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直入吳營
- 崇禎:開局請朱元璋示范煤山破局
- 吾好夢里喝奶
- 4125字
- 2025-08-08 00:38:00
【你派出精銳錦衣衛扮作難民接近吳三桂大營,秘密啟用吳三桂軍中暗樁,這也是你此行的最大倚仗之一。】
【你要求務必拿到吳三桂大營防務圖,特別要標注出主帥吳三桂、副將楊珅、副將李甲、游擊郭云龍以及核心幕僚方光琛等人的營帳位置。】
【如果還有機會,可以散布“吳三桂欲降清賣國”的匿名揭帖,激化將領不滿。】
看著畫面中數名精悍的錦衣衛領命而去,崇禎心中略安。
這倒是個好招數,吳三桂定然已經投降清軍,但是可能還沒談攏條件,所以分拒山海關內外。
崇禎不知道的是,正因為京城陷落,牛金星為了掩蓋貪生怕死罪過,夸大其詞,導致李自成誤以為后方不穩,匆忙回師。
歷史上李自成和吳三桂大戰一天,人疲馬乏之下,被清軍偷襲得手。
現在歷史的腳步徹底被改寫,清軍坐山觀虎斗的做法被吳三桂所忌憚,沒有和歷史上一樣走投無路乞求清軍,反而拿捏起身份來。
仗著山海關和“一戰擊潰李自成的威風”,跟清軍討價還價。
但又因為放棄了遼東大片土地,李自成兵力未損,吳三桂注定投降,只是目前這個時間段還在拿捏身份而已。
【幾個文臣也被你安排了任務,李邦華等大員都被你派往南京突圍,這些大員在南京才能發揮更大作用。】
【你安排方光年去重點勸說方光琛,朱國棟到處游說底層官員。】
【孫承澤、龔鼎孳知兵,分別去接收或者牽制軍械庫,糧草庫。】
【李若璉、張同方帶領錦衣衛控制關鍵人員,打探情報,摸清楚哪些人意圖降清,必要時就地格殺。】
【李若琳、林增志、方拱干、周鐘、梁兆陽、陳名夏等人素有才名,能言善辯,負責到處宣講。】
【你著重強調了宣講時要隨機應變,虛實結合,告知他們十六字方針: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脅之以威、誘之以利。無論如何,不管是嚇唬,恐嚇,哄騙,威脅,說什么都可以,一定要穩住絕大部分士卒。】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脅之以威、誘之以利。”崇禎重復了一遍這十六個字,他還真的只知道前半句,不知道后半句,仔細琢磨,必須加上后半句才完整!
只用前半句,就會失之于寬,只用后半句,就會過于狡詐,只有以正合以奇勝,才能快速穩住局面,尤其是目前空手套白狼的險惡局面!
太祖到底有多少真材實料沒有流傳下來供我們學習啊!崇禎感慨萬千!
【文臣們心有戚戚,竊竊私語,似乎是有些恐懼,試圖找出點大道理勸你不要沖動。】
【這倒合你意,你以保護他們安全為名,每人安排了兩名精銳親軍衛作為貼身護衛。】
【同時許以重利,奪下軍權,當記首功,南下南京,封侯拜相之類的話你說的已經很順溜了。】
太祖行事真的是處處印證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脅之以威、誘之以利”的十六字方針,崇禎點點頭,這十六字方針與其說是招撫之術,不如說是馭下之術!
【諸位文臣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任務。】
崇禎看著畫面中一個個文臣吃癟的模樣,就異常解氣,這種感覺比動輒打殺,削官更爽!
這是一種來自手段、智力的碾壓,是一種玩弄于鼓掌的感覺,崇禎不住點頭,后面有機會,一定要試試這種感覺!
【但是個別文臣互相眼神交流,似乎有什么謀劃。】
崇禎悚然一驚,這字幕什么意思!?他仔細去看畫面,果然有幾個人眉來眼去的,但是畫面視角太遠,看不清楚是誰。
應該不會出什么差錯吧,太祖已經交代的如此明白,按照命令做就是大功一件!
而且崇禎也很快明白自己在畫卷之外,召集也是徒勞無功,太祖身處其中,應該早已察覺,太祖的水平怎么會怕大貓小貓三兩只呢?
不過崇禎思緒一轉,想到忠心不二的錦衣衛、太監以及這些才組建不久的親軍衛們,就有一種荒謬之感。
平日里,文臣們總是對錦衣衛、太監百般詆毀,但是真到山窮水盡之時,往往是這些文臣們嘴里的“無恥之徒”更忠心耿耿。
雖然確實,大多數時候這群清流骨頭更硬,氣節更高,至少比錦衣衛和太監這些不讀圣賢書的人要高,做人辦事往往有底線。
但是,這些文臣的忠誠似乎和其他人的忠誠不太一樣。
崇禎感覺似乎隱隱抓住了什么思路,但還沒有理清楚。
他細細梳理,首先,這些清流文臣的忠誠似乎不唯一,至少不唯大明,不唯他朱由檢。
他們好像忠于一些虛無縹緲,說不清楚的東西,至于到底是圣賢書,還是理想,還是什么的,但總歸不是他的大明。
其次,這些清流文臣的忠誠似乎不徹底,有骨氣吧,但是不多,有的為了錢背叛,有的為了活下去背叛,有的為了名聲背叛,各種動機非常復雜,說不清楚,不像武夫那么簡單純粹。
最后是這些清流文臣的忠誠似乎要求條件太多,很多百姓是無條件忠于大明的,武將則是升官發財就好,文官則又要皇帝勤政好學,還要皇帝垂拱而治,一人一套理論爭吵不休,一旦皇帝不合他們心意,就有了反對的理由。
只要這些就撒了,他們也要升官發財,還要福澤鄉里,更要名傳青史。
崇禎忽然覺得,和這群人打交道真的好累啊!
畫面還在繼續,沒有因為崇禎的思緒飛揚而暫停,朱元璋仍然在緊張忙碌的布置任務,鼓舞士氣,檢查督促。
【入夜,防務圖成功到手。】
【你帶著四個義子仔細研究地圖,安排他們配合自己控制住吳三桂后,迅速各帶少量精銳控制營門和要道,防止人員串聯生事。】
【睡前,你仍不放心,不斷推演明日凌晨的計劃。】
【你再次找吳三桂老仆確定吳三桂的日常作息,確保在他睡醒之前發動。】
【你再次巡視全營人馬,確定所有人都在位,無人走漏風聲。】
【你再次檢查明早要用到的關鍵物品,確保沒有被有心之人損壞。】
【你還是心中不安,隨機找文官武將士卒談心聊天,感到大家都斗志昂揚,這才心中稍定,入營稍歇,恢復精力體力。】
崇禎感慨萬千,做事真的好難,他之前坐在堂上發號施令,從沒想過做實事這么難。
崇禎不由想到當年袁崇煥誅殺自己的愛將毛文龍的故事。
一晃都過去十幾年了,對袁崇煥的印象都快消失了。
雖然袁崇煥殺毛文龍絕對沒有現在太祖去奪吳三桂艱難,當時毛文龍只是和袁崇煥不合而已,絲毫沒有反意。
現在吳三桂一反再反,完全就是個毫無下限的造反頭子,投機分子!
但是印證后來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細節,和太祖有異曲同工之妙,看樣子也是細心謀劃很久才發動的。
崇禎不由的稍稍佩服起袁崇煥,不管如何,總歸是個擅長做事的人才,只可惜心術不正,死得不冤。
【次日凌晨,剛過丑時,你們全營悄然動身,直奔吳三桂大營!】
【根據防務圖,吳三桂約有一萬兵力駐扎在石河,其他兵力分散在東羅城、西羅城和北翼城,以及山海關,吳三桂就在石河大營中。】
【要直取吳三桂,需要通過十里的游弈騎兵偵查區,隨后是五處暗哨,其他外圍烽火臺、瞭望臺和哨塔已經被李自成前鋒損毀,目前還未重建。】
【來到大營,則要應付外圍哨卡攔截,營門軍吏盤問,后面即可暢通無阻。】
【你已經安排妥當,每一處都有人負責,或威懾,或暗殺,必須確保比報信人更快一步。】
崇禎死死握緊拳頭,這一次只要成功,就有了足夠的本錢,這個本錢在現在這個節骨眼,比北京城還重要!
【一路有驚無險,也許是吳三桂“戰勝”李自成后信心大增,路上沒有發現游弈騎兵,五處暗哨也只有三處有人,全部在睡夢中被殺。】
【你們被外圍哨卡喊住,對方更多不是緊張,而是好奇,畢竟當頭之人大多穿文臣服飾。】
【你從容緩行,安排人打出天子儀仗,對方更是驚懼,連忙上前下跪稟報自己身份,詢問你們來意,同時派手下回去報信。】
【李若璉撥馬而出,斥責對方,“小小千戶,竟敢擋天子大駕?”】
【陳名夏搖動符節,厲聲喝道,“天子親臨勞軍!你們是要造反嗎?”】
【林增志等人也紛紛喝問,大談崇禎皇帝假死脫身,光復京城,大敗李自成,聽聞李自成早先敗于吳將軍,特地來親自勞軍慰問,給吳將軍加親王銜,再不閃開,定斬不饒云云。】
畫面上的千戶已經被“假死”“光復”“勞軍”“親王”“定斬不饒”沖擊的七葷八素。
崇禎看著畫面上一群穿著朱紫官袍、錦衣衛飛魚服的貴人們,圍著一個小小千戶厲聲呵斥,就覺得場面好笑。
同時注意到報信之人也因為多聽了幾句,被錦衣衛攔了下來。
但效果確實很好,對方明顯被罵迷糊了。
【你保持著天子威儀,目不斜視,徑自前行,隊伍也隨你穩步前進,竟直接進入大營之中。】
崇禎感慨,幸好吳三桂治軍不嚴,要是周亞夫的細柳營,可是沒這么容易唬住。
【天還沒亮,軍營之中非常寂靜。】
崇禎隨著朱元璋一行人的視角俯視整個營區,簡直亂哄哄一片,這讓他對這支所謂的天下強軍刷新了認識。
早上都還在睡覺,一看就是昨夜飲宴作樂過,這個點他崇禎都已經上朝了!
距離成功更進一步!
【你看似淡然,實則緊張,根據防務圖,距離吳三桂大帳越來越近。】
【你突然發現一群奇怪裝扮的人,穿著盤扣短褂配束腰,面上滿是風霜刻痕,頭上盤著油亮發辮,居然正在打熬力氣,一股膻腥之氣撲面而來。】
這是?崇禎皺起眉頭,這是東虜?吳三桂營中怎么會有東虜?
【對方詫異的看向你們一行人,嘰里呱啦亂喊一通,反應極快,竟然提起貼身短刀就朝你撲來。】
崇禎驚呼一聲,嚇出一身冷汗,對方雖然一身便裝,但是兇悍之氣如山壓來,比之前那個闖軍百戰精銳都要濃厚十倍!
【你本能抽刀格擋,只覺對方力氣之大幾乎難以招架,刀子差點脫手!幸好你在馬上,對方只是短刀,這才堪堪擋住。】
崇禎驚魂未定,太祖反應太快了!要是自己絕無可能幸存!
【對方頭目模樣的人忽然開口,用奇怪的漢語大喊,“明朝皇帝來了,快去報告吳帥!”,同時留了五人迎戰,其他十余人四散而逃,嗚哇亂叫,也有人喊著奇怪口語的漢語。】
【曹驍等人這才反應過來,圍攻五人,你連忙派精銳追殺逃散之人。】
【你惱怒不已,取弓射箭,一箭射中對方頭目后心,對方跌倒在地,迅速改口大喊,“此人乃假帝!真天子已殉國煤山!這是李自成的奸細!”等話。】
完蛋...崇禎哀嘆一聲。
【動靜太大,各營帳紛紛起床出門查看。】
【你有些驚懼,策馬上前,三箭連發全中,對方才口吐鮮血不能說話,眾人連忙上前將其砍成臊子,只留一頭,被陸聞鋒拎起鞭子提起。】
【所有清兵無甲無械無馬,但抵抗異常激烈,好久才被斬殺殆盡,你暗暗心驚,清兵的戰斗意志是你從未見過的,比當年元軍精銳要強出很多!】
【你見四周士卒騷動,厲喝:“朕留此身,為誅闖賊!今京師光復,親來勞軍!”】
還好還好!崇禎慌得不行,要是他在現場,肯定反應不過來!
【無奈,你本打算控制吳三桂后再廣派文臣四處宣講,現在不得不提前派出。】
【明軍以文制武傳統已久,一群穿朱披紫的官員,嘴皮翻飛,倒是一時間唬住了這群大頭兵。】
【但你發現還有不少機靈的人偷偷溜走,你知道絕不能再拖延時間,一旦有頭目指揮,事情將不可收拾!】
還有機會!崇禎死死盯著畫面,心中緊張。
【你連忙帶人直撲吳三桂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