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妙手回春,驚動技術科

連續三個晚上,林磊的小屋里都亮著那盞昏黃搖曳的煤油燈,直到深夜。

每一個白天在車間承受著高強度的體力消耗和郭大撇子的精神摧殘,每一個夜晚,他則全身心地投入到那把卡尺的修復中。手臂酸脹得幾乎抬不起來,眼睛因為長時間在昏暗光線下專注而布滿血絲,但他樂此不疲。

系統灌輸的《心得》提供了理論指導和無數經驗竅門,而真正動手實踐,則是對他耐心、細心和手感控制的極致考驗。

他用豬油一點點浸潤尺框與尺身卡死的縫隙,耐心等待,然后用小錘極其輕柔地、從不同角度敲擊,尋找著讓銹痂松動的契機。這個過程急不得,力道稍大,就可能造成永久形變。

他用磨尖的廢鋼鋸條,小心地剔除測量爪變形部位的毛刺和卡死的污物。

他用自制的草木灰研磨膏,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擦拭、拋光尺身和測量面,讓金屬的本色和刻度逐漸重現天日。

最后,他甚至奢侈地用了點豆油(那是他原本計劃用來偶爾潤鍋底的),滴在活動部位,進行初步的潤滑。

【負面情緒值】只剩下可憐的8點,無法兌換任何物資,他只能依靠這雙手和有限的土辦法。

第三天深夜,當最后一次用破布擦去多余的油污,將卡尺完整地攤在桌上時,連他自己都有些難以置信。

雖然依舊陳舊,遍布使用痕跡和無法完全去除的細微銹坑,但它已經不再是那堆廢鐵了!

尺身光亮了許多,刻度清晰可辨。原本卡死的尺框如今可以順暢地滑動,雖然不如新品那般絲滑,但已無阻滯。兩個測量爪被他用巧勁和錘擊基本校正平直,雖然那個磕碰的缺口無法彌補,但測量面恢復了平整。

最關鍵的一步——校驗精度。

他沒有標準塊規。但他有辦法。他找來車間里加工最標準的一個螺母成品(是他自己銼得最好的一個),用這把修復的卡尺反復測量其外徑、對邊距,然后又測量了幾個已知尺寸的毛坯。反復對比,微調……

最終,他長出了一口氣。

精度或許達不到全新卡尺的±0.02mm,但絕對在±0.05mm以內!對于車間里大部分的粗加工和一般精度要求的活計,完全夠用!甚至比很多老師傅手里那些磨損嚴重、從不保養的卡尺要準得多!

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欣喜涌上心頭,沖淡了所有的疲憊。這不僅是一件工具,更是他在這陌生時代,憑借自身能力和系統輔助,完成的第一件作品!是生存下去的希望證明!

第二天上班,他將修復好的卡尺小心翼翼地藏在工裝內兜里。

工作間隙,郭大撇子照例扔給他幾個要求打磨的零件,尺寸要求含糊不清。以往,林磊只能靠估摸,然后挨罵。

今天,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趁郭大撇子轉身的功夫,迅速掏出卡尺,飛快地測量了一下圖紙上標注的尺寸(雖然粗糙,但關鍵尺寸還是有),然后又量了量毛坯。

心中有數后,他再下銼刀,動作明顯更有針對性,不再是盲目的亂銼。

郭大撇子巡檢過來,習慣性地拿起他剛打磨好的一個零件,瞇著眼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習慣性地張開嘴就要罵:“你這干的什么玩意兒!這尺寸……”

話說到一半,他忽然頓住了。他把零件翻來覆去又看了兩眼,甚至拿到旁邊工作臺借了把卡尺量了一下。

尺寸……居然在公差范圍內?雖然光潔度還是差,但基本形狀和尺寸居然沒大問題?

他狐疑地看了一眼悶頭干活的林磊,把罵人的話咽了回去,嘟囔了一句:“瞎貓碰上死耗子…”背著手走了。

林磊暗自松了口氣,擦了把汗。有用!

下午,車間里發生了一點小騷動。一個青工在加工一批小軸件時,發現自己用的卡尺似乎不準,幾個件做下來尺寸波動很大,急得滿頭大汗。他的師傅過來看了半天,也找不出原因,懷疑是機床問題,但又不像。

小組長也被叫來了,拿著自己的卡尺量來量去,幾個人爭論不休,眼看就要影響生產進度。

林磊在一旁看著,心臟砰砰直跳。機會?還是風險?

他深吸一口氣,走了過去,低聲道:“組長,師傅…要不,用我的卡尺試試?”

那小組長正煩躁,一看是林磊這個學徒工,沒好氣地道:“去去去!添什么亂!你的卡尺?哪來的?別是撿的破爛吧!”

旁邊那青工的師傅也皺起了眉頭。

林磊沒退縮,從口袋里掏出那把修復的卡尺。它看起來依然舊舊的,但擦拭得很干凈,沒有了銹跡,透著一種經歷過風雨的沉穩感。

“我自己修的,應該…應該還行?!绷掷诘穆曇舨淮?,但很鎮定。

小組長將信將疑地接過來,入手感覺了一下,滑動了幾下尺框,眼神里露出一絲驚訝——這舊尺子,活動起來居然挺順溜?他拿起一個標準件量了一下,讀數準確。又量了一個有爭議的零件…

幾分鐘后,小組長臉上的煩躁變成了驚奇:“嘿!邪門了!你這破尺子…好像挺準??!比小王的準!”他立刻用林磊的卡尺重新校驗了那幾個零件,很快找到了問題——是那個青工自己的卡尺磨損超標了。

一場小風波平息了。小組長拍了拍林磊的肩膀:“行啊,小子!有點東西!這舊尺子修得不錯!”雖然語氣還是大大咧咧,但明顯帶上了幾分認可。

周圍的幾個工人也投來好奇和些許驚訝的目光。一個學徒工,居然能修好卡尺?還修得這么準?

這件事,像一顆小石子投入平靜的池塘,泛起的漣漪很快就擴散開來。

也不知道怎么傳的,話就變味了。從“林磊修好了一把舊卡尺”,變成了“新來的學徒工手藝驚人,把廢料堆的破爛修得比新的還準!”

這話,最終飄進了車間辦公室里技術員的耳朵里。

技術科負責全廠的技術指導和工藝紀律檢查,工具精度正在他們的管轄范圍。一個年輕的技術員聽說后,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懷疑是工人在瞎吹牛,決定下來看看。

于是,在下班前,這位戴著眼鏡、穿著干凈工裝的技術員,在小組長的指引下,找到了正準備收拾工具的林磊。

“你就是林磊?”技術員推了推眼鏡,上下打量著他,語氣里帶著公事公辦的審視,“聽說你修好了一把卡尺?拿出來我看看?!?

周圍還沒走的工人都停下了動作,好奇地望過來。郭大撇子也抱著胳膊,在一旁冷眼看著,臉上帶著譏誚,準備看林磊出丑。

林磊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面上保持平靜,再次將那把卡尺拿了出來。

技術員接過去,先是看了看外觀,眉頭就皺了起來——太舊了,還有缺損。他拿出隨身攜帶的一塊小標準量塊,開始仔細地校驗卡尺的各個測量范圍和精度。

現場鴉雀無聲,只有量塊和卡尺測量面輕微接觸的摩擦聲。

技術員的表情從最初的懷疑、不屑,逐漸變得驚訝、凝重,最后甚至帶上了一絲難以置信!

他反復校驗了好幾遍,又拿出自己的新卡尺對比測量。

終于,他抬起頭,看著林磊,眼神復雜:“這把尺子…你從哪弄來的?真是你修的?”

“報告技術員,”林磊按捺住心跳,按照想好的說辭回答,“是從廢料堆撿的…我看還能救一下,就自己瞎琢磨著修了修,用了點土辦法?!?

“廢料堆?瞎琢磨?”技術員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充滿了震驚,“這精度!雖然比不上新尺,但絕對在可用范圍內!很多老工人用的尺子都沒你這個準!你這叫瞎琢磨?!”

他像是發現了什么稀奇物件,反復打量著手中的卡尺,又打量著林磊:“你是怎么修好的?除銹?校正?這測量爪的磕碰你怎么處理的?”

林磊含糊地應付了幾句“用油泡”、“小心敲了敲”、“磨了磨”,不敢說得太細。

技術員也沒再追問,只是臉上的驚奇之色久久不散。他最后深深地看了林磊一眼,說道:“這把尺子,我先拿回去讓科長看看。你,明天上班,來技術科一趟!”

說完,他拿著那把引發轟動的卡尺,轉身匆匆走了。

留下車間里一群目瞪口呆的工人,和臉色變幻不定的郭大撇子。

林磊站在原地,能感覺到周圍投來的各種目光——驚奇、羨慕、嫉妒、探究…

【負面情緒+3(來自郭大撇子的不爽)】,【負面情緒+1(來自某工人的嫉妒)】…微弱的提示音響起。

但他此刻在意的不是這個。

技術科…科長…

事情,似乎鬧得比預想中要大了一些。

是福?還是禍?

他不知道。但至少,他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任人拿捏的學徒工了。

妙手回春,驚動的,又何止是一個技術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明星| 龙游县| 松桃| 建昌县| 淮北市| 渑池县| 固安县| 丰顺县| 景泰县| 瓮安县| 澳门| 桦川县| 江孜县| 天峻县| 射洪县| 怀集县| 邯郸市| 宁陕县| 广东省| 宁德市| 罗田县| 乌兰察布市| 晋城| 平昌县| 海安县| 丘北县| 兴国县| 毕节市| 汪清县| 彭州市| 平谷区| 鹰潭市| 武胜县| 靖州| 苍梧县| 交口县| 汝州市| 民乐县| 汝南县|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