- 武道,我的物品能升級
- 大帝之資
- 2081字
- 2025-08-08 08:31:17
“可跟著煉明白了?”
三掌柜葛啟帶著王騰煉了兩遍36式‘撞山熊樁’,臉不紅、氣不喘、毛事沒有。
王騰煉前,也在喜自己根骨得望月血鱔寶魚肉加強,三十六個形如穿越前練過的《金剛長壽功》《八段錦》等等功夫,能有什么難度?
但上手真正煉時,卻發覺大大的不對勁!
撞山熊樁共36式,王騰跟練到15式時,便感覺身體微熱,血液開始流暢起來;
跟練到第20式時,便能冥冥的感覺到,有一點外來的特殊之物涌入身體,進而造成軀體之內的血液奔流速度再次激增;
當跟練到第30式時,盡管這撞山熊樁鐵憨憨、慢騰騰、穩當當,盡管胸腔之內心臟跳動的越來越舒緩,盡管這個身心都感覺到一種浸泡到母胎之中的安心蘊養之感,但身體之內的血液流速,卻快的的不像話!
耳邊竟能隱隱約約聽到血液沖刷脖頸處血管的沙沙聲音,以及腦子也被猛增流速的血液沖刷的微微鼓脹之感……
有種高血壓上來了,但卻又不心揪、不暈旋!
相反,腦子有種異常清醒的感覺,于短短兩遍重復跟煉之中,竟將36式全都給記憶了下來。
比上學背古詩文時的記憶力,還要猛!
‘這種奇特的感覺,就像是身體通過特殊的姿勢,吸收著腸胃之中的寶魚精氣,乃至吸納著身體之外的某種天地物質……進而推動血液的高速流轉,運送到軀體的各個地方,并借助血液流動時的一些微動沖擊,洗練、蘊養、增強著肉軀內部!’
‘這才是真正的武功修煉啊!’
而當王騰將‘撞山熊樁’練到第36擎天掌地歸心式時,腦子高度清明之間,能感知到整個身軀之中高速流轉的血液開始‘乳燕歸巢’!
這個‘乳燕歸巢’,不是外物上的景觀。
而是內里,王騰感知到每一股高速流經心臟的血液,似乎都在心臟中沉淀下一丁點特殊的能量!
當36式過后,軀體之中蓄勢了這么多招式的高速流轉血液之中,所搬運的一點奇異能量沉淀于心臟時,便又緩緩恢復到正常的血流流速狀態,乃至腦子的那種特殊清明之感,也在漸漸消退……
至于剛剛三掌柜所問的‘可跟著煉明白’一問,王騰感覺自己不需要去特意藏拙,適當的展露出一些天賦,才能‘鶴立雞群’,才能‘脫穎而出’!
若不然,別人憑什么多賞你飯吃?
況且王騰的根本,不再捕獲寶魚,不再根骨增強,而在建筑升級面板這個無聲無息之間締造諸多靈效的特殊金手指!
“掌柜,我已將‘撞山熊樁’給記了下來,且煉到第36擎天掌地歸心式的時候,還能感覺到有一種特殊的東西從血液之中沉淀到心臟!”
王騰這么一說,三掌柜葛啟便更加滿意了起來,且哈哈而笑,夸贊了起來:
“雖有寶魚血肉打底,但第一次練熊樁,便能練出一些血氣沉入心臟,很不錯了!
小騰你要記住這種‘血歸于心’的感覺,這將是你武道起始之處!
此外你這機遇和天賦,也比你姐夫當年好多了……若是這熊樁修煉之時,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問問你姐夫。
對了,我這里還有一些小活,前些日子潘陽湖深處有大地震,波及到咱們這邊,鋪子里的一些火爐乃至演武場都有些破損,你從明日上午幫忙修繕演武場,下午可放假,或在演武場完好之處跟著其他人修煉,或者回家修煉也行……
且需記住,當你腸胃里的寶魚肉精氣消化完畢之后,每日施展‘撞山熊樁第36擎天掌地歸心式’凝練氣血的次數不能超過兩次,否則容易造成血虛、體虛之癥!
禁忌為了一時之快,而讓肉身這個渡世之舟虧空、破損!”
三掌柜葛啟交代完,一旁服侍掌柜的侍女素云,云姐姐帶著王騰在鍛兵鋪中登造名冊,以及發了兩身耐臟樸素的灰色學徒衣物,一床被褥鋪蓋,和一枚其上刻錄了一個‘兵’字的鐵制令牌。
此外,十月一號之前,可以自由歸家居住,
但等十月開始,所有選入中院的習武學徒,吃住都要在鍛兵鋪,每十日可休息一天,沒有工資,且有種封閉式管理的感覺。
所以,王騰直接在中院演武場旁邊的學徒院落,于諸多四人間的臥室中,選擇了一間寬敞明亮,且又不靠近會被風寒吹拂的遠離窗戶的床鋪,將被褥鋪蓋安置好!
當然,這間寬敞干凈、離茅房稍遠的屋子中,另有一張床鋪上,已經有鋪蓋安置好了!
“騰哥兒今后在鋪子中遇見了什么麻煩事,可來找我,云姐幫你擺平!”
“那今后就嘮叨云姐姐了。”
王騰倒也沒過于的客氣,而是接下了今后長久要待著的鍛兵鋪的第一個人脈。
待兩人再次回到三掌柜的院中,衛黎和王騰便告辭了。
不過明日上午,王騰就需要來干活了……修那個因地震,而中間裂開了一道大地縫的演武場!
而這修建筑的活,王騰自是愿意干的。
畢竟‘建筑升級面板’就在身上,多修幾個建筑,總能得到一些對自己有大用的靈效……更別說明日所修的建筑,本就是用于練武的演武場了!
所以王騰也期待著演武場修好之后,能衍生出什么奇特的靈效?
不過尚且存在一個技術性問題,能記錄到升級面板上的建筑,至少要王騰親自動手構造1/2以上!
而偌大的演武場中,其實也就中間裂開了一道大地縫罷了,總體需要修繕的位置都不到十分之一,王騰更是個幫忙的小工,這就有些愁人了。
‘或許,還有一個解決辦法!如我前天在田埂水渠邊上,隨意挖掘一個小坑,便是一個水坑建筑……那么我主觀意念上,不修建那么大的演武場,而是盡量修繕一處半平方的小地方,讓其變成方圓幾步的小演武場!
然后再由我逐步將小演武場周邊的大青石給翹起來,重新放下去規整,也算是一種逐步擴建的過程……一來二去,將鍛兵鋪演武場的一半囊括進來時,就可以將整個演武場記錄在面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