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邦接過香煙,一邊向前大步奔跑,一邊低頭開打盒子包裝。
瞇起眼睛數了數。
還好。
就少了四根。
他把香煙揣進兜里,輕輕拍了拍:“營長你就放一百個心吧,半個小時,肯定能打下鬼子大使館!”
說著,他快跑兩步,跟上前面的隊伍。
王松抬頭看了眼,日本大使館樓內燈火通明,但是拉上了窗簾,看不到里面的情況。
日本人雖然蔑視東北軍。
但這么基礎的錯誤可絕對不會犯。
廖何跟上來:“營長,迫擊炮陣地那邊我都安排好了,炮擊預計在兩分鐘之后開始,弟兄們手有點生,可能效果沒有那么好。”
按照東北軍的編制。
營級部隊并不配屬迫擊炮部隊。
這幾名炮兵,還是他從王鐵漢手里挖過來的。
這兄弟太仁義了!
要槍給槍,要炮給炮,要人給人。
翻遍史書,也沒見過對友軍這么大方的軍官。
王松:“沒事,我看這大使館附近的日本士兵不多,應該能應付的過來,這邊我來盯著,你帶幾個人,去附近搜尋一下,我剛才聽到有咱們這邊的槍聲,可能是友軍!
“注意安全!”
廖何點了點頭:“明白!
“對了營長,你那包日本香煙呢?”
王松目不轉睛的盯著前方,擺了擺手:“還給孫驢子了,你要是想抽,就去找他要,我這一根都沒有了!”
廖何撓撓頭:“知道了...”
其實在這三人中。
他的煙癮是最小的。
最大的是孫衛邦。
其次是王松。
當兵嘛,愛煙不算什么。
在后勤部門那邊,香煙算是正經的軍用物資,和糧食,槍彈一個級別的。
平時自己買著抽。
等打起仗,后勤部會每天定量發放。
更何況真正當大官的那幫人,抽的都是煙土。
只抽普通卷煙,在軍官里面已經算是一股清流了。
他剛才發問,也不是真的想抽煙。
其實他剛才發問,也并不是真的想抽煙。
士兵在前面打仗,連命都不要了,軍官在后面爭著要煙抽,其他部隊怎么樣不知道,但2營目前的軍風,還沒有腐敗成這個樣子。
廖何之所以開口,主要是想分給下面的士兵們。
剛才他在趕來的時候,從幾名傷兵身旁走過,看到他們互相討要香煙,一群人摸摸兜,就找到兩根,沒辦法只能一人一口輪著抽。
看到這一幕。
屬實有點于心不忍。
他的又抽完了。
正好王松在身邊,就順帶著問了一嘴。
廖何飛快向后方跑去,王松和幾名衛兵躲在殘垣斷壁中,時刻觀察戰場前線。
咕嚕!
王松咽了下口水。
說實話。
這還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看熱兵器戰斗,剛才在奉天城外阻擊關東軍先遣隊,他一直在后方。
而現在。
負責主攻的一連,距離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只有不到300米。
甚至可以用近在咫尺來形容。
“二連,三連到什么地方了,你快去看看!”他看向身旁的衛兵,大聲喊道。
巷戰的視野并不開闊。
除了一連外,他看不到其他部隊的情況。
“是!”
“不好了!不好了!”一道倉皇的聲音傳來。
王松心中頓時勃然大怒:“你媽死了?喊雞毛呢,信不信老子斃了你!”
士兵跑到掩體后面,繼續大聲喊:“營長,咱們后面出現了一伙敵人,迫擊炮陣地被迫轉移了,他們要我過把消息傳給您!”
王松深吸口氣:“你快跑過去告訴二連,立刻回撤!聽見沒有!”
士兵努力平復呼吸:“聽......聽見了...”
說罷,便又立馬跑開。
王松眉頭緊蹙。
要是有無線電接收器就好了。
交通全靠走,通訊全靠喊。
這也就是己方在人數上占優,不然的話,恐怕早就被日軍的戰術打蒙圈了。
“營長,俺們也過去吧!”
“是啊!”
躲在掩體后面的衛兵出聲說。
王松點了點頭:“留一個給我傳話,其他人立刻回防后方,拖住日軍!”
這里位于中間地帶,一堆從樓上掉下來的木頭擋住了道路,兩側又沒有暗巷,如果前面的一連不潰敗,后方能成功守住的話,根本不可能有日軍沖過來。
如果沒守住。
在這種地形里,就憑這幾個人,也根本無濟于事。
“是!”
王松揉了揉太陽穴,一夜沒睡,他已經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耳鳴,當時骨膜被炮彈給震壞了,耳朵里一直有蜂鳴聲。
前方響起槍聲了。
“噠噠噠噠——!”
“手榴彈!給我炸了那挺機槍!”
“小心擲彈筒!”
嘈雜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王松晃了晃腦袋,繼續關注前方戰場。
他能從槍聲中聽出來,現在還在防守日本大使館的士兵并不多,大概只有幾十人。
三八式步槍的聲音稀稀拉拉,甚至九二式重機槍的聲音也不多,好像只有一兩挺的樣子,馬上就要被遼十三式步槍,以及馬克沁的槍聲淹沒了。
按理來說。
這么重要的地方,至少得有一個中隊啊!
其他人去哪里了?
王松不敢放松警惕,看了眼旁邊僅剩下的一人:“你跑到前面,告訴一連長,我答應他的迫擊炮支援沒有了,讓他小心行事!”
“明白!”
衛兵竄了出去。
貓著腰,在槍林彈雨中來到孫衛邦身旁,并轉述了那句話。
孫衛邦這會兒正舉著一桿步槍,和日軍士兵對射,聽到這番話后,臉上神色不改:“你回去告訴營長,我知道了,放他放心,一個大使館,打下來還不成問題!”
說罷,他抬頭看了眼使館院內旗桿上的那面膏藥旗,臉上閃過一絲不屑。
當年在直奉戰場上,他手下只有一個排,十幾個人,能追著直軍一個營打。
現在上百人打幾十人。
還能輸了不成!
日本關東軍裝備精良,素質高超。
東北軍也不差!
一連的上下幾乎所有的兵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在戰斗能力這方面,還是非常放心的。
又開了幾槍后,孫衛邦瞅準時機:
“日本人重機槍熄火了,重機槍掩護,兄弟們沖上去,剁了他們!
“一排打頭陣,二排,三排跟上,交替進攻!
“老子說交替進攻!
“耳朵聾了嗎?”
孫衛邦急得大喊。
此刻還活著的日軍,都退回到了院內,把由混凝土澆筑的大門當做掩體,企圖負隅頑抗。
雙方又只隔了一條橫道。
經驗告訴他。
這個時候發起進攻,只有戰術得當,后方的機槍掩護到位,傷亡不會特別大。
“殺啊!”
“殺了他娘的日本大使!”
“小點聲!”
稍許慌亂后,一連開始了猛烈沖鋒。
一排沖在最前面,跑到街中央時,士兵立刻趴在地上進行射擊,壓制住日軍。
二排士兵單手拎著步槍,快速從補上去,跨過街道后像一排一樣,掩護后面的三排發動沖鋒。
所以說,雖然是一排大頭陣,但真正和日軍率先展開白刃戰的。
確實位于最后面的三排。
王松躲在后面,將前方的戰斗看了個大概。
這才是正兒八經的沖鋒戰術。
真實戰斗可不想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指揮官扯著嗓子喊幾句,身旁的士兵一股腦的沖上去,之后就迅速解決戰斗了。
更離譜的是。
影視劇里還有士兵一邊沖鋒一邊開槍。
這不扯淡嗎!
不管是東北軍,還是日軍,亦或是其他國家的軍隊,在沖鋒戰斗中,都會遵循最快速度到達目標的第一要務。
通常在沖鋒時。
都是單手拎著步槍,半彎著腰,借助掩體不斷向前,快速向遞進目標。
邊開槍邊沖鋒,這么慢的速度,還明晃晃的,后面又沒有壓制火力掩護,恐怕早就被重機槍打成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