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洞房,不僅要有洞,還要有房
- 重生1979:女兒國國王想收我
- 蟹老板的蟹黃堡9
- 2137字
- 2025-08-20 06:30:00
望著小屋里昏黃的燈光,苗桂枝張了張嘴又把話咽了回去。
剛才她本想說說房子的事。
等李春明結婚時,她和李運良就搬到這間搭蓋的小屋,把正房讓出來,給他們做新房。
李春明哪里不懂她的意思,三言兩語就把話頭岔開了,他不愿意讓父母受這個委屈。
這年月,京城的老百姓誰不為房子犯愁。
知青們潮水般涌回城里,家家戶戶都擠得像沙丁魚罐頭。
現在想找間房比登天還難。
《國家青年報》聽著風光,可想要等到分房,且有的等了。
那些熬了十幾年的老編輯還在排隊呢,猴年馬月才能輪到春明這樣的新人。
剩下的唯一的一條路便是買!
錢倒不是最愁的,多寫幾篇稿子總能攢出來。
可現在又沒有商品房,即便他把錢攢夠了,也沒地兒買。
總不能從這座大雜院換到另一座大雜院吧?
這問題攪得他一夜沒睡踏實。
第二天吃過午飯,他對著校樣直發愣,連胡志成走到跟前都沒察覺。
“身子不舒服?”
胡志成關切地拍拍他肩膀:“臉色這么差,要不批個假去看看大夫?”
李春明苦笑著搖頭,索性把買房子的煩惱倒了出來。
沒想到這一說,整個辦公室都熱鬧了。
“巧了!”
少年科的老王摘下老花鏡:“我連襟的同事的弟弟的表舅的侄子,聽說正要搬去滬海,西直門那兒有間廂房要出手。”
當即有人打趣道:“哎呦,老王,你這關系面兒挺廣啊,這關系讓你繞的,跟說貫口似得。”
新聞科的張姐湊過來插話:“這七繞八拐的關系,到你知道,估摸著人家早就轉手了。與其考慮這個,還不如去房管局門口轉轉,那兒常有人貼條兒!”
七嘴八舌的建議像開了閘的洪水,可說的基本上還是大雜院。
大雜院,李春明是住的夠夠的,他可不想還在大雜院苦熬著。
大雜院的亂,只是一方面。
最主要的生活方面的不方便。
首先是洗澡,要么去澡堂要么在家。
澡堂就不用說了,掏錢買票,隨便洗。
在家洗那叫一個麻煩。
自己燒水,然后在屋里弄個盆,還不敢洗的太放肆,不然弄得哪哪都是水。
其次,上廁所也是個問題。
大雜院里哪有獨衛的說法,甭管寒冬還是酷暑,都得往胡同口的公廁跑。
夏天還算湊合,無非是多拍幾下蚊子,捏著鼻子忍忍味兒。
到了數九寒天,那才叫遭罪。
西北風卷著雪片子往脖領里鉆,誰樂意半夜三更當這‘屙屎標兵’。
夜壺,那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核心戰略裝備’。
若不是那年鬧地震,家家戶戶借著防震的名義在院里違章搭起小棚屋,就連炒菜做飯都得擠在睡覺的屋里。
好家伙!
熗鍋的油煙混著夜壺的臊氣,再摻上煤球爐子的硫磺味。
那滋味...嘖,比王致和的臭豆腐還沖鼻子!
他不想‘女王’跟王靖雯一樣,天天端著尿盆往胡同口跑。
眾人正說得熱鬧,卻見當事人一直沉默著。
韓彥昌拍了拍桌子笑道:“咱們這兒七嘴八舌的,倒把正主給忘了。春明還沒說打算在哪兒安家呢!”
“對哦~是在咱們報社附近,還是離你對象的單位近些?”
“春明,你說說想在哪兒,大家伙幫你留意著。”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李春明,他卻只是謙和地笑了笑:“多謝各位同志費心,我再好好琢磨琢磨。”
“嗐,我們也就是隨口嘮嘮。”
“就是,我們也沒幫到什么,也就隨口那么一說,可別這么客氣。”
胡志成也點著頭:“房子這事兒急不得,得碰緣分。就像咱們約稿,有時候踏破鐵鞋無覓處,有時候偏偏主動送上門來。”
“對,組長說的對。”
李春明笑著應和,從兜里掏出皺巴巴的煙盒,挨個給大家散煙。
煙霧繚繞中,他游刃有余地應對著眾人的關心,嘴角掛著恰到好處的笑意。
角落里,王建軍若有所思地摩挲著下巴。
別人都以為李春明這是聽從了大家的意見,只是沒確定好在哪兒安家。
唯有王建軍明白,李春明就沒考慮選擇那些大雜院兒。
正要上前搭話,下午班的鐘聲恰在此時敲響,鐺鐺鐺的聲音驚散了閑聊的人群。
李春明回到工位時,已經有兩個作者局促地等在門口。
一下午的工夫,他先是幫紡織女工改完了那篇《織布機旁的青春》,又給退休老教師捋順了《三尺講臺四十年》的結構。
送走千恩萬謝的作者時,下班的鐘聲敲響。
李春明剛推著二八大杠跨出單位大門,就聽見身后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王建軍喘著氣追上來,一把扶住車后座:“春明,等等...”
“建軍,有事兒?”
“房子,房子的事兒。”
聞言,李春明愣了一下。
王建軍也沒跟他賣關子,開門見山道:“我知道一套平房在賣,就是位置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聽到是平房,李春明的眼睛亮了。
在沒有商品房的年代,不想住大雜院兒,平房是最好的居所。
甭管平房多大,最起碼獨門獨院。
不用在休息日睡懶覺的時候,被東家的顛勺聲、西家罵街,吵著不得不早起。
現在政府也沒有出臺保護四合院的文件,只要解決了建筑材料的問題,自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修個衛生間,挖個化糞池,一切的不方便統統解決。
李春明頓時來了興趣:“位置在哪兒?”
“珠市口不遠的云居胡同。獨門獨院,正房三間帶耳房,院里有棵石榴樹。就是房主前段時間剛剛過世...”
李春明尋思了一下。
云居胡同,離朱霖上班的單位很近,一公里多一點。
要是買下這套院子,步行上班都沒問題。
而且,距離爛漫胡同也不算太遠,也能經常去看看父母。
見李春明神色微動,王建軍還以為他是擔心老人在院里過世的,急忙補充:“在醫院走的,也沒有再院里辦事,干干凈凈的!”
見他點頭后,王建軍繼續道:“房主有仨兒子,老二和老三都是老三屆,在插隊的地方成了家。老大前些年也支援地方了,仨兒子都不回來了。他家老大之前跟我爸是工友,關系很好,托我爸幫他賣掉。你要是感興趣,哪天有時間我帶你去看看。”
“也別改天了,咱們現在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