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大的博物館:童年玩具進化史
- 童話
- 4870字
- 2025-08-06 18:04:02
02 美國隊長之死!夢的開始
這篇之所以放在這么靠前的位置和大家分享,是因為這是我的節(jié)目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光出發(fā)的那一刻。


2018年,我心血來潮開始準備第一期節(jié)目。萬事開頭難,第一期做什么題材舉棋不定,就像第一次約會一樣,嚴肅了怕觀眾嫌冷淡,熱情了怕觀眾嫌輕浮,到底是該做得深刻一點顯得專業(yè),還是做得淺顯一點顯得娛樂呢?最終,我決定蹭熱點!
說到當年ACG的熱點,絕對是漫威宇宙的《復仇者聯(lián)盟》系列!《鋼鐵俠》電影的出現(xiàn)帶動了人們對漫威超級英雄的喜愛,而Hot Toys的鋼鐵俠玩具更是讓大眾看到了精致的收藏級玩具人偶。當時恰巧是《復仇者聯(lián)盟3》上映前夕,大眾對劇情的猜測充滿熱情,尤其是對主角美國隊長的結局。熟悉漫畫的迷友都知道美國隊長與滅霸戰(zhàn)斗的下場,不由得眾說紛紜,極其受關注。但是縱觀漫威歷史,美國隊長的戰(zhàn)死和復活簡直就是家常便飯,第一期節(jié)目索性就做美國隊長的童年回憶和玩具的歷史吧。恰巧當時館長手邊正有一些罕見的美隊收藏品,于是,《玩大的博物館》第一期節(jié)目就這么誕生了。現(xiàn)在漫威電影的熱度早已降溫,回顧當年的第一期節(jié)目,那種業(yè)余的剪輯和浮夸的演技,隔著屏幕都讓人尷尬到腳趾摳地,但這畢竟是夢開始的地方。那么這一篇,我們就通過美國隊長各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人偶來了解漫威英雄頗具收藏價值的玩具世界!
相信大部分“80后”第一次接觸美國隊長時并不知道他叫美國隊長,而是從一款任天堂FC游戲機早期大黃卡游戲中見到的。當年極其豐富的關卡劇情和流暢的操作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長大后才知道這款游戲叫《上尉密令》,是美版任天堂NES街機移植版游戲,里面除了美國隊長,還能看到鷹眼、奧創(chuàng)、滿大人、紅骷髏等一系列人物。

《上尉密令》憑借流暢的操作體驗和精美的畫面讓兒時的我第一次見到了美國隊長和鷹眼,但我并不認識他們,也從未接觸過圖中展示的美版任天堂NES游戲機,但大黃卡帶來的快樂是真切的。

由于NES機能的限制,原本的鋼鐵俠和幻視在可選人物中被取消,但今天在電影中看到的諸多反派如紅骷髏、奧創(chuàng)、滿大人卻早已在兒時相見。
這便是我們這一代人兒時的“美隊回憶”,但最早的美國隊長遠比這要古老。1941年,美國隊長第一次通過漫畫一炮而紅,1944年還被拍成了電影。那時,美國隊長的身手還是“戰(zhàn)五渣”,執(zhí)法全靠手槍,叫他“美國大隊長”更貼切,其主演是一個名叫Dick的演員,演完不久就去世了。

第一期《美國隊長》漫畫誕生于1941年。

最早的電影《美國隊長》的劇照與主演。
1948年,電影版的《美國隊長》在中國上映,這算是國內比較早公映的超級英雄電影了吧。“原子武器!科學機關!驚險王片!”這是當年給《美國隊長》的定位!誰能想到今天會被大家戲稱為“美臀”。
雖然美國隊長的漫畫和電影出得早,但美國隊長的玩具卻出現(xiàn)在另一個年代,這還要從一部電影說起。《當幸福來敲門》講述了發(fā)生在美國20世紀80年代的故事,非常感人,一部好的電影會有很多的記憶點,但讓我記得最清楚的,便是男主的兒子遺失了他最心愛的美國隊長人偶。

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隊長》電影海報。

電影中的一段情節(jié)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威爾·史密斯飾演的男主人公帶著兒子為了生計奔波著,為了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回到救助站搶床位,他終于擠上了最后一班巴士。不料兒子唯一的玩具美國隊長卻被擠在了門外,面對孩子的號啕大哭,讓同為人父的館長感慨不已。
看完這部勵志電影,我開始對美國隊長最早的玩具產生了興趣。每個玩具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審美、工藝和生活。通過發(fā)達的網(wǎng)絡,我找到了Mego這一縱橫20世紀70年代的玩具品牌。
Mego,1954年創(chuàng)立,1971年成功轉型為著名版權公仔制造商,兩年后,推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超級英雄”系列,首批就推出了漫威一線英雄可動人偶。相比同一時期的12英寸G.I.JOE美國大兵玩具,五顏六色、性格各異的超級英雄人偶更能抓住兒童的心,銷售空前熱烈。可好景不長,Mego在1978年便宣告停產,1982年倒閉。Mego在20世紀70年代給美國的孩子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直到今天仍有民間團體為它制作網(wǎng)站、流通收藏,甚至仍有玩具廠家復刻Mego在20世紀70年代生產的復古人偶。


館長收藏的20世紀70年代末Mego的玩具海報,可以看出玩具的產品線極為豐富。
Mego的美國隊長人偶就出現(xiàn)在1973年,是已知的最早的通販美隊玩具,也是出現(xiàn)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那個美隊玩具。50多年過去了,二手市場上流通的人偶少之又少,館長在海外二手平臺以一個不錯的價格蹲到一款品相一般的收藏品,老玩具帶一點歲月的痕跡才更有味道。

Mego的包裝分為盒裝和掛卡兩種,當年的包裝上并沒有印刷產品照片、玩法、人物卡等,只有人物的漫畫版插畫,整體非常美觀,通體的大開窗讓產品一覽無遺。

這款人偶采用的是PVC素體結合針織物的方式。最早漫畫中的星條旗作戰(zhàn)服和胸前的五角星已經(jīng)脫落,大部分圖案采用了貼紙,很難完好地保留幾十年。

快看美隊睿智的眼神!當你凝視它的雙眼時,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偶今天要花上千元人民幣才能買到,這便是老玩具收藏者不被理解的地方。

脫去美國隊長的作戰(zhàn)服,可以清楚地看到背后的銘文,通過銘文我們可以區(qū)分初版與后期的復刻版本。當然,復刻版本的價格要友善很多,但對于收藏者來說,也少了歲月的味道,稍有閱歷的玩家單憑觸感就能分辨初版與復刻版本用料上的區(qū)別。

為了動起來更靈活,玩具的腰部采用了皮筋來固定關節(jié),這種做法非常具有時代特性。十年之后,“80后”迷友最為熟悉的特種部隊G.I.JOE把這種皮筋腰部關節(jié)做到了極致,海外人士將其稱為O-ring,這成了一個時代的玩具烙印。

這個千瘡百孔的貼紙配件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美國隊長人偶的盾牌。
一款人偶并不能完全展現(xiàn)一個系列當年的傳奇風貌,我用手中收藏的最早的漫威人氣鐵三角中的鋼鐵俠和雷神來展示一下美國漫畫中英雄最初的樣子吧。

這一系列的包裝規(guī)格相同,用不同的顏色來區(qū)分人物,與我手里的另一個人氣角色鋼鐵俠的包裝對照著看,這一系列的包裝至今看來還是非常好看的。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最早的鋼鐵俠是“有臉”的。

鋼鐵俠的人偶形象是怪了些,但還挺忠于當年的原著的。

這是館長收藏的最早的雷神可動人偶,一頭飄逸的長發(fā),帶著一絲芭比娃娃的傲人氣息。

這是最早的雷神、美隊、鋼鐵俠,因為素體是相同的模具,所以三個人放在一起并沒有身高差。品相上有些破敗不堪,但即便這樣,三個玩具同框的場景在國內也是難得一見的。
看完這三個爺爺輩的“上古之物”,大家不禁好奇,這么簡單的一成不變的造型就這樣賺了三代人的錢?50多年前風靡全球的玩具改進一下工藝,50多年后還能繼續(xù)“割韭菜”,這是怎樣的生命力?其實,這幾十年里無論漫畫、影視作品,還是各種人偶玩具,美國隊長都從未停止過創(chuàng)新,每個時代都有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美國隊長也并不是一帆風順。20世紀70年代初Mego出品《美國隊長》的時期,恰好經(jīng)歷了美國“水門事件”,帶給民眾巨大的傷害。
不過美隊很快就歸隊了,玩具的銷量在當年也是決定人物命運的重要因素。就這樣,20世紀70年代,美國隊長生生死死好幾回,直到進入20世紀80年代,經(jīng)過阿波羅登月成功后的情緒發(fā)酵,對宇宙的探索逐漸在影視作品和ACG文化中流行起來!Secret Wars(《密戰(zhàn)》)的誕生直接讓漫威將戰(zhàn)場轉移到了宇宙,甚至提出了多元宇宙的概念。
而這時的玩具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受石油危機的影響,小比例PVC可動人偶大行其道,從《星球大戰(zhàn)》到《特種部隊》,3.75英寸人偶非常受小朋友的喜愛,超級英雄自然也不例外。玩具界巨頭美泰抓住這次機會,出品了一系列4.25英寸漫威超級英雄人偶。這一尺寸并不常見,但和其他3.75英寸主流IP玩具人偶放在一起,超級英雄自然要大一些。這一小心思明顯起了效果,在市場上頗受好評,所以美泰出品的Secret Wars系列人偶,也代表了20世紀80年代的漫威人偶玩具。
前些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收到了這一系列的美國隊長人偶的評級款掛卡,美國AFA(Action Figure Authority的簡稱,是一個專業(yè)認證各種可動人偶的機構)評級看似是給你的玩具收藏加一個亞克力保護盒,但實際上是通過包裝品相、內部人偶的成色等一系列煩瑣的指標為你的收藏品打分數(shù)并上傳至網(wǎng)絡,從此,你的玩具便有了自己的國際通用“身份證”。當然,價格隨著分數(shù)的攀升也要翻上好幾倍,我并不建議初來乍到的迷友收藏,但它也讓今天的我們看到了20世紀80年代完美如初的美國隊長玩具。

星條旗美隊與獵鷹的接棒背后也有著時代的故事。

掛卡玩具的包裝非常重要,正面要有人物封繪,人偶主體和武器配件一覽無遺。很遺憾這一系列并沒有封繪,只有大大的logo,少了一些浪漫。美泰的人偶包裝向來如此,就連當年旗下最紅的IP——宇宙巨人希曼的掛卡也沒有人物封繪。

包裝的背面十分漂亮,每款人物都有專屬的四格漫畫故事,很像當年的口香糖包裝贈品。商家照慣例會把一季的產品全部羅列展示,加上一些簡單的玩法示意、人物卡或收藏標,讓小朋友們朝思暮想。

這是館長這套收藏品的AFA分數(shù),75分紅標是一個較低的分數(shù),并不入收藏大家的法眼,所以這套收藏品是館長以一個較低的價格收到的。

為了更好地展示,我還特意買了一款拆封的人偶,可以看出20世紀80年代美泰的這一系列人偶還留有早期Kenner的影子。人偶全身僅五處可動,背部刻有銘文。早期的美泰人偶玩具最具標志性的地方就是屈膝的站姿。

這時的美隊已經(jīng)帶點現(xiàn)代美系玩具人偶的影子了,看它自信的表情,誰能想到在它出品后的第二年,在漫畫中就被毀滅博士干掉了。
美隊再次迎來復活,時間也進入了20世紀90年代,漫威漫畫也揭開了無限手套大事件的帷幕,這對于現(xiàn)在的復聯(lián)影迷再熟悉不過了。滅霸登場,手指一響,是的,《復聯(lián)3》的史詩級凝重氣氛早在20世紀的漫畫中就有體現(xiàn)。這時的主流漫威英雄玩具也來到了ToyBiz旗下。
如果說斯坦·李是美隊的話,那ToyBiz玩具公司的總裁阿維·阿拉德就是獵鷹了。ToyBiz漫威超級英雄系列在當年再次掀起了漫畫英雄玩具的熱潮,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是美系玩具迷友公認的最具代表性的漫威玩具品牌之一!7英寸左右的人偶可動性能好,用料極其講究,人物刻畫也非常還原。而1993年首版的第一批人偶和今天的ToyBiz ML系列還是差別很大的,來看看這一時期的美隊吧。

配件的玩法絕對是別具一格,當年這種瓦楞紙印刷可以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兩種畫面,相信大多數(shù)“80后”都擁有過這樣的玩具,而美泰把它放在盾牌里作為替換圖案,在那個年代多少帶點“高科技”成分了。

同樣是掛卡包裝,這款人偶增加了人物立繪,主體大小接近6英寸,與20世紀80年代美泰時期的作品相比,這款人偶玩具增加了膝關節(jié),但它與現(xiàn)在的人偶結構還是有較大差異的。

背面依然是系列產品展示圖,了解斯坦·李脾氣的品牌永遠會把蜘蛛俠放在第一位。玩法示意中可以看到盾牌的彈射玩法,在20世紀90年代,人偶玩具最流行的玩法就是彈射,后來由于安全問題就取消了這種設置,現(xiàn)在都很難再見到有彈射配件的人偶玩具了。

最有趣的是,ToyBiz為美國隊長安排了載具——Turbo Coupe(一款跑車)。

包裝上的設計元素與掛卡十分統(tǒng)一,可以看出彈射玩法已經(jīng)深入骨髓,連肌肉車也被裝上了破門錘。

車表面的拉花十分浮夸。

車門可以打開,內置了一個飛行座椅,科幻程度不輸當年的蝙蝠俠,相信應該是史塔克科技量身定制的吧。

這是ToyBiz ML系列20周年美國隊長紀念版,對美國隊長感興趣的新迷友可以嘗試購入。
在這之后的20年里,ToyBiz大刀闊斧地改變了人偶的結構,加大了尺寸,精進了細節(jié),近些年出品了復古漫畫版美隊人偶,也算是一種情懷吧。其收藏價格非常平易近人,一兩百元的價格在國內的網(wǎng)購平臺隨手可得。
不止ToyBiz,近些年美國孩之寶玩具公司也在3.75英寸與6英寸兩個規(guī)格上分別開拓了MU系列和ML系列,價格也很實在,加上復仇者聯(lián)盟系列電影在全球的火爆,Hot Toys等一眾品牌也開發(fā)了大量電影收藏級人偶,豐富了美國隊長的收藏品。在館長執(zhí)筆之時,雖然漫威宇宙電影的熱度已經(jīng)大不如前,但是一個個鮮活的漫威超級英雄形象卻已深入人心,玩具也層出不窮,市面上隨處可見。
80年彈指之間,縱觀歷代美國隊長的作品,雖然主角生生死死,輪回往復,但其漫畫無一不體現(xiàn)著時代的熱潮,其玩具更能代表每一代人的審美與工藝。雖然美國隊長在我們的童年回憶中占比很少,但他也是極具代表性和值得研究的。回過頭來再看這個人物,我發(fā)現(xiàn)他是漫威超級英雄中少數(shù)高尚且完美的角色,因為他充滿男性魅力、沉著、有力、堅強,能夠從小感染幾輩人,這個英雄角色是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