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漢江暗語
- 繡在槍痕上的花
- 姳姝
- 2765字
- 2025-08-04 09:51:19
______
五十一
漢江的晨霧裹著桐油和魚腥氣,像一床濕透的棉被壓在江面上。程瑜蹲在船頭,指尖劃過那些深淺不一的刻痕——這些看似隨意的劃痕,實則是襄陽船幫傳承三代的密語。
“三短一長...“他的指甲卡在第三道凹槽里,那里還殘留著昨夜的水汽,“鬼子的巡邏艇往老河口去了。“
陳烈的銅煙桿在船板上輕叩,煙鍋里未燃盡的煙絲飄出縷縷青煙:“三長兩短——蘆葦蕩要接人。“
阿菊突然拽住程瑜的袖子。啞女的手指在霧蒙蒙的船板上畫了條歪扭的魚,魚鰓處點了三個點,魚尾劃出波浪紋。
“三更天...碼頭...“程瑜猛地站起身,船身隨之一晃,“鬼子今晚要卸軍火!“
船尾的老艄公突然咳嗽起來。他佝僂著背,青銅煙鍋在鞋底磕了磕,煙嘴旋開時露出里面的微型指南針——指針正指向下游一處隱蔽的河灣。
______
五十二
繡坊里的血腥味混著絲線的焦糊氣。葉清瀾的銀簪挑開繡繃上的牡丹花蕊,金線底下藏著用頭發繡的虛線。那些比發絲還細的墨線,從樊城西門蜿蜒到隆中山腳,每處轉彎都標著針尖大的記號。
“昨兒新送來的樣子。“繡坊管事捧著匹“襄陽錦“進來,錦緞上的櫻花圖案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粉光,“太君說要繡滿整匹。“
白荔的指甲掐進掌心。她認得這匹錦——三天前,教她們蘇繡的周先生就是被綁在這匹錦上拖走的。錦緞邊緣還沾著片干涸的血漬,形狀像半片楓葉。
葉清瀾的簪尖在錦緞上輕輕一點:“要繡幾朵?“
“十七朵。“管事的聲音發顫,“太君說...要和學生人數一樣多。“
白荔突然抓起繡繃。繃架上纏著的銀線在陽光下突然變色——那些看似裝飾的波紋,實則是用硝石水浸過的導火索。
______
五十三
鐵匠鋪的爐火把半條街都映紅了。陳烈掄起十八磅的鐵錘,砸向那把豁了口的犁頭。火星濺到學徒臉上,孩子卻紋絲不動。
“叮——叮當——“
鐵錘在砧板上敲出長短不一的聲響。街對面茶館里,周慕云的茶蓋“恰好“在碗沿磕了三下,茶博士立即撤下了“今日特供“的木牌。
小學徒蹲在爐前,把煤油燈罩往鐵水里浸:“師父,俺娘說燈罩子不夠亮...“
“傻小子。“陳烈抹了把汗,鐵鉗夾起通紅的鐵坯,“這是要給黑夜里的人照路用的。“
鐵水澆進模具時,程瑜看清了那形狀——根本不是燈罩,是迫擊炮瞄準鏡的底座。模具內側還刻著刻度,最小刻度值正好是二百三十八米,恰是漢江最窄處的寬度。
______
五十四
夜霧中的漢江像潑了墨,濃稠得幾乎能掐出水來。阿菊蹲在船頭,瘦小的身影幾乎與黑暗融為一體,只有那雙眼睛亮得驚人,像是兩顆被江水打磨了千年的黑曜石。鷓鴣燈的罩子忽明忽暗,銅制的燈座早已銹蝕斑駁,燈芯偶爾爆出細小的火花,在霧中暈出淡黃色的光暈,如同鬼火般飄忽不定。
船身隨著江水輕輕搖晃,發出吱呀的呻吟。阿菊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別著的短刀——那是白荔去年送她的生辰禮,刀鞘上纏著褪了色的紅綢。她記得白荔當時笑著說:“紅色喜慶,能辟邪。“如今想來,竟像是個不祥的讖語。
對岸的蘆葦叢突然驚起幾只水鳥,撲棱棱的振翅聲在寂靜的夜中格外刺耳。阿菊的肌肉瞬間繃緊,右手已經按在了刀柄上。就在這時,布谷鳥的叫聲穿透濃霧傳來——三聲長,兩聲短,像是某種古老的密語。叫聲在江面上回蕩,最后一聲尾音微微發顫,像是叫鳥的人也在發抖。
船艙里的程瑜聽見信號,緩緩吐出一口白氣。他今天特意換了件深灰色的短褂,布料里織進了細鐵絲,能防得住尋常的匕首。此刻他的手正按在船舷的暗格上,木質表面被江水泡得發脹,摸上去有種詭異的柔軟觸感。
暗格里藏著十二個魚簍,每個都經過特殊改造。簍底墊著的不是尋常稻草,而是浸透煤油的棉花,雪白的棉絮里裹著碎鐵片和火藥,像一個個沉睡的毒蛇卵。魚簍用雙層漁網纏著,網上掛著曬干的魚鰾——這些來自江底的小囊泡遇水后會迅速膨脹,屆時牽動的銅絲就會引爆機關。
程瑜的指尖在暗格邊緣敲了三下,這是給阿菊的暗號。他想起三天前在祠堂地窖里,白荔穿著嫁衣站在燭光中的模樣。那件嫁衣紅得像血,金線繡的鳳凰在火光中仿佛要振翅飛走。她當時說了什么來著?哦,是說:“等這事了結,我要把嫁衣燒給河神。“
“放!“
程瑜的聲音很輕,卻像刀鋒般銳利。阿菊聞聲立即解開系在船頭的繩索,十二個魚簍悄無聲息地滑入水中。江面泛起細小的漩渦,很快又恢復平靜,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只有程瑜知道,這些魚簍正順著暗流漂向下游的碼頭——那里今晚停著三艘掛著青旗的貨船。
魚簍入水的瞬間,艙里突然傳來布料摩擦的窸窣聲。程瑜回頭,看見白荔的嫁衣從箱子里滑落半截,猩紅的衣袖垂在艙板上,像一道新鮮的傷口。不知是不是錯覺,他聞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阿菊突然低呼一聲。程瑜順著她的視線看去,發現最遠處的魚簍竟然浮了起來。原來有個魚鰾提前脹破了,簍子歪斜著露出水面,像只瀕死的魚張著嘴喘息。程瑜的瞳孔驟然收縮——如果這時有巡邏的船經過...
就在這時,對岸亮起一星火光,隨即又迅速熄滅。是接應的人發來的信號。程瑜數著心跳等了幾息,確認沒有異常后才稍稍放松肩膀。他摸出懷表看了眼,銅殼上凝著細密的水珠。子時三刻,距離吉時還有半個時辰。
阿菊突然遞過來個油紙包,里面是兩塊桂花糕。“白荔姐昨晚做的,“她的聲音比霧還輕,“說讓我們...“話沒說完就哽住了。程瑜接過糕點時發現紙包邊緣有深色的痕跡,不知是油漬還是淚痕。
江風突然轉了方向,濃霧被撕開一道縫隙。月光漏下來照在江面上,那些魚簍此刻應該已經沉到合適的位置。程瑜想起制作這些機關時,白荔堅持要在每個簍子里放一撮茉莉花。“讓它們走得體面些,“她當時笑著說,眼角卻有淚光閃動,“畢竟都是要命的東西。“
船尾傳來水花聲,像是有什么東西擦著船板游過。阿菊猛地轉身,卻只看到一圈逐漸擴散的漣漪。程瑜盯著那處水面,突然想起老人說的,漢江底下沉著無數冤魂,它們會在月夜浮上來透氣。
白荔的嫁衣還在艙里微微晃動,仿佛有看不見的手在整理裙擺。程瑜突然很想知道,此刻穿著這身嫁衣的人,究竟在哪個方位的岸邊等著信號。他摸了摸藏在袖中的火折子,銅管已經被手汗浸得發亮。遠處的江面上,第一盞河燈亮了起來。
______
五十五
爆炸聲驚飛了蘆葦蕩的水鳥。程瑜攥著塊從火場搶出的“襄陽錦“,殘片上十七朵櫻花正在燃燒。每朵花蕊里都藏著根細銅絲,遇熱就會引燃藏在花瓣里的火藥。
“周先生...“白荔的眼淚砸在錦緞上,淚痕暈開了角落里的血字,“她們把女學生關在碼頭倉庫...“
陳烈的鐵錘沾著血,錘柄上纏著半截鬼子軍服的布條:“地窖里找到的。“布條內側用血寫著“七號倉“,字跡已經模糊。
葉清瀾的銀簪突然指向錦緞邊緣——那里用血點了個幾乎看不見的逗號,旁邊繡著針尖大的“七“字。
“七天...“程瑜的瞳孔驟縮,“鬼子要在七天后把她們運走!“
阿菊的炭筆在船板上畫了個扭曲的日歷,在第七天畫了朵炸開的櫻花。花瓣數量正好是碼頭倉庫的看守人數。
______
下章預告:
《血染嫁衣》——白荔的金線地圖將指引:碼頭倉庫的鋼鎖結構(鑰匙藏在嫁衣內襯);被俘女學生衣襟里的摩爾斯密碼(用針腳表示);陳烈用熔爐制造的“意外“火災(仿造1939年老河口鐵匠鋪爆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