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編織刺網
- 從荒野獨居開始成為求生頂流
- 灰熊不是熊
- 2273字
- 2025-08-09 22:55:10
紅日墜入地平線。
余暉將云層染成橘紅色,給大奴湖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
林銳回到臨時庇護所,放下了所有裝備。
一下午都沒有魚上鉤,讓林銳的心情有些低落。
雖說一直在安慰自己,就當練習技能,提升經驗了。
但由奢入儉難。
前幾天連上三條魚的事還是讓林銳感受到了落差。
重新生起火,橘黃色火焰噼啪地燃燒著。
“也許我不應該繼續使用沉底釣,而是使用更多的釣法。”
往火堆里添柴火,看著火焰燒得更旺些,林銳低聲呢喃。
但是假餌釣需要反光亮片,飛蠅餌則需要羽毛等去模仿落水的昆蟲。
這些目前林銳都沒有。
【捕魚Lv.1:73/80】
目光掃過荒野技能系統的面板,林銳更加無奈了。
近期捕魚技能的經驗獲取得越來越少。
按照這樣的進度下去,起碼也需要兩三天才能升級到lv.2。
希望刺網能提供更多的捕魚經驗吧。
林銳心底想著,架好攝像頭,趁著夕陽的余暉,從懸掛的包裹里取出了最后一條沒多少肉的魚身和兩塊魚肉。
因為林銳的切割手法不熟練,上面還殘留著不少的魚肉。
坐在篝火旁,熟悉的饑餓感和疲憊涌上心頭,林銳卻將這股感覺強行壓了下去。
看著沒有多少肉的魚身,林銳拿它比對了一下大小。
約莫五六厘米左右,林銳拿出制作織網梭時留下的一截較大的半圓柱木片,比對著。
網眼的大小決定著能網到的最小魚類。
林銳是想將網眼盡量做小些,網到所有的魚。
但網眼小了,刺網的密度增加,刺網也便不能做得太大。
又在半圓柱木片上打了個結,形成一個約莫四五厘米的網眼。
抽出半圓柱木片,林銳拿著網眼與魚身比對著,確認可行后林銳才開始接下來的工作——煮飯,吃飯。
畢竟一頓不吃餓得慌,更沒有力氣制作刺網。
因為魚身不好煎烤,林銳將沒有多少肉的魚身加入鍋中煮著,烤制著另外兩片魚肉。
待魚肉烤制金黃,林銳吃了兩口,習慣性去往了臨時庇護所內,想取些越橘當做甜點。
看著平鋪在毛衣之上鮮紅的越橘,林銳卻發現一些不對勁。
林銳伸手捻起一顆,指尖傳來的觸感不再是緊實而有彈性,反而發軟,水爛。
若有若無的酸味撲入鼻尖,林銳這才意識到,一些越橘已經開始變質了。
林銳有些懊悔,大奴湖靠近北極圈,氣溫低,但是越橘依舊算水果,保質期長不到哪里去。
自己近期光顧著考慮其他了,沒注意越橘的保存問題了。
林銳心疼地將發軟發酸的越橘一一挑出,免得加快了其他完好越橘的變質速度。
看著填滿手心,足足有一小把越橘,林銳有些不忍和痛心。
這可都是食物啊!就這么白白地浪費了。
但想到吃變質食物可能帶來的問題,林銳來到遠離臨時庇護所的食物殘渣丟棄點。
這是林銳的習慣,食物殘渣盡量不留在臨時庇護所旁,以免引來一些動物。
還能確定自己周遭有沒有獲得的動物。
掃了幾眼,沒發現什么痕跡,林銳將發爛的越橘撒了出去。
回到庇護所,看著在沸水中翻滾的魚身與魚肉,林銳有了想法。
越橘難以存儲,那自己直接將之熬制成果醬。
大量的糖分會使得細菌難以滋生,存儲時間更長。
但存儲裝置呢?
林銳思考片刻,想到了樺樹皮制品。
這是一種使用樺樹皮制作生活物品的工藝。
在華夏屬于非遺之一。
林銳了解理論知識,做求生暢想時學習過一點制作工藝。
想到此,林銳不由在腦中質問自己,求生暢想時想得那么全?
可現在怎么就沒早些想到呢?
要是早些想到,前些時間就可以收集樺樹皮了。
可沒有越橘變質,林銳也不會想到這些問題。
還是沒有經驗的問題。
些微的痛苦和懊悔從心中流逝,林銳也沒再責怪自己,而是開始吃東西,補充體力。
經驗大多來自于錯誤。
只有錯了,才會知道如何對。
林銳打定了主意,自己明天去巡山時,可以剝些樺樹皮,尋找些樹脂,充當粘合劑。
砍樹建永久庇護所時也可以多剝些下來。
永久庇護所的保暖也是問題,需要些苔蘚,樹葉。
想著,林銳越發的頭疼了。
效率太低,事情太多了。
做求生暢想時想的兩三天建好永久庇護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別提食物短缺,必須省著吃了。
咕咚。
咽下最后一點魚肉,林銳不再多想。
眼下還是先制作出漁網。
最好還能再制作出一根簡易魚竿,將手上這根路亞桿從沉底釣里解放出來。
“觀眾朋友們,織網梭和織板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就要開始制作漁網。”
林銳將一旁攝像頭打開了錄制,將魚竿和另一根修整好的樺木木棍插在土里。
兩者間距約為四米左右。
考慮到區域內隱藏著一艘小船,找到后自己可以去深水區下網。
林銳將刺網的高度設在了兩米。
這個高度丟入水中,足以覆蓋表層區域。
“編織刺網的第一步便是起綱索,形成一條基準線。”
林銳拿出一截完整的傘繩,將之系在了兩根木棍上。
“這根繩子將被用作漁網頂部的浮子線或者底部的沉子線,它的顏色是不會影響上魚效果的。”
林銳轉身,拿起纏繞著透明尼龍線芯的織網梭和充當織板的半圓柱木片。
“綱索固定好之后,我們就要用織網梭和這個織板,開始制作第一排的網眼。”
林銳左手捏住織板,將其上緣緊緊貼在綱索的下方,右手則持著織網梭,熟練地讓細繩繞過綱索。
再向下繞過織板,最后穿過形成的繩圈,猛地一拉。
一個標準的稱人結與半結組合被牢牢地固定在了綱索上,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菱形網眼的一半。
【工具制作經驗+3】
林銳沒有理會,拿著織網梭的手翻飛起舞,靈活有力。
“我們需要盡可能保證每一個都拉緊,纏繞織板,以此來保證網眼的大小盡可能的相同。”
林銳一邊講述,一邊編織漁網。
橘黃色的火焰點亮周遭,卻因為漁網過大而顯得很是昏暗。
還好在有著織網梭,林銳穿線的速度很快,也幾乎不會發生纏線的事情。
很快,這條四米長的綱索下已經掛上了一整排整齊的線圈。
林銳沒有停歇,立刻開始編織第二排。
林銳將織板卡入第一排的第一個線圈之下,織網梭熟練地穿過線圈,再繞過織板拉緊。
一個菱形的網眼瞬間成型。
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
直至完成了一排,林銳才停下。
晚上太過于昏暗,不適合工作,起個型就行了。
喝了口魚湯,林銳便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