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盤問
- 秦法之上
- 歲月如夢
- 2279字
- 2025-08-15 06:26:17
“在田地交易中,交易雙方需要做四件事?!?
“第一,明確土地四至,面積及附著物?!?
“第二,以金銅及實物計價?!?
“第三,賣方需保證土地無權屬爭議,由買方承擔契稅。”
“第四,需要有土地歸屬者的親屬,鄰居或地方官吏作為見證。”
“而縣府的職責只有一個,那就是完成交易雙方的契約并收取相應的契稅,但是縣府必須保證交易的公平公正。”
“也就是說,在交易雙方商談之前,縣府不必參與,但是在雙方更改屬權時,縣府必須進行核實雙方是否存在著欺詐,強買強賣等行為?!?
“買賣雙方簽訂契約后,如有不過割者,一畝至五畝笞四十,逐次累之?!?
“如在買方簽訂契約中及后發現所交易田地存在隱瞞實情的情況,買方有權乞鞫于上,撤銷交易并要求賠償,并對所涉官員以不直之罪論處?!?
“即,所涉官員在土地交易中!”
“明知土地權屬爭議仍變更權屬?!?
“明知土地交易存在欺詐仍變更權屬。”
“明知土地存在權屬虛假仍接受賄賂變更權屬?!?
“因過失沒有核實錯誤導致買賣一方受損?!?
“因沒有履行官吏職責導致土地官吏混亂?!?
“此為五罪,不直,縱囚,不廉,失刑,不勝任?!?
“可有六刑,誶,廢,遷,貲,勞役,肉刑或死刑?!?
內尉衙門,李鞅盯著下方的王文濤和魏衡,面帶寒意的道:“本官請二位前來,不是來讓二位熟悉秦律。”
“二位不妨認真回憶一下,自己觸犯了哪些,又會被定什么罪。”
“或輕或重,全在本官的一念之間,如果二位質疑內尉調查的能力,那么我們就沒必要在這里聊了。”
李鞅的話在殿內嗡嗡作響,卻是讓王綰從吏,內史騰,魏翔,賀飛幾人眉頭一皺。
“小師弟,廢什么話啊,直接用刑,用一遍刑問一遍口供,要是前后都一致,那就是真的,如果有錯漏,那就假的?!辟R飛忍不住的搖頭,這樣問太麻煩了。
“每一個進衙門的人都說自己是冤枉的,用過刑之后一個個交代比誰都快。”
這并不是他配合李鞅,要給他,進門先二十大板,打完再審,哪來那么多溫和的詢問。
內史騰,魏翔,王綰從吏幾人雖然沒有說話,卻眉頭緊皺。
因為,他們都明顯看到堂下的兩人神情有所變化。
不止是變化,是面容明顯的變化。
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來,這兩人在說謊。
“王文濤,你父親可是對你寄予厚望啊,而且,一個丞相長史能讓相國出面,可見相國對你的父親頗為看重?!?
“你呢,為官六年,前途可以說一片光明?!?
“但是,八千頃的田地交易,不是一個小數目,你身為縣令,沒有經過核實便完成契書的變更,就算是你想要撇清關系,你也是逃不掉的瀆職。”
“不是你含糊其辭就能蒙混過關的?!?
李鞅沒有聽賀飛的話,繼續死死的盯著王文濤,冷聲道:“而且,你要清楚,根據內尉的調查,張三涉及違法販賣隱沒的軍功田?!?
“你,考慮清楚,一旦查實你和張三有利益往來,那你就是與張三沆瀣一氣,販賣隱沒軍功田。”
整個大殿內的氛圍都為之一凝。
眾人反復的盯著李鞅和王文濤,無人說話。
即便是賀飛,盯著王文濤的神情,也不由的一頓。
“據本官的了解呢!”卻是李鞅,話音稍微放松,淡淡的笑道:“王文濤,你在任期間,并無大錯,且賦稅均足額完成,雖有瑕疵,但為官還算是妥當。”
“再想想你剛剛說的供詞,有什么要補充的?!?
王文濤還未說話,卻是旁邊的田嗇夫魏衡突然道:“內尉,下官,下官有話要說!”
李鞅頓時一笑,抬手。
頓時,旁側的許成鋒,便將魏衡押出了大殿,去隔壁審問。
李鞅再次道:“好了,大功告成,看來本官沒有抓錯人,不必審了,來人,將咱們的縣令先押入大牢?!?
下方,王文濤還是沒有松口,卻是求助的看向了王綰從吏。
王綰從吏眉宇成川的盯著王文濤,又看向了李鞅,默默的低下了頭。
相國從內尉撈人,是建立在輕罪或無罪的基礎上,這種情況下,自然可以通過交涉予以輕判。
可倘若當街殺人,圍觀者眾多,不要說一個有關系的長史之子了,哪怕是諸公子,也得受五刑而貶為平民。
此時見此情形,他也有點摸不準,這王文濤到底在張三一案中牽扯有多深。
真要是事涉軍功田,那他現在就得撇清此事和相國的關系。
也是神奇。
全程他是目睹詢問的過程,而且王文濤亂七八糟的說了一大通,從口供上來說基本撇清關系了。
可是,這李鞅既沒有用刑,也沒有實證調查,卻在言語之間,攻破了二人的心理防線。
雖然還沒有改口,但二人表情變化和魏衡沒有扛住率先脫口而出,基本上就沒有什么懸念了。
“我……說!”
“我,收取了張三的賄賂,但是內尉,下官沒有說謊,下官和軍功田一案沒有任何的關系,下官并不知道張三的白石商行涉及軍功田,而且,下官的確有過調查,也確定過田地歸屬,的確是大戶人家的閑置田?!?
王文濤終于還是扛不住的吐口,開始改口翻供。
“嗯?”就坐在李鞅旁邊的賀飛卻是眉頭一皺,疑惑的低頭看著李鞅。
的確沒想到,這王文濤這就開始交代了。
不過,此時不是追問這些時候,也是認真的聆聽了起來。
“從認識張三開始說吧,不要遺漏細節?!崩铟秉c了點頭。
“是張三主動找到的下官,那是王政二十年八月,是下官……”王文濤像是講故事般,整整講了半個時辰,才將故事講完。
王文濤說完,整個大殿內的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李鞅也是眉頭一皺的對著蘇亮招了招手,蘇亮立刻起身的把記錄的口供送到了他的手中。
李鞅看著王文濤的口供,筆錄肯定不會是跟故事一樣,長篇大論的記錄,只以年份記錄梳理關鍵的要點。
可看著這份口供,李鞅的心思也低沉了起來。
如果王文濤所說屬實的話,那的的確確,二者之間沒有任何的牽連。
王文濤頂多就是一個不滿家貧而收受賄賂的問題。
說更簡單一點,秦律中對官員的執行原則,是以賦稅為基礎,有損朝廷利益為原則進行的判決。
損害嚴重者抄家滅族都有可能。
而王文濤,特意去核實并且如果抽樣調查中的確沒有發現白石商行所賣土地是軍功田及有爭議的田地,就不是什么大罪。
因為這里面涉及的田地交易契稅,是如數收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