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建立了一個國家

崇厚現在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正是崇厚安排了這場會面,崇厚現在在總理衙門上行走,是洋務專家。

一切都是從那場在馬賽的奇遇開始的,那天他遇到了一群匈奴兵。

回國之后,將他的奇遇講了一遍,確實吸引了很多朝臣,甚至慈禧的興趣,沒想到歐洲竟然還有一個匈奴大王。

所以朝臣、慈禧一有空就找崇厚這個洋務通詢問匈奴人的情形,為此他還專門跟奧國公使學了奧國歷史,在將他學到的,潤色一番講給別人聽。

于是那位匈奴大王,在崇厚耳中,就成了歐洲一等一的君王,大哈朝正朔。其他歐洲君王,可都是大哈朝的臣子。

崇厚這么說,還真讓慈禧他們感興趣,為此慈禧甚至還當面跟一些小國公使求證過。法國公使是當面駁斥這種說法,大法蘭西什么時候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臣子了,沒有的事。英俄德等大國,也紛紛否認。倒是比利時、荷蘭等小國承認過,他們原先確實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過,但他們現在已經自由,跟對方是平等的關系。

怎么可能平等?

一日為君,終生為君。在慈禧等看來,這些小國都是叛臣,不肯認舊主了,都是亂臣賊子啊。

慈禧甚至神奇的理解了奧匈帝國皇帝頭上的那么多頭銜,什么奧地利皇帝,波西米亞國王,匈奴大王等等,這不就是大清皇帝同時是蒙古大汗嗎。統領那么多小邦君主,更說明這匈奴大王就是正統。在慈禧心中漸漸產生了大清是東方皇帝,匈奴大王是西方皇帝這樣的對等觀念認識。所以奧匈皇后來了,她才肯出面親自作陪,只是這個洋人皇后是個賢婦,寡言少語,沒跟她說幾句話。

這也不打緊,對方送的禮物頗讓她感慨,那是一顆乾隆爺的玉璽,英法聯軍那會兒被法國人搶走了,誰料那蠻橫的法國人也有這一天,崇厚親口說了,匈奴大王的兵圍了法國人的京城,許是那時候匈奴大王搶回來的,見是咱大清的寶璽,有心送了來。

“老佛爺。奴才那會不是說了嗎,奴才的廚子得了匈奴大王的歡心,給留在了匈奴國。今兒個聽說,這廚子回來了。您老要不要宣一下?”

“今兒乏了。趕明兒見吧。”

慈禧可不想隨便就見一個小人物,哪怕她確實好奇匈奴大王平日是怎么樣的,但她不能讓人看透她的心思,這些個奴才啊,一個個都精著呢,就是不能讓他們摸著你的心思。

第二天不經意間問起,李蓮英馬上遞話,宣了廚子來文化。

魯菜廚子是跟卡爾魯格的船一起返回的,這兩年他辭職了好幾次,每次匈奴大王都給他加錢,從一個月五十兩銀子,加到了最后的一千兩,在往上加他都要害怕的時候,匈奴大王準了,還說請他回去幫忙介紹個川菜廚子,魯菜吃的有點多了。

廚子沒想到,他回家沒幾天,縣太爺就坐著轎子來了他家,那會他正張羅著給兒子蓋房子呢,縣太爺二話不說,就把他請到了縣衙,見了那位京城來的欽差,接著進京,見了大清太后,當真是做夢一樣。

這幾年他一直感覺做夢一樣,在匈奴過的皇宮,見得,聽的,都跟夢一樣。可惜他腦子笨,這幾年也就跟會說山東話的匈奴大王說過話。沒想到還有跟大清的太后說話的一天,一股腦將幾年的見聞說了一遍。

“照你這么說,那匈奴大王也是個洋人?”

慈禧還有點失望,她覺著要是跟蒙古人一個樣,倒是可以考慮送給格格去和親。

慈禧問了很多,問的很仔細,什么吃的什么啊,喝的什么啊,住的咋樣啊,廚子對答如流,看的出來是真的見著了,聽著了。只是出了皇宮,這廚子就是個睜眼瞎,很多東西明明見過,就是說不出來,手舞足蹈比劃了半天,慈禧也想不出是什么東西。他倒是聽明白了一件事,匈奴大王缺錢。可不嘛,手下都是逆臣,見天打仗,能不缺錢嗎。為什么猜到匈奴大王缺錢,是因為廚子說他每次要走,匈奴大王都給他漲銀子,最后一次不漲了,讓他走了。這就是養不起廚子了。

慈禧訓斥了一番廚子,覺得他給大清丟人了,傳出去讓洋人都以為大清的國民都是見錢眼開呢。

人家先是幫崇厚解了圍,沒讓他去給法國人賠禮道歉,給大清保全了體面。又送還了被法國逆臣搶走的玉璽,對咱大清厚禮相待,大清也不能失了禮數,讓人小看。知道匈奴大王缺錢后,慈禧宣來了李鴻章,她記得李鴻章總嚷嚷著要買洋炮的事兒,花了老鼻子銀子。

買誰的不是買,她想讓李鴻章找匈奴大王買。

李鴻章可比崇厚明白,一五一十告訴了太后,說匈奴國就是沒影的事兒,他見過這國的人,純洋種。還告訴太后,那位匈奴大王已經不是匈奴大王了,匈奴人現在不認皇帝了,跟花旗國一樣,是個無君無父之國。

慈禧嚇了一跳,追問了許久,才弄清楚,匈奴大王當不成了,可匈奴大王還是大哈朝皇帝。

李鴻章不買,左宗棠也可以。又找來籌備進軍西北的左宗棠,結果他也不買,說是軍費是找英國人借的,只能跟英國人買。

慈禧也不強逼,因為沒錢吶,發匪剛平,捻匪未滅,朝廷哪哪都要用銀子,只能是愛莫能助了。

最后還是李鴻章會做事,幾天后上了個折子,說是要給招商局買幾艘新船,慈禧本來是不想批的,可李鴻章說可以找大哈朝買,他就許了李鴻章自籌船款,采購新船的折子。

然后就在沒有然后了,大哈朝的消息,很少傳進她耳朵。也就是大哈朝皇后來京,又送了一顆玉璽,她才關心了幾天。然后就扔到了腦后,洋人的事兒,哪有聽戲有意思。

只不過她隨口的一句過問,就能影響很多人,很多事。由招商局商船開始,李鴻章的洋務運動中開始出現奧地利色彩,一大批重型設備開始轉向奧地利采購,人員培訓,聘請顧問等等,讓奧地利開始深度參與進了大清的洋務運動中來。

卡爾魯格并不知道,他一次禮節性的訪問,竟然帶來了這樣的蝴蝶效應。他此時眼里自有事業,從大清國招募來的勞工出現在湄公河流域,立刻解決了人力不足的問題,一個個破產后被殖民公司雇傭的工程技術人員,開始了湄公河大開發進程。

他走的時候,皇帝許給他每年1億法郎資金,告訴他會連續投入五年,五年之后自負盈虧。這筆錢極為重要,用得好能讓他的事業,皇帝的事業加速。所以他親自來了東方,要親自花這筆錢。

有了錢,許多這兩年一直想干都干不成的事業就可以快速推進。錢并不會全部砸到建設上,雖然大多數都會用到建設上,第一筆資金,用來開辦了一家銀行。名叫哈布斯堡殖民銀行,以哈布斯堡之名,本身就是巨大的信用,或許比一億法郎更值錢。用一億法郎作為保證金,從奧地利購買了印刷設備,制作了雕版,已經隨船送到了西貢,卡爾魯格走了一趟北京,回來的時候,第一批紙鈔已經發行了。

法國人在這里經營,讓法郎在西貢是硬通貨,以法郎為保證金的殖民地盾,借助這個傳統信用,被商人們接受不難。開辦銀行是因為這兩年殖民地官員一直抱怨殖民地通貨緊缺,原本不打算印鈔,打算直接使用奧地利紙幣,可因為殖民地經濟跟本土幾乎沒有什么聯系,也就沒法從本土通過經濟交流流入貨幣,印鈔成了唯一的選擇。

銀行成立后,最先是一批奧地利商人開始接受,接著是法國人,然后才是意大利人。殖民地上有奧地利官員和商人不奇怪,法國人也不奇怪,奇怪的是有一大批意大利人。的里雅斯特的意大利人,據說是因為這座帝國曾經最有地位的港口如今經濟衰敗的厲害,衰敗都是不是從經濟危機開始的,而是從他們從帝國分離,成為倫巴第威尼斯王國的一部分開始的。在帝國的時候,的里雅斯特是帝國幾乎唯一的對外窗口,這種地位在哈布斯堡統治期間維持了幾百年之久,地位穩如泰山。成了倫巴第威尼斯王國的一部分后,只是這個王國一個普通的省份,人口只占百分之十不到,并不太被重視。最關鍵的是,的里雅斯特在奧地利帝國的時候是唯一的港口,可在威尼斯就不可能有這種地位,競爭力也也不可能比得上威尼斯,因此持續蕭條。

倒是的里雅斯特南方的科佩爾持續興旺起來,雖然原始條件不如的里雅斯特,可有一座約瑟夫紡織城,能夠穩定帶來貨物進出口業務,最關鍵的是,隨著的里雅斯特成為威尼斯的一部分,科佩爾這個斯洛文尼亞人的城市,現在取代了的里雅斯特曾經的地位,他們成了奧地利帝國直接控制的唯一港口。

的里雅斯特的蕭條,讓意大利人不斷離開,大多數去了威尼斯尋求發展,少部分來了海外。他們幾乎什么都干,有從事傳統港口生意的商人,也有碼頭搬運的苦力,甚至還有黑手黨。

對這些黑手黨,卡爾魯格可不慣著。奧地利號稱警察之國,最不缺的就是各種精細的警察制度,殖民地第一時間建立了警察機構,鎮壓了這些曾經在的里雅斯特自由城市各種特權保護下生存的黑手黨。

即便如此,西貢還是有些混亂,治安條件一般。根據目前統計的資料,這里有奧地利、法蘭西、意大利、英國人等歐洲大國的商人,甚至還有希臘人和西班牙人。最大的群體,則是從北方中國來的中國人,經商,做工維持生計。一般情況下,歐洲商人大多是大商人,有成規模的商鋪,做的是國際貿易,而中國商人以中小商業為主,但因為他們數量龐大,且經營時間更長,所以才能成為歐洲人和本地人之間的中間人。

卡爾魯格不得不承認皇帝說得對,要在這里推行統一的語言簡直不可能,歐洲都說奧地利帝國是一座巴別塔,這里才是真正的巴別塔。

回到西貢,卡爾魯格立刻開始投入到勤奮的工作之中。組織了大批力量,進行了一次遠征。除了三千歐洲軍隊外,還有三千道民武裝。

軍事力量輕松收回了法國人曾經建立的大量軍事設施,堡壘和據點,一度進入了之前法國人曾經控制的城市金邊,跟統治這里的柬埔寨國王談判,恢復了法國人曾經在這里的權力。對于這些土著勢力,卡爾魯格不打算干涉。這次路過印度的時候,他帶著自家殖民地管理的大量難題,對比研究了英國對印度的成功統治,發現跟土邦友好才是最有利可圖的。

用了半年時間,才將曾經法國人控制的區域,遺棄的堡壘重新控制。這距離接管這塊殖民地已經過去了四年,不是殖民地政府不努力,不是年輕的官員不積極,一方面是資源不足,另一方面是法國人使壞。法國人簽字交接,撤出這塊土地的時候,他們直接放棄了一座座堡壘,甚至還給土著發了槍。在沒從歐洲調來三千軍隊之前,殖民地政府就只能控制西貢周邊不足一百公里的地方,還得看那些皈依的越南道民軍的臉色。

法國人對越南的殖民,是武裝入侵加傳教同步進行,相輔相成。數以萬計的越南人皈依了羅馬教,在宗教庇護下跟當地良民產生了良道沖突,道民借宗教欺壓良民,因此必然是跟宗教站在一起的。而宗教,法國人能利用,奧地利人也能利用。現在奧地利皇帝比法國更能保護教皇,因此這次來之前,卡爾魯格還去了一趟羅馬,求來了教皇的訓令。

對于傳教,奧利地的新興階層興趣不大,他們本身的宗教約束就已經很小了,宗教從不可置疑的信仰在向一種風俗習慣轉變,如果無法掙脫宗教束縛,也就不可能有科學精神,新興階層恰好是國內最有科學精神的群體,也是宗教思想最薄弱的群體。

所以卡爾魯格對道民只是拉攏,而不是縱容。修改了很多之前法國人時期,偏袒道民的政策,至少在西貢周邊地區,得到了居民的擁護。至于道民們,已經不需要看他們臉色了,有了三千科西嘉、薩伏伊和尼斯的軍隊,他們就不敢作亂,變成了一群受雇傭的雇傭兵。

手里有了軍隊,連周邊環境都安全了。之前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北方的越南王朝,面對被奧地利人接管的南圻,越南皇帝很清醒,他們連法國都打不過,怎么可能打的贏從法國手里搶走土地的奧地利人呢。可朝中一直有一批激進派文官,嚷嚷著開戰,雙方邊境地帶也常有摩擦,法軍突然撤退,很多越南軍隊越境拓邊,還能在朝堂上贏得稱贊。有了軍隊后,馬上以殖民地政府的名義照會越南王朝,并派遣了軍隊進攻邊界地堡,對方馬上就慫了。

有了一個良好穩定的條件,才是開發的基礎。大開發終于拉開了帷幕,在之前兩年官員們地理測繪的基礎上,雇傭了上萬中國勞工開始挖掘排水溝,排干沼澤,開拓土地。

這樣的事業,或許這里的人幾百年來都在做,使用了數百臺蒸汽機一年時間,比得上人力一百年,大片大片的沼澤被排干,露出沼澤腐殖質肥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土壤表層。接著是對土地的經營產生了分歧,有的官員認為應該搞大農場,有的認為該出售收回成本。卡爾魯格拍板決定,用土地招募人口。考慮了各種方案,其中最受支持的是美國的宅地法,第一年他們總共投入200萬法郎,清理出的土地不過1萬公頃,如果按照美國宅地法,一個成年人能分到160英畝土地(65公頃),這些土地只能招募100個移民。

卡爾魯格參考了法國的土地情形,法國大革命之后,拿破侖通過法典,確定了物權,法國農民革命中侵占的貴族土地成了自己的私有土地。之后法國農民基本都有自己的土地,超過1公頃以上的超過一半。按照法國的情況,擁有10到40公頃的土地的農民稱作中等土地所有者,可以有體面的生活,還能為政府提供不菲的地稅。由于是未開發土地,不能跟法國的成熟土地比擬,所以卡爾魯格定了40公頃(600畝)的標準。

沒想到第一批土地,直接在西貢就消化了。一群在西貢經商的中國商人、勞工,瓜分了這批土地,乃至最后需要搖號才能分到土地。于是第一批土地上,有了第一批開荒者,數字很吉利,一共250人。

卡爾魯格一開始很擔心這些土地所有者不是勞動者,不會用心開墾土地,很快他就發現自己想多了,這些人比他想象的還要積極,而且引發了一系列他想都想不到的情形。很多人搖中了土地之后,在領取了地契,看過了自己的地塊后,有的立刻開始開荒,有的則轉身回國,回來的時候,帶來了家人、朋友,他們一起開發這塊土地。

這讓卡爾魯格看到了吸引移民新的方式,他馬上去了解這群中間人,跟他們中的一些領袖溝通。他們往往以一個地方的人組成一個協會,他們的人都聽這些會長的。據他們說,他們想要土地,只要有土地,有多少都能開發出來,這讓卡爾魯格信心大增。

一億法郎的威力是巨大的,能讓幾百臺蒸汽機不停的工作,一塊塊大小不一的沼澤地被清理出來。通過科學的規劃,當初的排水溝就是一條條小型運河。

漸漸的一些當地人也被吸納進了行政機構之中,一方有需求,一方有意向,這種事情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卡爾魯格發現,當地的中間人非常渴望給政府做事,請他吃飯的幾個大會長之類的人物,通過翻譯表達向他效忠的明確態度,他被這種態度感動,但告訴對方,自己不能接受他們的效忠,如果他們真心想要效忠就向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效忠,他們馬上態度堅定的表示向皇帝效忠,有人家里甚至都掛上了皇帝的油畫。

這些人就這么進入了基層行政機構,這對殖民政府的運作有巨大的幫助,因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從歐洲招募到足夠多的管理人員。中間人家族,往往都讓孩子接受教育,因此都是識字的。雖然是奇怪的中國象形文字,可經過對照翻譯,用雙語標準表格,他們是能夠完成諸如登記、建立檔案這些標準工作。他們的的孩子,還被送進了剛剛成立,準備用來培訓公職人員的學校,當地人叫官學校。畢業后,他們將掌握德語,以及其他必要知識。

有了大量基層行政人員,殖民政府不斷向地方伸出自己的觸角。一年之后,終于成功將殖民地的控制力恢復到法國人統治時期。

除了中國人,政府還吸納了一批法國人和越南道民。法國政府走了,但在這里十幾年的經營,讓一批法國商人留下來了,他們中有一些很不錯的人,經過推薦都能進入政府工作。道民的情形也是如此,他們的主要職業也是經商為主,主要依附于法國的商業系統。他們有比法國人更強烈的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意愿,最有利的是,其中不少人會說法語。而在此地的奧地利人,不少也會說幾句法語。

于是很快建立了以奧地利帝國管理人員為上層,法國和道民為中層,中國中間人為基層的管理體系。

通過這套體系,將奧地利帝國法律,司法制度,審判制度,一點點推廣下去。三年后,南圻殖民地已經擁有了整個亞洲最嚴謹,最高效的司法體系。

過程中也有挫折,比如當準備基于可控人口進行征兵的時候,那些拿了40公頃土地的開荒者竟然大半直接丟掉土地逃跑了,有的則是留下婦女,男人跑了。可是這些人當初接收土地的時候發的誓言要多誠懇有多誠懇,其中就包括會如期納稅和服兵役。

逃跑的人員會被沒收土地,重新分配給別的人員,如此反復幾次之后,總算用這些土地為基礎,征召了第一批殖民地軍隊。

很多人服役甚至不會影響土地的開發啊,因為不知道從那個聰明的家伙開始,很快幾乎所有人都學會了這樣的模式,招來大量親戚朋友幫忙一起開發,殖民地不但不會反對,甚至持鼓勵態度,幫他們處理移民問題,只要他們的親戚朋友能趕到廣州、廈門等口岸,就能直接免費乘坐上殖民地租下的客船。只要人力足夠,40公頃耕地能被他們分成40份甚至更多的土地,一塊土地上甚至能建起一座村莊。

除了逃跑的地主,還有既不想放棄土地,又拒服兵役的,他們采取抵抗的態度。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很快就付出了代價,第一次讓這些東方人認識到西方權力的來源——征服!

逃跑和抗爭打斷了才剛剛有點興旺勢頭的土地移民形勢,有一半人選擇了留下,接受了服兵役的負擔。這個負擔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重,因為一塊土地只有一個兵額。都是親戚朋友的熟人社會中,這問題往往通過協商解決,誰家的兒子去當兵,他的家剩下的人照顧,甚至其他人需要輪流幫忙照顧兵役家的土地,因為很多移民都是孤家寡人,至于房子,很多人都還沒有房子,住在窩棚里。

這個情況在一年后才完全不存在問題,因為去當了一年兵的人都活著回來了,他們并沒有去打仗,只是接受了一年的訓練,學會了走步,打槍,刺刀沖鋒。于是當殖民政府征召第二批士兵的時候抵觸就沒有了,換一個年輕人再去當兵而已,去年的老兵轉入預備役。

如此連續投入了五年后,開發出來的土地高達100萬公頃。分成2.5萬塊土地,吸引來了2.5萬移民,移民又吸引來了至少三到五倍數量的人口。通過訓練這些土地移民,殖民地政府可以武裝起一支10萬人的軍隊。

大量投入還讓殖民地政府打造出了一支完整的行政隊伍,中高層是歐洲人,中低層則是在官學校里合格畢業的越南人和中國人,行政效率大大提高。通過這個行政系統,他們終于厘清了當地的人口情況,總計250萬人口,在德意志地區妥妥一個中等邦國,其中200萬是原有人口,大部分是越南人,只有十幾萬是中國人,50萬是新增移民,大部分是中國人,只有幾萬是來自北方的越南人。

擁有了基層行政機構,就能將人力征集起來,采用德意志地區高強度的征兵制度,竟然可以征召出10萬大軍,因為這里的人口,有男人比例更高和年輕人比例更高的特點,適齡兵員是歐洲的兩倍。可惜大量原住民當初跟政府簽訂了協議,他們只納稅,不服兵役。否則能征召的士兵,至少有30萬。

此時卡爾魯格已經強烈的感覺到,他真的在海外建設出了一個國家。

只是對于這個國家的軍隊的戰斗能力,還沒有任何信心。既沒有數量優勢,也沒有戰斗經驗,當然,這只是相對于歐洲軍隊來說,所以他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將眼光看向了西邊,那里是之前法國的保護國柬埔寨,現在則是哈布斯堡殖民地的保護國。

南圻之前就有很多可開發土地,卡爾魯格對柬埔寨采取的是法國一樣的保護政策,收取保護費,讓他們按照傳統方式自治。現在覺得柬埔寨的效率太低,他決定開拓柬埔寨,這會引發沖突,軍隊的用武之地終于到了。他不擔心軍隊的戰斗力,只是有點擔心控制柬埔寨后有沒有開發能力,因為那是一片比南圻大了五六倍的廣袤土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阳曲县| 山西省| 博野县| 珲春市| 莱芜市| 灵武市| 巨野县| 新化县| 微山县| 沙洋县| 广东省| 建平县| 横峰县| 西平县| 昔阳县| 鹤庆县| 泰和县| 阜平县| 阳高县| 台安县| 定远县| 琼海市| 开化县| 涞水县| 铁岭市| 新兴县| 邢台县| 阿拉善右旗| 常山县| 大石桥市| 彩票| 高邑县| 南涧| 金乡县| 西和县| 汉源县| 峨眉山市| 儋州市| 庆安县|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