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管理實務(微課版·第4版)
- 周星煜 鄧燏主編
- 676字
- 2025-08-06 17:29:47
相關知識
一、風險的含義及分類
1.風險的含義
風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避免的客觀現象,公司的經濟活動大多是在有風險的情況下進行的。在財務管理中,風險是指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要衡量這一偏離程度,需要用概率來計量。
2.風險的分類
公司面臨的風險按投資主體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
(1)系統性風險又稱不可分散風險、市場風險,是指某些因素對市場上所有投資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例如,世界經濟或某國經濟發生嚴重危機、持續高漲的通貨膨脹、特大自然災害等,都會對整個市場產生不利影響。
(2)非系統性風險又稱可分散風險、非市場風險,是指某些因素對單一投資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如新產品開發失敗、失去重要的銷售合同、訴訟失敗或過度負債等。
對特定公司而言,非系統風險包括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①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指公司的決策人員與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失誤而導致公司盈利水平發生變化,從而使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可能性。例如,由于原材料供應失誤而帶來的供應方面的風險、由于生產組織不合理而帶來的生產方面的風險、由于銷售決策失誤而帶來的銷售方面的風險。
②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是指舉債導致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而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二、風險價值的含義
風險價值又稱風險報酬或風險收益,是指投資者冒著風險進行投資而獲得的超過資金時間價值的額外收益。一般情況下,風險報酬通常采用相對數,即用風險報酬率表示。
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投資報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資金時間價值,因為它是在無風險條件下得到的價值,所以又稱為無風險價值;另一部分是風險價值,即風險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