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徐晃力戰(zhàn)潁水東岸,華雄繞后斬敵主將
- 三國:這個小霸王,謀略無雙
- 橫江校尉
- 2104字
- 2025-08-12 00:01:00
眼見華雄言辭懇切。
孫策自知激將法,已達(dá)成效果。
他便說道:“既如此,汝敢立軍令狀否?”
華雄立刻回應(yīng)道:“公子,末將愿立軍令狀!”
“好!”孫策一揮手,朗聲道:“來人!立軍令狀!”
左右侍從應(yīng)了一聲,迅速將軍令狀準(zhǔn)備好。
華雄也不猶豫,大筆一揮,豪爽的簽下了軍令狀。
隨后。
孫策又對明日一戰(zhàn),進行了其他部署。
眾將各自領(lǐng)命,皆回營準(zhǔn)備。
……
當(dāng)天晚上。
孫家眾將按照孫策部署,開始行動。
黃蓋配合孫堅,順潁水而下,去陽翟尋找船只。
各營兵馬收拾行裝,準(zhǔn)備渡河。
第二天清晨。
黃蓋率領(lǐng)大小船只三十余艘,回營復(fù)命。
這是第一批船只。
孫堅還雇傭了船只五十余艘,隨后便到。
黃蓋將船只停在岸邊。
程普指揮主力大軍,登船撤退。
第一批上船的,就是華雄統(tǒng)率的騎兵。
由于騎兵負(fù)責(zé)繞后包抄,需要盡快搶占預(yù)定地點,因此首先出動。
雖然船少,但潁水不寬。
今日風(fēng)平浪靜,正好渡河!
三十余艘船往來十余次,將華雄所部,盡皆運抵潁水西岸。
大軍登陸后。
華雄立刻領(lǐng)兵向北行軍,搶占五十里外一處淺灘,設(shè)下伏兵。
這時。
已是辰時三刻。
早有黃巾賊細(xì)作,將孫家軍渡河之事,報與何儀,黃邵。
二人聚集眾將商議,皆以為孫家軍懼怕黃巾軍威勢,企圖渡河逃走!
何儀,黃邵雖是草寇,但征戰(zhàn)多年,略懂兵法,也知半渡而擊,乃是上策。
因此。
二人火速傳令各營,集結(jié)兵馬,進攻孫家軍!
……
約巳時兩刻。
十萬黃巾賊寇,漫山遍野,浩浩蕩蕩,殺奔孫家軍陣。
此時。
程普已將一萬兵馬,運抵潁水西岸。
孫堅所募船只五十余艘,也盡皆趕到。
這批皆是大船,運兵效率,提升不止雙倍!
孫策又命韓當(dāng),祖茂各領(lǐng)三千軍卒,于昨夜在河岸邊,挖開壕溝,布置火油。
沒等黃巾賊寇殺到近前。
韓當(dāng),祖茂率領(lǐng)麾下將士,燃起火油。
剎那間。
火焰似龍,直沖天際!
賊兵受火焰沖擊,損失不小,只得暫時退去,迅速滅火,再圖二次進攻。
不過。
雖然攻擊受阻。
但何儀,黃邵與麾下眾將皆以為,孫家軍去意已決。
如不能決死攻擊,恐失去機會。
黃巾眾將渾然不知,已中孫策計謀!
……
約一個時辰之后。
黃巾軍士卒已撲滅大火,重整隊伍,全線出擊。
然而。
孫家大軍主力,已盡皆撤向潁水西岸。
只留下三千步兵,以馬車輜重結(jié)成弧形壁壘,沿河岸防御。
眼見孫家軍主力撤走。
何儀勃然大怒。
他拔出腰間佩劍,厲聲喝道:“賊兵多已逃遁,大勢去矣!”
“今所獲之物,隨意取用!”
“兒郎們,殺!”
殺!
殺!
十萬黃巾賊寇齊聲呼喊,聲震蒼穹。
黃邵更是親臨戰(zhàn)陣,率領(lǐng)精兵,沖在一線。
誰曾想!
黃巾賊寇沖至環(huán)形壁壘前,百余步時。
忽然!
破空之聲,由遠(yuǎn)及近!
賊眾抬頭一看。
嚯!
鋼箭似狂暴鐵雨,呼嘯而下。
黃巾賊寇猝不及防,中箭者無數(shù),非死即傷,痛苦哀嚎,悲慘至極!
然,此黃巾賊終是悍勇之輩。
且孫家斷后之兵甚少。
黃巾賊寇甚是輕敵。
前軍中箭,后軍依舊奮力前沖。
不多時。
已有上千黃巾賊寇,沖至壁壘近前。
徐晃眼見賊兵將至,依舊沉穩(wěn)鎮(zhèn)定,不慌不忙。
他按照孫策謀劃,命強壯士卒手持大盾,立于壁壘之上,阻擋賊兵進攻。
而后命令其余士卒,手持長槍重錘,猛擊敵人。
黃巾賊寇遭遇頑強抵抗,無法突破防線,自身也損失慘重。
這時。
程普率領(lǐng)弓箭手,乘船游弋在潁水河道,放箭射殺黃巾賊寇。
孫家將士調(diào)度有方,相互配合,游刃有余。
黃巾賊寇毫無章法,只知猛沖猛打。
奈何無法突破壁壘防線,又被箭雨攻擊,死傷無數(shù),士氣受挫,形勢急轉(zhuǎn)直下。
然,黃巾賊寇終是兵多。
何儀見潁水東岸,僅有三千孫家軍,以為奮力一擊,就能拿下!
誰知!
孫家軍在潁水西岸,已休整完畢,精神飽滿,戰(zhàn)意高昂。
孫策命黃蓋組織西岸精兵,返回東岸,接替疲勞之兵,阻擋黃巾賊進攻!
顯然。
潁水河道已成天然屏障,為孫家軍車輪戰(zhàn)術(shù),提供方便。
黃巾賊寇沒有船只,無法渡河,只能猛攻潁水東岸一點,甚至疲敝。
孫家軍以逸待勞。
黃巾賊寇身心俱疲。
孰強孰弱,高下立判!
雙方戰(zhàn)至下午。
孫家軍尚有一萬將士,仍未投入戰(zhàn)斗。
而黃巾賊寇已傷亡十之三,四。
士氣更是跌落谷底,接近崩潰。
何儀還想戰(zhàn)至黃昏,但黃邵卻想撤兵。
雙方爭執(zhí)不下,險些扭打起來。
黃邵氣不過,就自領(lǐng)一軍,向北撤退。
兵馬行至五十里外,一處淺灘之時。
忽聞一聲梆子響過。
箭矢如疾風(fēng)暴雨,突然殺到!
黃邵剛想回身。
路旁樹林里,有人暴喝一聲:“賊將休走!”
“看我取你首級!”
黃邵聞言,驚的肝膽俱裂,正欲回馬奔逃。
一員猛將手持大刀,拍馬殺到。
正是華雄!
黃邵跑的慢些,被華雄追上,手起刀落,斬于馬下。
主將已死,黃巾賊寇瞬間崩潰。
華雄揮軍猛攻,全滅賊眾。
……
不多時。
就有敗兵,將黃邵身死,告知何儀。
此時。
何儀還未氣消,聽聞黃邵被殺,也不惋惜。
但何儀也知再戰(zhàn)下去,絕無勝算。
就集結(jié)麾下之兵,意欲東去。
誰曾想。
華雄率領(lǐng)三千騎兵,攔住何儀去路。
今日一戰(zhàn)。
華雄意欲報答孫策之恩,也簽下軍令狀,更想為西涼騎兵正名。
因此率軍奮力沖殺。
何儀軍已力戰(zhàn)一天,損失慘重,士氣低落,自然不敵。
華雄更是殺散何儀親兵,唯獨放跑何儀一人。
但放虎歸山,終是隱患。
華雄親率百余騎兵,窮追不舍,誓要斬殺何儀。
雙方一路追趕,來到一處高山峻嶺。
何儀逃入山中。
華雄率部,正欲上山。
忽聞山上鼓聲隆隆。
一支兵馬把住上山去路,將華雄攔在山下。
華雄大怒,正欲率軍攻山。
對面軍陣之中,有人高聲喊道:“逃入山中之人,已被我斬殺!”
“這是項上人頭,汝欲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