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進京趕考【求追讀】
- 開局大清:從富二代到印度洋霸王
- 居岸花
- 2443字
- 2025-08-19 18:00:00
時間就像河水,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會悄悄地流走。
光緒十八年也就是1892年春天,李嘉軒過完年就動身進京趕考了。李崇武本來想讓他坐輪船走海路北上,但以李嘉軒的保守的性子并未同意呢。
李嘉軒最后選擇了坐馬車北上京城,為了安全,李崇武讓他帶上了李大和幾個隨從,隨后他便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
在往京城走的這一路,李嘉軒看見了:達官顯貴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奢華生活;
也看到了普通百姓被壓榨的一面,看到最多的就是各種吃不上飯流浪乞討的人。
李大看到李嘉軒又一次給乞丐施舍,趕緊勸:
“老爺,再這樣下去,我們還沒到京城,錢就得花光了。”
“哎,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李嘉軒也知道憑借自己的一些施舍,無法讓這些人真正的改變生活,但受到傳統(tǒng)儒家教育的他,秉承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原則,所以這一路他能救一點是一點,眼前所見的一幕幕也讓他內(nèi)心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
隨即李嘉軒又在心中嘆道:
“這次可一定要中啊!”
因為手里錢不多了,所以李嘉軒強忍著心情快速趕路。
佛都有緣人,可能這些人都和他無緣了吧!
李嘉軒為了不見到這些讓他難受的難民,最后選擇了通過運河坐船北上。
可能是因為運河風平浪靜,所以李嘉軒不暈船。
現(xiàn)在屬于苦水季節(jié),船有的地方需要纖夫們拉著。
李嘉軒站在船頭,看到纖夫們賣力的干活,再轉(zhuǎn)頭看看船上達官貴人們喝酒劃拳,感觸的嘆氣了一聲。
“這位仁兄何故嘆氣?”
李嘉軒看向這個說話的人,只見其一身名貴綢衣,年紀約30出頭,精神煥發(fā)。
只不過他手里還拿著喝酒的杯子,仔細一看不正是剛剛在船上喝酒人之一嘛。
“沒什么,只是一時思家而已!”
劉文輝知道李嘉軒是搪塞自己的。因為他分明看到李嘉軒往自己這群人看后,然后轉(zhuǎn)向纖夫們才發(fā)出的感嘆。
劉文輝看著李嘉軒,可能是內(nèi)心的驅(qū)動,也可能是感覺他與自己是一類人,所以開口解釋:
“其實我們也不是在無故喝酒,只是心中郁悶,借酒消愁罷了”,
劉文輝說完,還遞給李嘉軒一個酒杯,示意一起喝。
通過交流,李嘉軒知道了劉文輝一行人的身份,原來他們都是一個家族之人。
劉文輝這次也是進京趕考,剩下的本家兄弟則是北上京城發(fā)展商業(yè)。
因為李嘉軒常常聽李崇武吹噓在上海怎么掙洋人錢,所以便和眼前這群人便閑聊起來。
接著李嘉軒發(fā)現(xiàn)劉文輝也是進京趕考的舉人,頓感吃驚,畢竟劉文輝看起來可比他年輕多了。
兩人同是舉人,話題自然就談到當下的時局。談到認同點自然免不了一頓酒,當談到分歧點,自然是各抒己見:
“李兄,我認為要想救國就需要發(fā)展實業(yè),你看英吉利這些蕞爾小國不就是靠實業(yè)才強大的嘛!”
李嘉軒立馬反駁:
“我認為實業(yè)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政治清明,官吏清廉,再加上全國上下一心,奮發(fā)圖強,你看德意志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兩人最后誰也沒說服誰,不過都約定了,日后要是中了進士,兩人按自己的想法實施,再來比較結(jié)果。
接下來閑聊時,劉文輝多次列舉上海的繁華,當?shù)弥罴诬巵碜蕴K州時候,還特意問他認不認識,最近上海的風云人物李崇武。
劉文輝以為李嘉軒不知道李崇武的傳奇事情,所以賣力的給他吹噓。李嘉軒沒想到自己的不孝子被別人如此推崇,他的臉色變化無常。
當然看到別人推崇兒子,李嘉軒也非常得意。但他也沒敢告訴劉文輝他就是李崇武的父親,畢竟李崇武日后要造反啊!
就在這時,劉文輝嘆息道:
“我聽說李鴻章大人也聽說了這個李崇武,打算將他收入麾下呢!”
李嘉軒聽到這個重磅消息,被震的六神無主,他此時內(nèi)心真的很想讓二兒子立馬投入李大人門下,畢竟這可是一朝登天的好機會啊。
就在這時,反轉(zhuǎn)了:
“可惜,不知道哪個奸佞小人告狀,說是這李崇武意圖謀反!”
李嘉軒聞言大吃一驚,連忙詢問原因。
“還不是看李崇武掙錢眼紅了,聽說有人和洋人勾結(jié),洋人親自作證,說李崇武買了不少槍支彈藥。”
“根據(jù)我的猜測,很可能是想以私自購買武器的罪名抄了他的家。”
“你從哪里來的消息?屬實嗎?”
劉文輝看到李嘉軒不信,趕緊顯擺上家里的門路。
原來他的族兄在給蘇州知府當幕僚,知府得知李崇武就是蘇州人,他一激動說漏了嘴,其族兄恰好親耳聽到。
劉文輝會知道,也是因為之前他兄長有事回家時,感嘆李崇武德不配位,一個舉人家有如此錢財。
劉文輝最后還和李嘉軒打賭,最晚一個月內(nèi),就會傳來李崇武被抄家的消息。
李嘉軒知道后心急如焚,味同嚼蠟,連找了借口喝了幾大碗酒,然后就裝醉告辭了。
回到船上住所,李嘉軒連忙給李崇武寫了封信,告訴他這個消息。讓他快跑,并且囑咐他趕緊去將屁股擦干凈。
當天船到達一地靠岸停歇時,李嘉軒趕忙安排李大拿著親筆信,快馬趕回蘇州。
看著李大遠去,李嘉軒心里想著:不管以后二兒子去不去海外建國,這次自己一定要考中進士,然后保護家族。
其實李崇武自從過年開始,右眼皮就一直跳個不停,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但總感覺情況不對,所以在李嘉軒進京趕考之后,就立刻返回了上海。
李崇武回到上海后內(nèi)心稍安,于是和忠伯閑逛起來。
李崇武想到今年去印度這一路可能不太平,于是便計劃去再購買一些武器。
可是剛到瑞生洋行門口,就被這里的伙計王武拽到了一邊。
“李先生,您快跑吧,漢斯勾結(jié)官員要殺你!”
王武一開口,李崇武就知道為什么眼皮一直跳了。
“你怎么知道?又為什么告訴我呢?”
原來王武平時最會察言觀色,所以漢斯到上海對他很是器重,平時除了極其重要的談話他都在場。
可是前不久,瑞生洋行來了特殊人,漢斯立馬將他趕出去。
王武對這個人化成灰都認識,他就是害的他家破人亡的貪官——蘇州知府。
王武見仇人來了,于是決定在門外偷聽一下,看看能不能伺機報仇。可這一聽不要緊,原來漢斯就是和這狗官要圖謀李崇武的財產(chǎn)。
王武現(xiàn)在見到恩人,自然全盤托出:
“李先生,您可能忘了,有一次您在這里購買武器時候,您幫助過我。”
見李崇武沒有印象,王武更加認為他是心地善良,做過好事太多了。
“當時我剛到上海沒多久,我妹妹身患重病,而我因為沒錢治病在送您的時候嘆氣。”
“您當時就詢問我怎么了,當?shù)弥业那闆r,知道我也是蘇州人后,當即讓您的管家給了我妹妹治病的救命錢。”
“您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今天就是趕緊給您報信,您快跑吧!”
李崇武聽到這不禁感嘆:
人還是要做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