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文二武前來投奔,巧設伏兵誘殺紀靈
書名: 三國:我孫策,真東吳大帝作者名: 橫江校尉本章字數: 2090字更新時間: 2025-09-02 00:02:00
魯肅提到的周幼平,就是周泰,蔣公亦則是蔣欽!
二人皆是猛將,又位列江表十二虎臣,實力自然非同小可!
周泰和蔣欽都是壽春本地人,能與孫策在此相遇,倒也正常。
不過。
從這個小細節上,就能看出一個大問題。
那就是周瑜,魯肅等人,想要投奔孫策,已經準備很久了。
他們不僅籌備了錢糧,還將郡縣內部的一些人才,也都集合起來,并選了一個好時機,前來投奔。
既然淮泗派系的人才,如此看重孫策。
孫策自當以禮報之。
他親自上前,將眾人攙扶起來,說道:“諸位皆是有才之士,如今愿與我共圖大業。”
“吾必重用之!”
當時。
孫策就任命魯肅為淮南太守,周泰和蔣欽皆為都尉。
太守可是一方大員。
魯肅初來乍到,就升任太守,難免會遭人說三道四。
但淮南太守,卻有些不一樣。
因為目前的淮南郡,尚且處于孫策,袁術,劉繇三家爭霸之中。
孫策還是最近剛來的。
就連一個壽春,都沒有站穩。
整個淮南之地,那真是遙遙無期。
魯肅領的淮南太守,顯然是個虛職,沒什么實權。
但,仔細想來。
這個淮南太守,又有些意味深長。
孫策占了淮南壽春,日后肯定要拿下整個淮南的。
孫策讓魯肅擔任淮南太守,就是喊出口號,要打下整個淮南!
魯肅是淮南本地人,有了淮南太守的名頭。
他就能在此地,進行一番操作。
同時。
周瑜作為孫策副將,魯肅又是淮南太守,蔣欽和周泰皆是都尉。
淮泗派系瞬間就從“新人”,成為了孫家勢力內部,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隨著孫策不斷攻略淮南。
淮泗派系還會獲得更多資源,在孫家內部的話語權,也會更重。
隨著淮泗派系逐漸成長起來。
孫策就能利用三方制衡,穩定勢力內部,避免某一派系做大做強,影響自身決斷。
因為壽春戰事緊急。
孫策在東城,沒有停留。
一行人休息一晚,第二天就出發,返回壽春。
魯肅這次投靠,不僅帶來了三萬斛糧食,還帶了五百部曲,隨行押運糧草。
蔣欽和周泰二人,也不是孤身投奔,他們也帶了五百余人。
如此一來。
孫策的守城之兵,又多了一千。
一行人星夜兼程,馬不停蹄,很快就返回到了壽春。
眾人剛進府衙。
留守城內的郭嘉,急忙出來迎接。
眾人寒暄了一番之后。
郭嘉就向孫策報告。
從潁川郡過來的一萬援兵,于近日即將抵達。
然而!
大軍在前進過程中,不斷遭遇紀靈派出的輕騎襲擾。
由于擔心紀靈,已經摸清楚大軍的前進路線,可能會在前方道路險要處,設下埋伏。
因此。
大軍行至平阿,不敢再繼續向前,并希望孫策這邊,能派人前去接應。
聽到郭嘉的報告。
沒等孫策發話。
剛剛投奔而來周泰和蔣欽,立刻上前,對孫策說道:“公子!”
“我等皆是本地人,熟知周圍道路。”
“公子可派遣一隊輕騎,交于我等指揮,前往平阿,接應大軍!”
估計是周瑜,魯肅,已經對周泰和蔣欽提前講好。
要讓他們加入孫策麾下后,積極一點,多立功。
二人一聽,援軍需要接應,而自身又是本地人,路熟啊!
這份功勞,正是為周泰和蔣欽二人,量身定制的嘛!
這個時候不積極,還等什么時候?
要說在這個節骨眼上,派出周泰和蔣欽,去接應大軍,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但……
僅僅是把大軍接回來,守在壽春,等著紀靈和張勛來攻,那也太被動了!
孫策占據的地盤,是天下之中的豫州,真正的四戰之地。
并且。
孫策也確實同周圍的劉表,袁術,曹操都開戰了。
如果壽春之戰不能盡快解決。
等到曹操把徐州的陶謙解決了。
他騰出手來,再次殺向徐州。
孫策不僅保不住徐州,甚至連譙郡,淮南等地,也都保不住了。
所以。
孫策必須想個辦法,速戰速決!
略微思考了一下。
孫策就想到了一條妙計!
如今,張勛剛經歷慘敗,驚魂未定,一時半會兒,形成不了威脅。
并且。
能夠支持張勛反攻的底氣,全部來自于援兵紀靈。
而紀靈這小子,又憑借兵力雄厚,糧草充實,就在壽春西邊和北邊,不斷搞事。
若是能夠紀靈的主力大軍引出,予以沉重打擊,殺他一個落荒而逃。
則壽春威脅,就能迎刃而解。
袁術經歷慘敗,只能退回汝南,休養生息,一時半會兒,是出不來了!
按照這個作戰方針。
孫策沒有立刻向周泰和蔣欽,下達接應援軍的命令。
而是將眾人帶進城中府衙,關起門來,秘密宣布自己的作戰方案!
……
數日后。
在陽泉前線,紀靈軍大營。
有探馬自營外,急匆匆趕來。
副將喬蕤接到報告,來到中軍大帳。
這時。
紀靈與麾下各營將軍,正在召開軍議。
只聽紀靈說道:“諸位!”
“壽春援軍已在平阿,駐扎多日。”
“而我軍猛攻陽泉,又不得進。”
“如此相持,日費錢糧無數,主公亦有不悅。”
“本將尋思,令主力繞路去往平阿,擊退壽春援軍。”
“再派信使,聯絡張勛,合力攻打壽春!”
聽到紀靈的作戰部署,在場眾將也都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紀靈剛要進行下一步安排。
這時。
喬蕤來到紀靈身邊,低聲說道:“將軍!”
“方才接到探子急報。”
“三天前,一隊人馬從壽春出發,走小路繞過我軍暗哨,抵達平阿軍營。”
“這幾日。”
“軍營之中,約有五千兵馬收拾行囊,欲要行軍!”
聽到喬蕤的報告。
紀靈先是一愣。
緊接著,他一揮手,示意左右侍從,將地圖拿來。
侍從拿來的地圖,是最近一些時日,紀靈派出的輕騎,對壽春城周邊地區,進行偵查而得到的。
按照地圖所述。
從平阿到壽春,有一大一小兩條路。
大路好走,可通車馬,小路艱難,只能步行。
如今。
平阿軍營中,孫策軍有五千兵馬,正在收拾行裝。
不用多想。
他們一定是要去壽春,支援前線作戰。
那么。
這五千兵馬,究竟會走大路,還是走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