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命不過工具爾
- 劉氏魅魔,三興大漢
- 野犬行
- 3263字
- 2025-08-09 23:58:14
曹德回過頭來,回望那些依舊靠在端門城墻上不知生死的守軍們,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皇宮之內都是如此景象,皇宮之外更是蒼生如血!
“怎么,前些日子你心心念念要挾司馬家天子,如今司馬家天子近在眼前,此時還嘆什么氣?”
“小弟只是嘆息生民不易,若司馬氏為天子能興大慈悲,拯濟含識,平定海內,何以至今日!”
不知是不是回到昔日祖宗安居之地,往日豪爽灑脫的曹德居然傷春悲秋起來。
曹德莫名傷感,劉畿卻是激動難耐。行走在太極宮前的高階上,劉畿也不在乎旁人是否聽到,直接大大咧咧的講述:
“司馬懿前忠而后亂,憑奸回以定業,古人有云:‘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于天下。雖自隱過當年,而終見嗤后代。司馬師擅行廢立,大郎祖上魏武皇帝尚知廢后而止,至廢帝一事,留待文帝操辦,而司馬師獨以一身兼之,既廢張后,復廢魏主芳,亂賊效尤,比前為甚。至司馬昭,倘使司馬昭殺賈充以謝天下,天下其可謝,而天其弗亟絕之邪?己謀逆而人成之,事成而惡其人,心之不昧者也。祖上如此,晉祚安得長久?”
劉畿一邊說著,一邊帶兵來到太極殿前。
此時皇帝司馬熾正在殿內,見到劉畿一行人持刀貫甲魚貫而入,頓時大驚失色:
“爾等是何人?竟敢劍履上殿!”
“臣乃高陽王麾下將兵長史劉畿,特來請陛下遷都!”
劉畿話音未落,殿中一人頓時大喝:
“大膽,汝是何人,竟敢擅議遷都!”
“沒聽清嗎?那我再說一遍:臣乃高陽王麾下將兵長史劉畿。”
劉畿一邊說著,一邊快步向皇帝司馬熾走去。
太極殿內一位文臣見狀當即向位居高座的司馬熾喊道:
“陛下速走!”
司馬熾頓時清醒,正抬腿欲逃,只聽一陣弓弦響起,一支羽箭擦著司馬熾的龍袍射入龍案后的屏風。
方才發聲提醒的文臣見狀目眥欲裂,當即指著劉畿暴喝道:
“大膽賊子,竟敢傷及陛下!”
“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當年司馬文王尚可假意投身強哭尸,今日我亦未嘗不可!”
感受到劉畿那毫不掩飾的殺意,司馬熾終究是沒有當年曹髦的血性,再也不敢動。隨即被劉畿近身,徹底被制。
看著站在自己身旁瑟瑟發抖的皇帝司馬熾,劉畿登時放聲大笑:
“哈哈,承留,你當日言大郎挾天子之事乃癡人說夢,今日又如何!”
“全賴主公神機妙算,若憑大郎本事,我等斷無今日!”
張平的馬屁雖響,但劉畿依舊十分清醒:
“我等能有今日,功不在我,在于陛下!”
至于這個陛下是誰,劉畿沒說。反正不是司馬熾。司馬熾這個倒霉蛋還真不配擔敗壞天下的責任。
看著皇帝被劉畿制住,殿內文臣頓時伏地痛哭。劉畿聞聲不禁皺眉道:
“哭什么,我等雖是挾天子,亦是救駕!若無我等來此,待匈奴兵至,爾等皆作囚矣!”
“亂臣賊子!厚顏無恥!”
聽著劉畿的話,之前叫囂的文臣不知如何反駁,只得憋紅了臉不斷咒罵。
一旁的曹德見狀立時抽刀,劉畿當即喝止:
“我等來此,是為勤王,不到萬不得已,莫要見血!”
喝止了曹德之后,劉畿這才轉頭看向司馬熾,劉畿對司馬熾的第一句話,不是要官爵名位,也不要金銀財貨,而是要糧:
“宮中可有糧草!”
習慣當傀儡的司馬熾十分恭順:
“宮內荒饉日甚,哪來糧草。”
“那你平日吃什么?總不至于也吃鼠肉?”
“宮內餐食自有有司打理,我實不知。”
司馬熾身為皇帝,雖然是個傀儡,但還真沒操心過吃飯問題。洛陽城內再鬧饑荒,哪怕整個皇城都要餓死了,至少還有司馬熾一頓飯吃。
聽到司馬熾的話,劉畿當即皺眉。
因為司馬越近乎將整個朝廷掏空,此時還在太極殿內的朝臣寥寥無幾,僅剩光祿大夫傅祗、侍中庾珉、王雋等寥寥幾人。
劉畿隨即將司馬熾交由韓良看管,自己則來到猶在叫罵不休的文臣面前:
“你姓甚名誰?”
“哼!逆賊,吾乃當朝侍中庾珉!”
“哦,庾珉,我問你,洛陽饑荒,這些日子你吃什么?吃鼠肉嗎?”
“哼!我家中自有積蓄!怎會行此人倫慘事。”
“哦,你也知道吃鼠肉是人倫慘事啊?那你可知現如今這天下又有多少人倫慘事正在發生?”
“正是有你等悖逆之輩禍亂天下,方使蒼生荼毒!”
“少扯淡了,若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惠帝何以為君?若無何不食肉糜,何來八王之亂?若無八王之亂,天下何以至今日?此間種種皆是司馬氏一家亂國,與我有何干系?”
劉畿四問直接堵得庾珉說不出話來。其他幾位之前面色不忿的朝臣聞聲也跟著低頭,就連司馬熾臉上都帶起幾分羞慚。
“好了,你們既然一問三不知,那就先在一邊待著吧。曹德!”
正在目光炯炯盯著司馬熾的曹德聞聲下意識的大喝:
“大哥,有事您說話!”
“屁話,你帶百人去后宮搜點吃的!記著,到了后宮誰要是管不住下半身,直接拿刀給我切了!現在還不是享受的時候!”
“得令!”
曹德雖是曹家血脈,但現在還不好人妻。
至于以后嘛,或許連劉畿都要以身作則娶個人妻當鼓勵寡婦改嫁的樣板工程。從這方面來說,老劉家才是好人妻的祖宗!
聽聞劉畿讓曹德帶兵入后宮,太極殿內的君臣先是一陣緊張,隨后聽到劉畿的囑咐這才默默松了口氣。
曹德才剛點齊兵力,正要帶兵離開,劉畿卻出聲叫住,指著猶癱軟在地的庾珉說道:
“把他帶上!安撫后宮,我們是尋糧,不是要命,省得發生不必要的火并。”
“是!”
隨即兩名兵士就要將庾珉拖走。
看著即將近身的兵士,庾珉起身擦干眼角淚痕:
“不必拖拽,我隨你們去就是!若有冒犯后妃之舉,休怪我血濺于地,昭昭青史,當列汝穢亂之名!”
“呵呵,放心,我還沒本事羊車巡幸。”
庾珉聞言再度被堵的說不出話來。
待曹德、庾珉走后,一旁的司馬熾這才弱弱的說道:
“將軍求糧于宮室,必是贍養于軍卒,然軍卒飽食,宮人何辜?”
“嗯?宮人?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五字一出,司馬熾再抬袖遮面。司馬家的荒唐事,真的是令司馬熾無顏以對。
不過劉畿也不是真的要將司馬熾的后宮全部餓死,調侃完了,劉畿就繼續說道:
“陛下應知洛陽已是死地!故某特來請陛下及宮人遷都,路上自有糧粟供養,斷不會讓人餓死。”
“唉,天下動蕩,朕亦欲行而衛從不備,幸賴將軍至此,得乘車輿。”
多年傀儡,司馬熾已經習慣了傀儡生活,如今再度落入劉畿股掌,司馬熾毫無帝王氣象,有的只有“累了,毀滅吧”的擺爛之態。
此時此刻,只要劉畿開了金口,就算要司馬熾禪讓,司馬熾也會毫不猶豫的點頭。這傀儡,是真不好當,尤其還是王朝末年,亡國之君的傀儡。
見司馬熾如此淡然,劉畿也深感意外。也許司馬熾這個皇帝當得不咋地,但幾代人養出來的皇家風儀當真有天子貴氣。
眼見于此,劉畿不禁對司馬熾的印象稍加改觀,于是稍稍提點了兩句:
“非是宮內衛從不備,不過是公卿猶豫,左右隨從眷戀資財,視晉室國祚、陛下性命如兒戲爾。”
司馬熾聞言,再度沉默。
當初司馬越離開洛陽時,司馬熾曾提出出走,留守洛陽的諸臣工或從大義,或從安危等諸方面勸諫司馬熾不要擅動。
隨著洛陽局勢愈發危急,司馬越勤王檄文無人回應,司馬熾曾一度堅持逃跑,但剛走出西掖門就被一隊“盜匪”襲擾,不得已退回宮室。
此時此刻,司馬熾想來,當初那些在洛陽饑荒多日后,依舊看起來十分壯碩的盜匪,或許真是諸臣工家仆所扮。
想到此處,司馬熾長嘆一聲,向劉畿求了個軟墊,就這么在太極殿坐了下來,回顧起自己這荒誕的一生。
一旁的幾位朝臣想要勸慰,卻又實在怕了劉畿毒舌,只得站在一旁欲言又止,坐立不安。
曹德一行,一去多時,劉畿閑的無聊,隨即從一旁的龍案上拿起那枚自秦時傳下來的傳國玉璽。
此時此刻,太極殿內的晉室君臣也都認了命,再沒有人呵斥劉畿的“悖逆”之舉。
摩挲著這枚名留青史的國家至寶,劉畿卻顯得有些意興闌珊:
“手持此印,可稱天命,可持過又能如何?自秦至漢,再至魏晉,天命,絕非此一介印章所能定。”
許是憋了許久,一旁受軍卒看顧的晉室宗室,尚書令,汝陰王司馬虔忍不住開口駁斥:
“爾不過一介逆賊,何敢言國朝天命。”
“我名劉畿,出自山陽劉氏,昔漢室禪天命于曹魏,曹魏再禪位于晉,論起來曹魏、晉室亦不過是逆賊,你說,我可否言天命!”
想到祖上干的那些齷齪事,司馬虔一肚子話憋了許久,但還是不得不咽了下去,最后只得一聲長嘆:
“漢祚既終,猶有金刀之讖,今觀將軍舉止,當知此讖不虛。”
“讖言也好,玉璽也罷,工具而已。只是世人多愚昧,視之若神明,畏之如虎狼。”
金刀之讖要是真的,也輪不到匈奴人劉淵來打漢室旗號。時至今日,世家大族,地主豪強,都已經不能再容忍四百年大漢再續天命了。
再續下去,劉氏就真成萬世一系的“天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