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金餅
- 漢末:陛下何故造反?
- 有道長言
- 2012字
- 2025-08-21 21:39:04
“王師北渡,頗有動靜,李傕,郭汜必有所察,但倘若王師渡河之前,李,郭二人都未曾追擊,則卿等需待鑾駕北渡之后,主動前往李傕,郭汜營中投降,并向李,郭二人告以鑾駕北渡之訊,如此,也可獲二將信任。”
劉渙將李傕,郭汜二人是否會率軍來追的兩種情況分別考慮,避免發生意外。
“此計若成,則可使李,郭二人相互猜忌,更甚者,將兵戎相見。”
言至于此,劉渙將鳳簪與金餅遞于面前三人,雖然他心中已有人選,但還是決定讓這三人自行選擇,到時路都是自己選的,也不會覺得不公平。
殿內陷入片刻的沉默,只聽得外面呼嘯而過的北風,鄧淵,田芬,宣璠凝視天子手中的兩個金燦燦的物件,一時躊躇。
鳳簪,金餅。
意味著要有兩人分別持著其中一個物件假意被俘李傕,郭汜軍中,按照天子囑咐行事。
這也意味著,這二人將擔負起莫大責任,一旦失敗,便是辜負天子所托,嚴重者,可能還會促使敵方更加團結。
可他們眼下有三個人,對于誰主動接下這兩項艱巨任務一時間猶豫不決,但這并不是害怕承擔責任,只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若是搶了這個名額又辦不成此事,則將延誤大事。
片刻猶豫后,左側的宣璠先一步上前,俯身一拜:“臣先前曾從事于董卓,與李傕、郭汜二人相熟,興平二年年初,李,郭二人相爭之時,臣為廷尉,與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儁、衛尉士孫瑞等一同被郭汜劫持,期間郭汜念及舊情,優待于臣,臣雖不才,然自以為可擔鳳簪之責,假意被俘其營,言語離間。”
“善。”
劉渙本就屬意宣璠前往離間郭汜,當下便將手中的鳳簪親手交付。
宣璠趕忙上前,恭敬接過。
眼見鳳簪已被宣璠領了去,余下二人對視一眼,正中間的田芬似乎得到了啟發,幾步上前,抱拳出言:“臣先前與李傕有所交集,雖不能說相熟,但曾言語幾句,且臣之妻弟,乃李傕帳下一名牙將,命喚魏蓀,頗得重視,有此人在,臣或許可見李傕營中巫柷,屆時便有機會可以金餅賄賂巫師,使其陣前做法。”
“甚善。”
宣璠,田芬都是劉渙最初便定下的人選,此行兇險,執行人既需忠誠,又需英勇,漢室雖然人才凋零,但文武官員這么多,倒也不缺這幾個人選。
他之所以從一眾名單中挑選鄧淵,宣璠,田芬三人去執行這項重要任務,其實只是看重這幾人先前在朝中為官時,與李傕,郭汜二人皆有過交集。
離間計的施行需要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引子,而這三人,便是此次計劃極難得的引子。
畢竟是相熟之人,總要比面生的人可信些。
至于忠心,三人倒也不差,鄧淵,田芬,宣璠在歷史上東澗之戰時,為抵御敵軍,保護天子,三人戰至最后一刻,最終壯烈犧牲。
如今他以衣袍相送,激勵其為漢室效忠,再許以封侯護駕之功,便可使其一心一意。
“鳳簪,金餅都已交付,臣愚鈍,有負陛下期望。”
見鳳簪,金餅都已被分別領取,鄧淵俯身一拜,自言無能。
鄧淵并非沒有口才,只是三人比較起來,他自覺沒有宣璠,田芬更能得李傕,郭汜之信任,倘若冒失領下重任,極有可能會導致陛下的苦心謀劃驟然中斷,到時悔之晚矣。
“鄧卿身為朝中肱骨,朕亦寄予厚望。”
劉渙言語寬和,將鄧淵扶起,察覺到對方隱有失落自責之情,便拍了拍這位光祿勛的肩膀。
知道自己不能勝任,便沒有因為想要邀功便去強搶名額,就以這種品行,在眾大臣之中就已經很難得了。
不過,因為劉渙這副身體年齡尚小,身高只達到了鄧淵的脖頸處,等他按照肌肉記憶,下意識去拍對方的肩膀時,才發現距離竟然有些不夠。
咳咳。
劉渙輕咳一聲,往下移了一些,總算體面的完成了與忠臣互動的這個環節。
“于郭汜營中散布李傕已得傳國玉璽,欲在截獲天子鑾駕后暗除郭汜獨霸關中的謠言同樣至關重要,否則,僅憑持鳳簪者一人片面言語,郭汜恐怕不信,但倘若全軍營都已然掀起謠言風氣,則不愁郭汜不信。”
說罷,劉渙抬目去看,一一看過三位大臣,許下承諾。
“卿等此去,不論成功與否,皆是漢室忠良。”
“到時封侯拜相,朕,絕不虧待!”
此言一出,瞬間又于三人心中撒入一把希望種子,即便天子不予以任何承諾,他們也會以死效力,但身而為人,自然也渴望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倘若此事可成,他們幾人的名字也可錄入史冊之中,如此,也不枉先祖之名。
當天夜里,三人趁著夜色從天子營帳而出,宣潘,田芬二人各自護著懷中的鳳簪和金餅,回到自己的營帳。
·······
彼時遠方大營、主帳之中,飄散著羊肉的香氣。
高座之上,一人跨步而坐,握住案上一柄鋒利小刀,從一塊兒彌漫著香味的羊肉上切下一片,塞入嘴中。
羊肉的肉香,帶著獨有的膻氣,讓郭汜吃的欲罷不能,索性直接棄了小刀,上手撕下一大塊兒,就著溫熱的烈酒囫圇吞下。
“報!”
正當郭汜琢磨著應該點幾個軍妓過來暖床時,帳外卻突然響起軍卒的通稟聲。
郭汜雙手沾著羊油,聞言眉頭一皺,他頗不耐煩的拿起一旁的玄布,將手指擦了干凈。
玄布被扔在桌案的同時,響起郭汜不耐的聲音:“進。”
話畢,軍卒應聲入賬,見了郭汜,先行了軍禮,而后抱拳道:“稟將軍,鑾駕那方有所異動。”
異動………
郭汜聽罷,想起前些時日被王師援軍偷襲導致的大敗,不由心中一緊,面上終于不是一副不耐煩的模樣。
他起身走近軍卒,沉聲問道:“詳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