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綏靖主義

“抗議。我國堅決拒絕討論與會議無關的議題。”

奧匈帝國代表提出了新的議題之后,立刻遭到了意大利代表的抗議和反對。

“我國不認為如此。別忘了在1856年巴黎和會上,那次和會討論的,正是這次相同的黑海議題。可是你們?nèi)龆⊥鯂氖紫嗉痈粻栐跁咸岢龀綍h議題范圍的意大利問題,還是試圖與英國結盟攻擊奧地利帝國,難道您都忘記了。”

奧地利代表反唇相譏,說完還歉意的朝英國代表點了點頭,表示無意冒犯。他還不知道那次意大利之所以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背后有拿破侖三世支持,只是這件事此時還沒有公開。

“羅馬教皇國問題,是意大利內(nèi)政。”

“不。事關信仰,從來都不是什么內(nèi)政。”

“我國贊同奧地利的觀點。”

普魯士代表站出來支持了。

俄國代表猶豫了片刻,表示支持。別忘了新希臘教,或者叫俄羅斯教也是一個跨國際教派,如果各國都能將宗教問題內(nèi)政化,俄羅斯還怎么通過宗教問題在巴爾干地區(qū)施加影響。俄國發(fā)動的好幾次戰(zhàn)爭,都是因為跟奧斯曼帝國的宗教沖突導致的。

英國代表相互間低聲討論了許久,最終也表示了支持,教皇國議案提交到了會議上,現(xiàn)在意大利人的利益被擺上桌了,怎么瓜分,由列強決定。

意大利代表十分憤憤的威脅要退出,英國人半威脅半警告他們,即便意大利離席,會議也會繼續(xù)討論。意大利代表又憤憤坐下,畢竟缺席的話,就真的對會議走向沒有一點控制力了。

之后奧地利代表拿出了一份明顯準備很潦草的文件,上面是在一份新地圖上勾勒出的教皇國曾經(jīng)的地圖。

“自從丕平獻土一千多年以來,上一個貿(mào)然侵犯教皇領地的人還是拿破侖!”

奧地利代表慷慨激昂,以拿破侖開篇很有說服力。因為拿破侖在歐洲的名氣可真不好,英俄普奧都是君主國,對于拿破侖和他建立的帝國缺乏好感。拿破侖戰(zhàn)爭之后,迅速恢復了很多被拿破侖沖擊的古老國家權力,其中就包括教皇國。

“教皇國與德意志的淵源毋庸贅述。自古以來,神圣羅馬帝國都保護者教皇國,今天這份責任德意志人依然義不容辭。”

日耳曼人矮子丕平是一千多年前的末代法蘭克王國宮相,控制了王國的實權,但沒有名義,于是跟教皇合作,他將意大利中部大片土地獻給教皇,教皇則承認‘由日耳曼人統(tǒng)治的羅馬帝國是合法的’,讓法蘭克王國擁有了統(tǒng)治西羅馬帝國疆域的合法性。矮子丕平的兒子查理曼繼承了權力之后,開始開疆拓土,基本統(tǒng)一了現(xiàn)在的法國和德國全部疆域,是古代歐洲有希望統(tǒng)一的封建大帝國之一,史稱查理曼帝國。恰逢此時擁有羅馬帝國合法法統(tǒng)地位的東羅馬帝國皇帝被廢黜,他母親自立為女皇,教皇拒絕承認女皇的合法性,轉(zhuǎn)頭加冕查理曼為‘受上帝委托統(tǒng)治羅馬帝國的偉大皇帝奧古斯都陛下’,這便是神圣羅馬帝國的起源,也是為什么之后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會被德意志皇帝繼承,最后落在了哈布斯堡家族頭上。

“我國無意恢復神圣羅馬帝國的權力,只是想繼承一份義務罷了。再次要求意大利王國立刻停止錯誤做法,歸還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的教皇國領土,恢復教皇的自由。上帝在人間的代言人怎可困局囚牢。”

“我們并沒有囚禁教皇。”

意大利代表的反駁很蒼白。只要意大利沒膽子把事情做絕,比如讓教皇發(fā)生‘意外’,那老頭子坐在城堡之中,就始終是意大利王國臉上一塊不光彩的污穢。

之后英國人開始發(fā)言,嘗試調(diào)停:“教皇國面積過于廣大,幾乎占了三分之一意大利面積,況且位于意大利中部,將意大利王國南北分割。枉顧現(xiàn)狀,貿(mào)然恢復傳統(tǒng)的教皇國,對歐洲和平并沒有價值。我建議恢復到普法戰(zhàn)爭之前的狀態(tài),意大利軍隊立刻撤出羅馬城,還教皇自由。”

意大利代表立刻對這個建議表達了感謝和支持。

收回羅馬,徹底統(tǒng)一意大利,確實是意大利民族需要。但面對強大的列強,意大利代表知道最好遵從。

奧地利代表則加碼了:“我國堅決反對。拿破侖、以及拿破侖家族帶來的惡劣影響,都應該被糾正。維也納會議糾正過拿破侖一世帶來的破壞,我認為這場會議應該負有糾正拿破侖三世破壞的責任。”

“反對。這是討論黑海問題的會議。”

“教皇國問題已經(jīng)進入議題,請意大利代表不要無視會議程序。”

爭辯很激烈,雙方從歷史,現(xiàn)實,法律等等方面爭辯,意大利都不占優(yōu)勢,他們只能提出現(xiàn)實,提出民族的呼聲等等。而這些漸漸讓俄國代表產(chǎn)生了反感,俄國可是個多民族的帝國,如果境內(nèi)民族都有什么呼聲,那豈不是要崩盤。別的不說,一個波蘭人就夠讓人頭疼了。因此原本不是很支持奧地利的力士權力論調(diào)的態(tài)度,也漸漸出現(xiàn)了動搖。畢竟奧地利人雖然是可恥的背叛者,意大利做的也確實太過分了,教皇的領土怎么能侵奪呢,在俄國,假如有人想侵奪大牧首領地,那是不可想象的。

在座的代表中,就屬俄國的宗教氛圍最為濃厚,與會的戈爾恰科夫親王是一位老牌貴族,對傳統(tǒng)極為尊重。

“我認為應該恢復教皇國。但意大利的其他領土不應在討論范圍之內(nèi)。”

這等于對奧地利提出的其他問題進行了限定,否則威尼斯問題就該上會了。

會議決議最后意大利代表沒有簽字,憤怒的表示意大利不會認可這樣的協(xié)議的。

可奧地利的目標達成了,公開宣布,奧地利將擔負起確保決議會被執(zhí)行的義務。

之后的會議沒什么討論的,俄國人的訴求已經(jīng)被滿足,英國接受了俄國在黑海的特權,只是發(fā)了一封諷刺味道很濃的聲名,嘲諷俄國的政治信用。

會議還沒有結束,因為在等法國人簽字。會議持續(xù)期間,法國代表一直沒有出現(xiàn),為此會議中途休會過兩次。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出決議,就等法國人來簽字了。

弗朗茨一直覺得,這是法國外交的重大失誤。法國共和派政府竟然能草臺班子到這種程度,竟然會錯過這么重要的國際會議,失去一次由列強裁定法國的機會,等于將自己的命運完全交給了俾斯麥。

可他有覺得不太正常,共和派那批人,執(zhí)政能力確實很差,遠比不上俾斯麥這種職業(yè)官僚。可按照他的觀察,共和派中也不缺行動力強之人,比如那位梯也爾。之前他就知道要爭取列強承認,短時間內(nèi)奔走英俄意大利,維也納就來了兩次。這樣的人,會看不出國際會議的重要性?

弗朗茨的疑惑,法國現(xiàn)任政府首腦也有。臨時政府首腦叫特羅胥,首腦這個職位,一聽就不正式。當然,臨時政府也不是正式政府。他能成為這個政府首腦,完全是自己爭取的。當時共和派意外的因為歐仁妮皇后的逃跑而成功廢黜了第二帝國,宣布建立第三共和國。為了穩(wěn)定局勢,掌控權力以及對抗城外的普奧聯(lián)軍,共和派領袖甘比大找上了特羅胥,邀請他加入臨時政府。特羅胥提了一個條件,他要成為新政府的首腦。

甘比大不得不接受,因為特羅胥是巴黎總督,手里有軍隊,這也是他找上對方的原因。可笑的是,歐仁妮如果不離開,懷里抱著孩子,城外有強敵的情況下,軍隊一定會效忠她。因為包括特羅胥這樣的將軍在內(nèi)的軍官,幾乎沒有一個是共和派。特羅胥是奧爾良黨成員,也就是試圖恢復奧爾良王朝統(tǒng)治的那一派。

所謂奧爾良王朝,是1830年法國爆發(fā)革命,拿破侖戰(zhàn)爭后被反法同盟扶持復辟的查理十世被推翻,奧爾良公爵最后被推上皇位,這位公爵祖上是路易十三,因此是波旁王朝的旁支。1848年,奧爾良王朝也被革命推翻,自此法國出現(xiàn)了三個皇族支系,正統(tǒng)派是波旁王族直系,還有奧爾良派和波拿巴派。

特羅胥的經(jīng)歷,本應該是拿破侖三世的忠實追隨者,他本應該也是一個波拿巴派。可惜拿破侖三世統(tǒng)治十分昏庸,讓這位軍校畢業(yè)后,參加過克里米亞戰(zhàn)爭,對奧地利作戰(zhàn)過的陸軍總監(jiān)失去了對他的信任。僅僅因為憑借學識和良知,誠實的發(fā)表了一部軍事著作,分析和揭露了法軍的弱點,并預言跟普魯士的一戰(zhàn)法軍將會失敗,就讓無法接受批評意見的拿破侖政府解職。

普法戰(zhàn)爭后,特羅胥申請帶兵作戰(zhàn),為國盡忠,結果政府不信任他,軍隊一直認為他是一個軟蛋,一個懦弱的投降主義者。奧利維耶內(nèi)閣倒臺后,他被任命為巴黎總督,負責后方防御。

這樣一個人,就能輕而易舉的壓制甘比大、茹費理領導的共和派。但是當了政府首腦以后,依然不得不屈從于共和派的各種不合理主張,其中最荒謬的一個是全面出擊,他們聲稱可以利用法國民眾的革命熱情,從巴黎向城外的普奧聯(lián)軍法器全體出擊。一群軍事知識匱乏的激進派,此時卻自以為是的認為靠著偉大的革命精神,只需要一次沖鋒就能擊敗武裝到牙齒且訓練有素的普奧聯(lián)軍。

特羅胥一直被綁架著行動,談判之間的間隙,不得不被迫一次次派兵出擊,只為了讓這些頭腦發(fā)熱的激進分子冷靜下來,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想法不切實際,卻需要一次次付出上萬法國士兵的生命為代價。特羅胥不想這么干,他是一個冷靜的軍官,戰(zhàn)前就預計到戰(zhàn)爭的勝利者不是法國。可他不能不這么干,那群共和派太狂熱了。不但他們的議員在議會中拍著桌子罵特羅胥,他們中不乏作者、律師這樣的筆桿子職業(yè),寫文章,印刷宣傳單罵他。這些人影響力太大了,比如知名作者雨果,就是一個主戰(zhàn)派,反對和談。

當他秘密談判被曝光后,幾乎引發(fā)了一場暴亂。幸好他不是歐仁妮,在這個危急時刻,敢于背負罵名進行鎮(zhèn)壓。

幾次三番之后,普奧代表越來越?jīng)]有信心,越來越不相信特羅胥所謂的談判誠意。特羅胥一直都想得到國際援助,所以派梯也爾出訪多國,他自然知道倫敦召開的會議,也跟梯也爾商討過要不要參加。

他只能跟梯也爾商討,因為梯也爾不是共和派,此時還比較理智。

理智的梯也爾給出了一個合理的建議,拒不參會。理由是他出訪期間看到的情形。

他告訴特羅胥:“共和國嚇壞了歐洲的君主們,他們是不會幫助我們的。”

只能說沒有執(zhí)政經(jīng)驗的梯也爾還是還不懂政治了,把君主們想的太好了,他卻忘記了正是他們法國的偉大君主路易十四和前任的皇帝們,不止一次跟奧斯曼帝國合作,對抗同宗的神圣羅馬帝國。只要有利益,君主們的信用不值一提。

擔心去巴黎受辱,甚至擔心倫敦會議上的君主國們會干涉法國政治,要求向法國再次派遣一位國王,所以拒不參加會議,打算以共和國的名義獨自結束戰(zhàn)爭,說白了,是黨派的利益戰(zhàn)勝了國家利益,讓這些人做出了這樣的選擇,而不是他們真的不懂。

英國人休會了兩次都沒等到法國代表,于是不等了,直接表決,出臺了一份包含教皇國問題的決議。

此時,在法國各地,雖然已經(jīng)組建了上百萬大軍,可缺乏訓練,裝備不足,許多部隊甚至連槍都沒有,因此根本無法對敵人進行有效抵抗。在普奧軍隊的主攻方向上,始終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防御力量。甘比大已經(jīng)離開了巴黎,他給自己要了一個國防大臣的官職,去了波爾多在后方安心組建國民軍,這一個月時間,他新組建了將近六十萬兵力,并努力采購了步槍給他們,加強訓練,可惜缺乏炮兵等技術兵種。因此新軍依然擋不住敵人,普魯士軍隊一邊圍困巴黎,一邊在北方省份活動,已經(jīng)占領了北方八個省份;奧地利軍隊一邊配合圍困巴黎,一邊朝南方進發(fā)。沿著羅納河前進,如入無人之境,一個有時間就先后攻占了里昂和馬賽,占據(jù)了從羅納河到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十幾個省份。

唯一讓甘比大看到希望的是,倫敦決議似乎引發(fā)了新的矛盾,奧地利人挑起了跟意大利的爭端。

甘比大一邊繼續(xù)組建新的部隊,一邊想辦法跟意大利建立聯(lián)系,商討組建聯(lián)盟事宜。

就在這時候,奧地利軍隊登陸意大利半島的亞德里亞港口拉文那,遇到抵抗后立刻退卻,接著向意大利王國發(fā)出通牒,要求意大利軍隊從教皇國撤軍。通牒時間一過,奧地利直接向意大利宣戰(zhàn)。

面對這千載難逢收回威尼斯王國的機會,弗朗茨不敢錯過。既然德意志問題已經(jīng)無可挽回,只能通過奪取意大利的利益來彌補了。而列強在倫敦會議上接受了這一點,讓弗朗茨不由得想起了歷史上的綏靖主義,英俄用意大利的利益,滿足了奧地利的胃口。

宣戰(zhàn)之后,十萬奧地利主力就從薩伏伊攻入了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區(qū),也就是波河流域,以米蘭、都靈為中心的富饒地區(qū)。

剛剛在跟法軍戰(zhàn)斗淬煉出來的奧地利主力,循著當初拿破侖政府意大利的渠道,翻越了阿爾卑斯山,泰山壓頂一般闖入了北意大利。

意大利軍隊一觸即潰,六十萬駐法軍隊殺穿了北意大利,從米蘭殺到了威尼斯,重新控制了曾經(jīng)的倫巴第威尼托王國。

就在這時候,英國軍艦出現(xiàn)在了威尼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长武县| 崇仁县| 靖西县| 和龙市| 平顶山市| 南京市| 吕梁市| 白银市| 辰溪县| 阳原县| 攀枝花市| 宜都市| 新绛县| 凤山县| 搜索| 建瓯市| 德令哈市| 红安县| 札达县| 怀安县| 黑河市| 浙江省| 连平县| 二手房| 龙井市| 常州市| 宝应县| 寿阳县| 天台县| 永登县| 同德县| 文化| 万宁市| 宜宾县| 香格里拉县| 汉沽区| 昆山市| 玛纳斯县| 准格尔旗|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