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水質過濾(求追讀)
- 全球獨居:從北極圈開始打野
- 辣子肌丁
- 2086字
- 2025-08-15 08:05:00
前行約莫三四百米,顧宇突然停在一叢長著心形葉片的植物前。
這種植物的莖稈呈淡紫色,頂端開著白色的小花,葉片背面覆蓋著細密的絨毛。
顧宇蹲下身,用手指輕輕觸摸葉片,又湊近聞了聞,思索片刻這才認了出來。
“各位看,這是亞馬遜野菠菜,學名叫做‘南美蟛蜞菊’,葉片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沒有毒性,是很好的應急食物?!?
他小心翼翼地摘下幾片嫩葉,對著鏡頭展示:
“采摘的時候要注意,只摘頂端的新葉,保留老葉和根莖,這樣植物還能繼續(xù)生長,方便后續(xù)再來采摘。”
顧宇將野菠菜放進防水布裹成的包袱里,又在周圍仔細搜尋,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幾株可食用的蕨類植物和野莧菜。
隨后,他沿著河岸繼續(xù)尋找可飲用的淡水水。
昨天發(fā)現(xiàn)的溪流雖然水量充足,但水中漂浮著大量腐葉和微生物,直接飲用很可能引發(fā)腸胃疾病,甚至感染寄生蟲。
即便他有鍋,這種程度的水他也不想直接喝。
思索片刻,他打算尋找一處地勢稍高且遠離溪流主航道的地方,挖一個簡易的過濾坑。
終于,幾經(jīng)跋涉之后,顧宇這才找到了一個相對合適的位置。
這里的河岸地勢比溪流高出半米,土壤濕潤但不泥濘,而且生長著幾棵高大的橡膠樹。
而樹根不僅能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凈化水質。
“就是這里了!”
他放下背包,拿起工兵鏟開始挖坑。
“過濾坑的深度要在半米左右,直徑差不多三四十公分就行,這樣既能容納足夠的水量,又能保證過濾效果。”
工兵鏟鋒利的鏟頭輕松挖開松軟的土壤。
顧宇每挖十公分左右,就會將土壤分成兩層:表層的腐殖土和下層的黏土,分別堆放在坑的兩側。
他一邊挖坑一邊解說:
“亞馬遜的土壤富含腐殖質,表層土透氣性好,能過濾掉水中的大顆粒雜質?!?
“而下層的黏土密度大,可以吸附水中的微生物和部分有毒物質,兩者結合才能達到初步過濾的效果。”
大約半個小時后,過濾坑終于挖好。
顧宇先將之前收集的木炭敲碎,均勻地鋪在坑底。
“木炭的吸附能力很強,能去除水中的異味和部分重金屬,這是過濾的第一步?!?
接著,他將下層的黏土捏碎,鋪在木炭上方,并用工兵鏟輕輕壓實。
“黏土要壓實,不然水流太快,過濾效果會大打折扣?!?
最后,他把表層的腐殖土鋪在最上層,還在土壤表面挖了幾個淺槽,方便雨水或溪水流入。
“腐殖土里有很多微生物,能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同時土壤的孔隙還能過濾掉細小的雜質?!?
顧宇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現(xiàn)在我們就只需要等待就行了,從地底滲出來的水會經(jīng)過一道道過濾,最終我們就能喝到相對干凈的水。”
布置好過濾裝置后,顧宇將重心放在搜尋食物上。
以他目前的裝備和條件來看,打獵或者是制作陷阱是不科學的。
好在亞馬遜的植物比大奴湖多得多,能吃的也比較多,不至于三天餓九頓。
亞馬遜雨林如同天然的綠色超市,藏著無數(shù)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但每一次采摘都是對知識與判斷力的考驗。
因此,他必須找一些自己確定能后食用的物質,不能像德爺那樣一股腦的往嘴里送。
在這種地方,他可不想化身噴射戰(zhàn)士。
往更為茂密的森林靠過去,中心地帶荒草叢生,植被茂密,幾乎每走一步都有危險。
因此顧宇只能在外圍地帶淺淺的發(fā)育一下。
他蹲下身,撥開一叢鋸齒狀的蝎尾蕉葉片,目光鎖定在一株約三米高的美洲蒲葵上。
這種棕櫚科植物的樹心是雨林求生者的優(yōu)質食物來源,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顧宇抽出工兵鏟,在距離地面半米處用力切入樹干,纖維狀的棕褐色樹皮應聲裂開。
當?shù)度杏|及乳白色的柔軟樹心時,他調整角度小心翼翼地切割,避免破壞過多組織。
濕潤的樹心斷面滲出透明黏液,散發(fā)著類似黃瓜的清香。
他迅速將切下的圓柱狀樹心包裹好,這種黏液暴露在空氣中久了會氧化變色,必須盡快處理。
繼續(xù)穿行時,地表凸起的塊狀根莖引起他的注意。
撥開覆蓋的腐葉,三株心形葉片的野生山藥藤蔓纏繞在板根上。
亞馬遜山藥品種繁多,有些含有皂素毒素,必須仔細甄別。
顧宇折斷一小截藤蔓,觀察斷面是否分泌乳白色汁液。
確認安全后,他用工兵鏟小心挖掘,深褐色的塊莖表面布滿細小根須,每根都有成年人拇指粗細。
挖出的山藥表皮布滿粗糙的鱗片,他用工兵鏟的刃口削去外皮,露出淡黃色的肉質,這部分經(jīng)過烹煮后會變得軟糯香甜。
此時,饑腸轆轆的他口水能淌一地。
回去的路上,他收集一些干柴方便生火。
雨林這種地方,雖然降雨量多,空氣潮濕,但被樹蔭遮蓋住就宛如一個巨大的蒸籠。
干柴也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難獲取。
他將食物帶回過濾坑旁,此時過濾坑中已經(jīng)積攢了少量清澈的水。
顧宇對著鏡頭展示:“大家看,經(jīng)過過濾的水比溪流里的水清澈多了,但還不能直接飲用,必須煮沸。”
顧宇在過濾坑旁重新搭建了一個火堆,這次他有了經(jīng)驗。
先將干燥的松針和樹皮放在底部,再放上較粗的樹枝,用鎂棒打火石很快就點燃了火焰。
他將裝有水的鈦合金鍋放在火堆上,又將挖來的山藥放進鍋里一起煮。
大約十分鐘后,鍋里的水開始沸騰,冒出白色的蒸汽。
顧宇用樹枝將鍋挪到火堆邊緣,讓水繼續(xù)小火煮沸。
“水必須煮沸至少五分鐘,才能殺死水中的細菌和寄生蟲,確保飲用安全?!?
他又把之前采摘的野菠菜和蕨類植物洗干凈放進鍋里。
“這些野菜煮三分鐘就能熟,既能保留營養(yǎng),又能去除可能存在的微量毒素。”
待食物煮熟后,顧宇先喝一口湯,干凈的水流過喉嚨,緩解了干渴,也讓他稍微安心。
“總算吃上來亞馬遜的第一口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