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名著里的大語文:精讀版通關《西游記》
- 派糖童書編著
- 692字
- 2025-08-04 15:26:53
定海神珍金箍棒
精讀熱身
孫悟空手里的那根能大能小的棒子,全名叫“如意金箍棒”。它有什么來頭呢?

大語文擴展
大禹治水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舜二帝,治理洪水。鯀采用“堵”的方法沒有成功,大禹治水采用了“疏”的方法,終于將水患解決。
趣讀名著
金箍棒原是太上老君冶煉(1)的神鐵,本叫“定海神珍鐵”,用來做天河鎮底神珍。后來被大禹借走治水,留在了東海。金箍棒有兩丈多長,斗來粗細,重13500斤,立在東海幾千年了,誰也搬不動它。
孫悟空當上美猴王之后,唯缺一件得心應手(2)的兵器,就去東海求借。東海龍王本以為無人能拿動定海神珍鐵,就用此鐵搪塞(3)孫悟空,好讓他知難而退(4)。沒料到悟空一看這定海神珍鐵,直呼:“忒粗忒長些!再短細些方可用。”誰知此鐵立刻變短、變細了。原來這個寶貝可以隨人心愿,能大能小,這“如意”二字還真不是吹的。悟空欣喜若狂(5),將金箍棒變成繡花針大小,藏在耳朵里,樂顛顛地離開了。

大語文擴展
金箍棒的原形
——定子
在古代有一種叫“定子”的測量工具。它是一根長長的棍子,一端伸到水底,一端留在岸上,通過測量水痕來看水的深度。由于定子要長期在水里浸泡,所以兩頭常加箍固定。
(1) 冶煉:用焙燒、熔煉、電解以及使用化學藥劑等方法把礦石中所需要的金屬提取出來。
(2) 得心應手:心里怎樣想,手里就能怎樣做。比喻技藝嫻熟,心手相應。
(3) 搪塞:敷衍了事。
(4) 知難而退: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硬做做不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后退。
(5) 欣喜若狂:形容高興到了極點。欣喜,快樂。若,好像。狂,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