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回國
- 打造傳媒巨頭,從電鋸驚魂開始
- 活活盆栽
- 2126字
- 2025-08-30 12:00:00
《危笑》上映第二周,票房表現依然穩健,北美再收2800萬美元,海外市場上映后則進賬4600萬美元。上映僅兩周,其全球累計票房便已突破1.25億美元。
基于如此強勁的市場表現,颶風影業趁熱打鐵,迅速啟動了《危笑2》的前期籌備工作。
為契合整體恐怖宇宙的規劃,并與溫子仁正在開發的《潛伏》系列形成聯動,公司初步計劃將《危笑2》的上映時間定于2006年,安排在《潛伏》首部曲上映之后,以期形成系列間的相互助推效應。
與此同時,《電鋸驚魂2》已在全球范圍內上映超過兩個月,絕大多數影院已結束放映,僅剩零星場次,預計一周后全面下映。
該片全球票房最終鎖定在2.4億美元,雖未能突破2.5億,但仍堪稱巨大成功。
杰瑞米已代表颶風影業與索尼影業展開后續分賬的核對工作。根據協議,票房分賬將分期支付,首筆款項金額為4300萬美元。
此外,DVD的銷售與租賃權早已談妥,只待影片正式下映后即可全面鋪貨。
憑借《電鋸驚魂2》的首筆分賬,以及《電鋸驚魂1》在過去一年中持續產生的收益,包括后續票房分賬、DVD銷售與租賃分成、海外電視版權銷售等,颶風影業賬面資金已逼近2億美元。
即便扣除正在籌備中的多個電影項目成本及必要的人員與運營開支,李陽可直接動用的資金仍超過1.5億美元。
帶著雄厚的資金實力,李陽再次踏上了回國之路。
他此番回國目標很明確,繼續完善旗下產業的整體布局,尤其是補足最為關鍵的制片環節,打造一個真正完整的影視產業鏈。
在即將到來的二零零五年,他已決定將未來一年的精力傾注于國內市場。
美過的生意基本安排穩妥,颶風影業未來一到兩年的電影計劃早已排定,溫子仁的《潛伏》,《電鋸驚魂3》與《危笑2》等項目也陸續啟動,一切按部就班。
至于YouTube,如今資本已然進場,網站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即便他想放緩步伐,背后的投資方也不會答應。
于是他干脆放手,將日常運營決策權交給了凱文,自己僅把握大方向,從容退居幕后。
李陽此次回國并非獨自一人,他身邊多了一支精干的技術團隊。
這支隊伍正是他從YouTube內部精心挑選出來的,其成員幾乎全為華人。
實際上,早在YouTube多次擴招的過程中,李陽就有意識地叮囑凱文·卡瓦諾,在招聘時適當增加華裔候選人的比例,并在面試中看似不經意地詢問對方“是否愿意在未來某個階段離開美國,返回中國發展”。
絕大多數應聘者都誤以為這只是公司評估員工穩定性的常規問題,紛紛表示并無回國打算。然而最終收到錄用通知的,卻恰恰是那些表達了回國意愿的人。
正是通過這種長期而低調的人才篩選,李陽才得以組建起這支愿意跟他一同回國的技術團隊。
若非早有布局,想要直接從YouTube內部拉人回國創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無論薪資水平還是生活條件,此時的中國與美國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要知道,這些人并不是以YouTube外派人員的身份回國開拓市場,而是直接辭職,加入一個李陽尚未在國內正式注冊的新公司。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李陽親自從自己參與創立的YouTube中,挖來了這批核心人才。
這支團隊的成員大多畢業于中美名校,不僅技術扎實,更對互聯網產品與用戶體驗有著深入的理解。
他們選擇跟隨李陽,不僅是出于對他個人眼光的信任,更是基于對中國互聯網市場潛力的共同認同。
當然,也少不了對于公司初始團隊股權激勵的誘惑,在這方面,李陽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畫餅大師了。
回國后,李陽第一時間在星海集團旗下注冊了兩家互聯網公司。
一家專注于個人視頻分享業務,網站命名為繁星;另一家則定位于流媒體平臺,沿用與影視品牌一致的星空視頻網作為名稱。
李陽刻意將兩者區分得非常明確。在他看來,前世國內的視頻平臺中始終缺乏真正專注于個人視頻分享的產品。
早期優酷雖有一定程度的UGC內容,但后期仍徹底轉向了專業流媒體方向。
反倒是另一家以二次元社區起家的網站在用戶創作和分享生態上表現突出,可惜受限于其垂直社區屬性,始終未能突破圈層、走向更廣泛的大眾市場。
這一市場格局直至多年后短視頻形態的崛起才被真正打破。
時間進入十二月,由李陽打造的繁星網已悄然搭建完成并上線運營。
不過,他并未進行任何大規模的市場推廣,只是保持著低調的運行測試。有時讓內部員工拍攝一些短片上傳,有時則從海外網站搬運部分內容。
李陽在等待一個更適合“繁星網”在國內發展的時機。他清楚,YouTube那套依托北美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的運營策略,并不能直接照搬至中國市場。
至于另一家星空視頻網,他更是未投入多少精力,其網站甚至只是在繁星網的基礎上稍作修改而成。
原因很簡單:流媒體平臺若沒有持續的內容壁壘,即便一時靠資源或速度占據先機,最終仍要陷入版權爭奪的消耗戰中。
盡管當前國內對視頻內容的監管尚處雛形、盜版資源隨處可見。
不過李陽這時候察覺到,賈老板的樂視網已經悄然進入了市場。
他內心不得不承認,這位賈老板在商業運營上確實堪稱一流。
在前世的記憶中,眾多流媒體平臺中最早實現盈利的便是樂視網,早在2010年就已扭虧為盈,其次則是背靠湖南廣電的芒果TV。
相比之下,日后名聲更響的愛優騰,直到近二十年后才勉強步入盈利階段。
然而李陽清楚地知道,樂視的盈利并非依靠傳統的流媒體訂閱或廣告業務,而是憑借其獨到的版權分銷模式。
這也正是暫緩星空視頻網大規模推進的主要原因,他計劃借鑒一下樂視早期的成功路徑。
因此,他當前的重點并非急于鋪開流媒體業務,而是著手收購一家具有豐富片庫的制片公司,一方面完善產業鏈,另一方面為未來的版權戰略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