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培育瓜果(求追讀)
- 全球獨居:從北極圈開始打野
- 辣子肌丁
- 2122字
- 2025-08-30 18:00:00
顧宇沿著標記找到之前發現的南瓜和紅薯。
紅薯的重量比南瓜重,儲物袋很快就被裝滿了,沉甸甸的,壓得顧宇的肩膀微微發酸。
這些南瓜和紅薯,足夠他吃很久了,最重要的是這兩種作物都能種植。
而且在他老家,農村幾乎家家都種的有南瓜,至于紅薯,小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這玩意。
帶著滿滿的收獲,顧宇踏上返回營地的路。
路上,他又在一片竹林里,發現了幾株鮮嫩的竹筍,順手挖了幾根放進儲物袋的縫隙里。
行至一片腐殖質深厚的洼地時,潮濕的泥土上突然出現一串碗口大的梅花狀腳印,邊緣還沾著新鮮的枯葉碎屑。
他蹲下身,指腹摩挲著腳印邊緣細密的齒痕,發現爪印間拖拽出的深溝。
“這明顯是野豬群用獠牙翻拱地面刨食時留下的痕跡。”
顧宇精神一振,野豬肉可是好東西,不僅脂肪含量高,而且培育起來相對容易。
而且這玩意的繁殖能力特別強,搞不好就能搞一窩小豬。
順著痕跡追蹤二十米,腐葉堆里露出半截被咬斷的棕櫚莖,截面上布滿交錯的牙印,斷面處殘留的綠色汁液還未完全氧化。
顧宇捏起一小撮混著野豬唾液的泥土湊近鼻尖,腥臊味里混雜著野姜的辛辣氣息,說明這群野豬剛剛在此覓食不久。
更令他興奮的是,潮濕的落葉層下,幾處隆起的土包表面裂開蛛網狀細紋。
說明野豬經常在這一塊區域活動。
他思索片刻,決定先返回營地,制作一些材料之后再來狩獵。
“我顧某人不打無準備的仗。”
回到營地后,顧宇第一時間將南瓜和紅薯搬到儲物臺旁,仔細檢查了一遍,確保沒有損壞。
然后,他將南瓜和紅薯分類存放,南瓜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紅薯則埋在沙土里,這樣能保存更久。
竹筍則剝去外殼,切成片,用清水浸泡著,準備煮著吃。
做完這些,顧宇才感覺渾身疲憊,他坐在火塘邊,喝了杯熱水,慢慢平復著心情。
回想起今天在雨林里的經歷,從發現南瓜和紅薯的驚喜,到目睹森蚺與咸水鱷搏斗的震撼,每一個瞬間都讓他印象深刻。
他對著鏡頭感慨道:“亞馬遜雨林就像一個巨大的寶庫,既有豐富的資源,也有致命的危險。”
顧宇沒有先休息,他從儲物臺拿起一塊干凈的棕櫚葉鋪好,挑選了一個最大、表皮最光滑的野生南瓜放在上面。
用鏟刃沿著南瓜中縫輕輕劃下,“咔嚓”一聲,南瓜被順利分成兩半。
橙黃色的瓜瓤露出來,里面密密麻麻嵌著白色的南瓜籽,清甜的香氣瞬間彌漫開來。
“這南瓜籽得仔細挑,飽滿的才能種出好苗。”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小心地將瓜瓤摳出來,放在棕櫚葉的一角。
“瓜瓤可不能浪費,甜甜的味道很適合當誘餌,明天可以撒在漁網和魚籠周圍,吸引更多魚群。”
顧宇將沾滿瓜瓤的種子捧在手心,輕輕揉搓,讓種子從粘稠的瓜瓤中脫落。
隨后走到過濾水坑邊,用清水反復沖洗。
白色的種子在水中沉浮,他仔細挑選出顆粒飽滿、沒有破損的,放在另一塊棕櫚葉上晾曬。
“得把種子晾干,不然直接種下去容易發霉,老太太之前教過我。”
他將棕櫚葉放在通風向陽的石臺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種子上,能加速水分蒸發。
處理完這個南瓜,他又陸續切開另外兩個,重復同樣的步驟,很快就收集到一小堆優質南瓜籽,足夠栽種一片瓜田了。
處理完南瓜,顧宇的目光落在了暗紅色的紅薯上。
看著這些紅薯,他不禁想起小時候,每到秋天,奶奶就會在院子里的菜園里種紅薯。
還手把手教他怎么挑選種薯、怎么育苗。
“奶奶說,種紅薯要選表皮光滑、沒有傷口的塊莖,芽眼明顯的最好,這樣成活率高。”
他輕聲呢喃,手指拂過紅薯表面,仿佛又看到奶奶慈祥的笑容。
老一輩的人就是這樣,總想著給后輩傳授一些生存經驗。
顧宇按照奶奶教的方法,先在紅薯堆里仔細挑選。
他挑出五個大小均勻、表皮完整、沒有蟲蛀的紅薯。
這些紅薯的芽眼都很突出,有的甚至已經冒出了細小的芽尖,正是最適合栽種的種薯。
剩下的紅薯他打算一部分新鮮的煮著吃,另一部分制成面粉,這樣能保存更久,還能變換口味。
挑選好種薯后,顧宇開始處理它們。
他用鏟刃將每個種薯切成兩塊,每塊都保留至少兩個芽眼。
芽眼是紅薯發芽的關鍵,保留足夠的芽眼,才能確保順利出苗。
切好的紅薯塊不能直接栽種,需要先進行“傷口愈合”處理,不然埋在土里容易腐爛。
他記得奶奶說過,將種薯塊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傷口自然晾干,形成一層保護膜,就能有效防止腐爛。
于是,他將切好的紅薯塊放在鋪著棕櫚葉的石臺上,傷口朝上,放在通風的角落晾干。
趁著紅薯塊晾干的間隙,顧宇開始整理種植區。
他之前已經在種植區劃分了“蔬菜區”“水果區”。
現在特意在“蔬菜區”開辟出一塊約十平方米的“瓜薯種植區”,專門用來種植南瓜和紅薯。
他用工兵鏟將這塊區域的泥土翻松,去除里面的石塊和雜草,讓土壤變得松軟透氣。
“南瓜和紅薯的根系發達,松軟的土壤能讓根系更好地伸展,吸收更多養分和水分。”
翻松土壤后,他還在土壤里混入了一些腐熟的腐葉,腐葉富含有機質,能為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讓它們長得更茁壯。
此時,紅薯塊的傷口已經晾干,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保護膜。
顧宇開始栽種紅薯。
他在種植區里挖了十個深度、間距一致的坑,每個坑里放一塊紅薯塊,芽眼朝上,然后用土壤輕輕覆蓋,只露出芽眼。
這樣既能保護紅薯塊不被害蟲啃食,又能讓芽眼順利長出地面。
栽好后,他用手輕輕將土壤壓實,確保紅薯塊與土壤緊密接觸,然后從引水渠引來清水,給每個紅薯坑澆了適量的水。
“水不能澆太多,避免紅薯塊腐爛,只要讓土壤保持濕潤即可。”
栽種完紅薯,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