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煉假求真
- 我咋真成方寸山弟子了啊
- 臨湖輕舸
- 2611字
- 2025-08-21 12:00:00
這些話,在唐三藏和老翁聽來,有些莫名其妙,但孫悟空顯然很明白其中的含義。
更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轟!’
于是潑天的煞氣從那不足四尺的身軀之中迸發(fā)了出來。
宛若實質(zhì)一般的煞氣籠罩了姜寧和孫悟空。
單純的煞氣,就形成了一個隔絕一切的禁制,單單是這一手,就足以看出孫悟空神通之高絕。
孫悟空原本赤金的瞳孔,在此刻化作了純粹的赤紅色,其中翻滾著難言復(fù)雜的意味。
“你方才所言,是誰教你?”
孫悟空緩緩的開口,聲音里滿是森然殺氣:“或者,你是那滿天神佛混蛋中,不知誰家的小畜生,來此消遣我?”
自家人知自家事,孫悟空心里門清,那三界六道,四大部洲,無數(shù)修為高深之輩,自己不可力敵的存在不敢說多,但也絕對不少,更有能夠輕易碾殺自己的存在。
但自己當(dāng)初鬧的那么大,滿天神佛卻無一人敢對自己下殺手,所謂斬仙臺,更像是走個過場。
自己確實遵循著祖師教誨,沒有說出過關(guān)于師承的半個字,但法天象地也好,七十二變也罷,連帶著筋斗云,都是三界少有的大神通。
這本身就意味著一件事,一件滿天神佛和孫悟空都心知肚明,但沒人愿意點破的事情。
出自東海傲來小國花果山的那只天產(chǎn)石猴,其背后有著絕對恐怖的師承,有著一位絕對通天徹地的師尊!
這才是孫悟空能在三界風(fēng)生水起的最大原因。
想不明白,看不清這一點的仙神打不過他。能想明白,能看清楚的大能,便不會去跟他計較。
只當(dāng)是誰家的小輩胡鬧了些。
但現(xiàn)在,就在孫悟空的面前,昔年拜桃牧童收留的一個孤兒,卻自稱他的師弟,更是一言點破了他門中字輩。
而且,細(xì)節(jié)也對的上,昔年方寸山中,也確實只有他一個異類,被逐出師門,也是在諸位師兄見證之下。
可孫悟空不敢確定,這到底是真的,還是這孩子是某個大能派來試探他的。
孫悟空緊緊的看著眼前的少年,試圖捕捉到什么,但卻一無所獲。
姜寧看著孫悟空,嘴角帶著一抹微笑,再次輕聲開口。
“自師兄去后,祖師便不許后山桃樹開花結(jié)果,一年四季,總是碩果累累。”
孫悟空愣住了,耳邊是稚嫩帶笑的聲音。
“祖師說,那猴兒浮躁嬌縱,我雖有嚴(yán)令,但他許會回來。”
孫悟空如遭雷擊一般,站在原地愣神,許久不曾有動作。
良久,他卻突然冷笑一聲。
“好個魔童,好心機(jī),好話術(shù)。”
孫悟空猛然上前,不顧姜寧身軀孱弱,將他一把揪起來,犬齒突出欲噬。
“但你錯了,若你真與我同出一門,以祖師通天徹地之能,拳拳愛子之心,何以讓你落得這般下場?”
“莫非,你要說你與我一樣,是被逐出門下?還是說,你要說你是犯了大錯,這才被祖師責(zé)罰,罰你生生世世不得善終?”
姜寧看著眼前冷笑的孫悟空,卻只是嘆息。
“師兄錯了。”
他靜靜的抬頭,說道:“自師兄去后,山門仍在,祖師也收了最后的圓覺二輩弟子。”
“但卻多了我一個最小的,我在山內(nèi),不過三秋時光,然后,便回不去了……”
孫悟空聞言皺眉,不由問道:“什么叫做回不去了?”
“回不去,就是回不去。”
姜寧慘然一笑,道:“天地之間,方寸之內(nèi),只剩下我這一枚孤子,苦陷輪回,掙扎求活。”
“放屁!”
孫悟空冷然吼道:“你敢咒我山門!”
面對暴怒的猴王,姜寧卻只是指了指遠(yuǎn)方,苦笑道:“師兄果然不信我話,不若自往方寸一行?”
孫悟空深吸一口氣,強(qiáng)行冷靜下來,一把甩開姜寧,煞氣禁制仍舊牢牢的禁錮著他。
“既然你如此說,老孫便如你所愿,若讓我證實你乃假冒僭越之輩,上至三天,下達(dá)九幽,再沒有你的活處!”
說罷,似是迫不及待,又似不敢面對,孫悟空身影倏然消失不見。
禁制之內(nèi),只剩下了姜寧痛苦的癱坐在床頭,低垂著眸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呆呆的看著自己的手。
這是一個彌天大謊,為了活命而不得不撒下的爭命大謊。
壽數(shù)無用,寶丹不留,一切外物都無效,自己想要活下去,就只剩下一個辦法。
向內(nèi)求。
一門修行法,一門絕對高上的妙法。
這是他活命的最后機(jī)會。
也只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孫悟空的大品天仙訣,這一門方寸山菩提祖師傳下的金丹大道,是姜寧活下去的最后希望。
姜寧當(dāng)然知道,這個謊言背后的風(fēng)險,只要有一絲不對,自己絕對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因為自己觸動了孫悟空絕不能被觸碰的逆鱗。
但,自己左右已經(jīng)成了這副樣子,此時不行險,又待何時?
阿翁不會有事,孫悟空分得清善惡,更記得恩情。
若成,一切好說。
若不成,不過是早幾年去下面等著阿翁罷了……
姜寧把一切希望都放在了自己前世所知道的信息上,信息差,是自己現(xiàn)在最重要的依仗。
也正是因此,自己先聲奪人之下,孫悟空心神失守,這才給了自己撒謊的余地。
…………
另一邊,筋斗云十萬八千里極速之下,孫悟空朝著自己魂牽夢縈的方寸山而去。
很難描述他此刻的心情。
期待,激動,忐忑,慚愧,急迫。
甚至感激。
對姜寧的感激。
不管姜寧是真是假,至少,他給了自己一個回山的理由。
一個絕對不能被忽視的理由。
祖師昔年有言,不許他再回去,但……
“若為假,一個假冒方寸靈臺之人,自該報給祖師得知。”
“若為真,方寸有變,他便是我唯一的親人,祖師也會原諒我。”
孫悟空自言自語的說著,眼前,方寸山已然在目。
他壓下心里復(fù)雜無比的情緒,落下了云頭。
然而,仆一落下,孫悟空就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荒涼,方寸山太荒涼了。
風(fēng)水依舊是那般好,奇珍異草,仙靈之獸依舊活躍,但卻沒有了絲毫的人氣……
孫悟空神色大變,急尋著記憶中的方位,找到了斜月三星洞前,然而……
“洞府……沒了?”
孫悟空呆呆的站在方寸山上,原本巍峨的斜月三星洞,卻沒有絲毫存在過的痕跡。
正如姜寧所說,回不去,誰也回不去……
因為,什么都沒了。
孫悟空呆呆的站著,心里的思緒如同閃電一般翻滾著。
祖師不可能出事,這是他還沒有因眼前一幕而瘋魔的最后執(zhí)念。
既然祖師不會有事,那么剩下的就都不會是大事……
孫悟空心里想著,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姜寧。
他身影一動,急奔到了后山,明明是初春時節(jié),桃子卻熟透了。
孫悟空看著眼前的一幕,自己所見所聞,都和姜寧所說對上了。
一時間,孫悟空心里閃過了無數(shù)的念頭想法。
最后,孫悟空咬著牙,搬石為壇,拔毛為香,朝著原本正殿所在三拜九叩。
“祖師在上,不肖弟子孫悟空稽首禮拜。”
“今有唐國兩界山地界稚童姜寧,魂靈災(zāi)衰,枉顧輪回,生生世世受那早夭之難。”
“他自稱為我方寸弟子,所言所見似乎也可證實。其先天之災(zāi),也唯有內(nèi)求修行,以大品天仙訣方可解之!”
“弟子愚鈍,只求祖師有知,降下法旨,此人是否為我方寸弟子,又可否傳下法訣解其之難。”
孫悟空說罷,恭敬地跪下,忐忑的等待著。
‘嗤……’
良久,那三根猴毛化作的清香燃燒到了頭,最后的一股青煙冒出,卻徘徊不去,在孫悟空震驚狂喜的神色中,那一股青煙在孫悟空頭頂三尺處匯聚,隱約間構(gòu)成一個大字。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