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 不是大白鴿
- 2251字
- 2025-08-14 17:00:00
要說雷丁沒點針對和報復的心理。
絕對是不可能的。
因為此前鄭國昭搞出的騷操作,搶了雷丁汽車的客戶群,現在友商也采取了相近的措施。
這個打法很常見。
在兩輪電動車領域就已經屢見不鮮了。
很多兩輪電動車品牌店,都是集中開成一排,其中還包括了摩托連鎖。
店面位置集中,能更容易吸引相關的顧客流量。
而銷量弱勢的品牌,和強勢的擺在一起,假設價格占優勢的話,還能吸引到一些注重性價比的客戶。
“他們的定價,還特地定得比咱們低一千塊……”
“咱們要不要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
俞年補充說道。
現在的情況,他心情有點緊張起來。
星辰01和星辰02這兩款車加起來,單月銷量儼然已經突破兩萬,放在之前,是很難想象的數字。
一個月兩萬,一年就是二十萬臺車。
人總是不滿足于現狀的。
既然銷量都達到兩萬了,自然會想突破兩萬五,甚至到達三萬銷量。
以微型車目前的市場發展來看,還遠遠沒到達那個上限。
“先不急著降價,我們的車子剛剛改款,產品力有了大幅提升,就算是接近的定價,也是占據優勢的。”
許易擺手。
對自家車子的產品力,他還是很自信的。
不光有研發團隊的心血在。
別忘了。
還有系統的額外產品力加成。
導致他們所造出來的東西,無論是接縫公差,還是最終質量以及使用體驗,都比預計當中要好出一大截。
就連生產部門都很意外。
所以哪怕要搞競爭,他們的車子也是完全不虛的。
……
但無獨有偶。
還沒過一個星期時間。
線下又有新情況出現。
“許總,金彭汽車的新款車型上市了……”
從俞年的表情來看,就知道市場部的同事目前的心情不是很美妙。
“幾乎和雷丁汽車一模一樣的打法,推出的兩萬塊車型很相似,而且線下門店距離咱們得經銷店都很近……”
“此外還有麗馳汽車,在前天也推出了新款。”
如果說之前大家的心情還是很美妙的。
準備一鼓作氣沖擊三萬銷量。
那么現在,顯然就感到有點不妙了。
按照他們星辰現在形式,不光是被針對這么簡單了,純純是被友商給包圍了!!
“還有一件事,根據我們的了解,線下有一些小的經銷商門店,在進了我們的車子的同時,又引進了其他家的微型車。
甚至還將其故意擺在外面更顯眼的位置,利用我們的流量來賣車!”
俞年臉色有點黑。
友商采用這樣的手段來賣貨,臉都不要了!
一個個的,起碼也是那種上了規模的大工廠了。
現在居然還蹭他們流量!
躺贏狗!!!
但不得不說,這種方式的效果是最立竿見影的。
因為這種具有“開創性外觀”的微型車,是他們星辰最先生產制造出來的,同時還上了汽車之家首頁。
雖說是“批評”的視頻吧。
但流量不低,在網上火了一陣子,名氣也一下子給提升起來了。
讓他們星辰在這方面反而成了“先驅者”,而這些原本的微型車頭部品牌,反過來蹭他們的風頭。
“應該是這些品牌廠商,給了線下更高的返點提成,讓他們主推自家的車型。”
許易搖搖頭。
一些小的門店渠道,對品牌是沒什么忠誠度的。
你只要肯多給點返點利益,馬上就能化身“叛忍”。
而且廠商在這邊也不可能做出太嚴格限制,除非是簽了合同入了股的,綁定更深的直營店,或者是專供某一類的經銷點。
有些門店將各個品牌的車子,包括二輪車這種,混著賣也是很常見。
但利用他們的熱度,把其他車子擺在外面,甚至和客戶主推其他車子,那就不對了!
許易開口:“這些搞小動作的小門店,一經發現直接取消供應資格,我們星辰不強制要求門店渠道售賣的車子類型,但對惡意引流的行為也是禁止的。”
“許總,其他一些廠商的新款,恐怕也在路上上了,有些不入流的小廠,甚至都在單獨開模了……”俞年頭疼道。
目前來看,友商們的動作太快了。
這種情況,就像當年智能機剛興起時,華強北的山寨機亂象一樣,只要有什么市場反饋好的機型,立刻過一陣子就能給你仿出一堆。
嚴格來講。
老頭樂市場也沒比山寨機市場好到哪兒去。
起碼山寨機市場經過了這么多年的內卷,已經慢慢統一了,但微型車的競爭,才剛剛開始罷了。
“有實車照片沒?”
許易突然問道。
他心里也是有點好奇,想看看友商搞出的“競品”。
“有的,這些都是實拍圖,經銷商那邊還有實車,如果感興趣可以直接讓那邊發來……”
俞年立刻拿出u盤,把圖片都傳到電腦上。
點開大圖,一張張高清細節的實車照片,就出現在屏幕面前。
不得不說。
各方面細節真的很像。
許易瞅著。
但看著看著,表情中不禁浮現出一抹古怪的意味。
他發現一件好玩的事。
這些“友商”們,雖然也是在各方面復刻了保時捷的外觀。
可貌似……有人不太懂法啊!
在一些細節的地方,為了趕工顯然很粗獷,而且竟然沒做出規避和更改的設計。
“許總,要不咱們采取一些促銷措施。”俞年忍不住開口,他還是在擔心線下銷量受到沖擊。
“這個先不急,馬上讓線下把車子發過來看看,我要看到友商的實車,確認一件事情。”
許易不置可否的說道。
從圖片上來看,基本八九不離十了。
等看完實車,根據實車比例和細節對照完,如果真能確認的話,那這些友商可要倒霉了。
他一眼就看出來。
這些友商仿的并不是他們星辰的車子。
而是根據保時捷單獨開模仿造的。
而他在車身開模之前,特意做了很多規避外觀專利的設計,以確保不會有所謂的專利沖突。
其實——“抄也是一門藝術”。
借鑒和冒犯專利的間隔,往往只有一線。
在這個版權意識才剛剛興起的時代。
大多數人,甚至一些中小型公司,對此都是沒有很清晰概念的。
起碼在細節上,不特意去咨詢專業團隊,是不能完全了解其中的細節。
普通的公司,連個法務部都沒有。
他們的邏輯很簡單。
既然你造了沒事,那我就跟風!
能撈一筆是一筆。
常年徘徊在微型車領域的這種無工業標準的制造業廠商,版權意識更是模糊。
“對了,你剛剛說雷丁的新車叫什么來著?”
“呃……他們的命名很騷包,好像是叫‘雷丁911’。”
“好,很好!徹底的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