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名字以為你是閔族后裔,卻沒有想到是隱族的后嗣。”
共姬的話四平八穩,閔黑肩這才緩緩的抬起頭看一眼對方。
共姬的長相不算是出眾,背后的娘家對于宋國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但是當年宋國人之所以選擇了這位,原因再正常不過——她嫁過來的時候宋國正是最混亂的時候,最缺的就是四平八穩。
“在下確實被過嗣給魯閔公為后,只是隱公大宗在當年的狐駘之戰后絕嗣,我就被迫回宗。”
對于底層士大夫閔黑肩直接說氏封地就足夠,但是對于權貴,他曾經就是閔氏分支這一點卻是做不了假的。
一邊的宋公成本來就是一副泥塑的狀態,也就像是他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時候一樣,基本上就是人形橡皮章,但是他最大的優點也就是在這——認命。
可是個人都有點八卦的心思,宋公成聽到母親和娘家人聊起這個八卦,本來昏昏沉的眼神中也是蹦出精光。
“狐駘之戰卻是很慘。”共姬看了一眼閔黑肩麻發混綁的發髽,也大概知道這孩子不是什么好出身。
共姬接著倒是并沒有多說些刺激的話題,大致上就是問問魯國去年秋天的旱災怎么樣了,大外甥魯侯午怎么樣了,全全是一副外嫁的長輩問問娘家的情況怎么樣了。
稍微再賞點酒肉,閔黑肩就是告辭了。
“就這?”酒肉閔黑肩和上農夫壹分著吃了,他卻是有點懵:
“堂堂公爵夫人,也就僅僅是問幾句家常?”
“不,那幾句家常的信息太多了。”閔黑肩吃著羊肉,看著壹喝著酒卻是嘆了一口氣,這信息量太大,大到壓在他心理喘不過氣來。
“生以夫國冠之,韓姞秦姬是也;死以夫謚冠之,莊姜定姒是也。伯姬未死,就冠上夫謚,這說明她在宋國過的并不好。”
閔黑肩苦笑的看著窗外的月光,這曲阜到商丘之間的三百里路大概是伯姬一輩子都回不去的地方。
別看這位長輩可是入了《列女傳》的,可實際上她的一生都沒有一點合乎禮節的。
結婚的時候使宋國執政卿公孫壽納幣、華元昏聘(周天子嫁女才配公爵主婚,宋共公父母雙亡那來的父母之命?諸侯不可求媒於其國,必須親自前往),甚至納采、納吉二使都不是執政卿,整個過程完全就是非禮的。
這一年發生了著名的趙氏孤兒,晉國無暇東顧。
等到季文子送共姬入宋國的時候,楚國人越過宋國打莒國,齊頃公死了,衛國人打鄭國,晉國人在打鄭國,秦人、白狄伐晉,鄭國人在打許國,就連魯國太姑奶級別的杞叔姬(魯莊公的女兒,和魯閔公是兄妹)也走了。
整個世道亂糟糟的,這才有《列女傳》中那個“因宋共公不親迎,觸怒伯姬,因而伯姬拒絕與宋共公同寢,于是宋國請魯國大夫季孫行父說服伯姬,遂與宋共公完婚”的少女。
可這世道下,共姬的長子太子肥被司馬蕩澤,幼子宋公成不過是傀儡。
世道硬生生把一個敢打敢拼的少女,磋磨成為了閔黑肩所見到的那個四平八穩的……泥塑。
甚至未來的伯姬在面對大伙的時候,堂堂宋國太后僅僅因為沒有保姆就不去躲避火災……這可能嗎?
見過現在的伯姬閔黑肩更傾向于二十一年后的共姬已經心存死志了。
累了,毀滅吧。
出生在齊桓公死后的霸權空缺,齊晉楚秦諸侯爭奪霸主的白熱化。
長大在晉楚爭霸的高潮,時刻都有諸侯被滅亡。
最后年老的時候眼睜睜見到三家分晉、三桓分魯、戴氏取宋、田氏代齊的前兆。
這算是什么樣崩潰的人生?
或許,我有能力讓這種復雜到讓人崩潰的亂世提前結束!
閔黑肩看了一眼面前的上農夫壹已經是醉醺醺的,無奈的搖著腦袋——就靠這種基本盤?
不管閔黑肩的心中已經下定了多少的決心,日子還是要繼續過的,閔黑肩這邊第二天日常的就在宋都附近閑逛,了解當地的特產,熟悉宋國的人情,甚至是還參加過不少宋國貴族的宴會。
當然都是婚禮,葬禮祭祀的就算了,魯國周邊就沒有一個擬人的。
北邊的齊國喜歡設立女性祭祀,就是把女兒養大在自己家,據說是齊桓公設立的,鬼知道和他哥哥齊僖公姐姐文姜那樣搞骨科?
南邊的桑林之舞中那旌旗鬼知道是什么玩意,起碼共姬那素未謀面的公公宋文公死的時候,宋國就已經開始“文藝復興”——始用殉了。
咱殷商后裔搞什么周禮,要搞就搞商禮,什么人祭、人殉的全都搞起來。
那那些小年輕的晉國君臣好好瞧瞧什么才叫祭祀(晉悼公病了晉國都說是得罪了桑林之神,但說回去祈求原諒的時候高層一個都不去);
讓隔壁的魯國好好學學什么叫人祭(魯侯午兒子就開始學);
讓季孫氏啥的知道什么叫做人殉(孔子勸阻季孫氏人殉。)
反正閔黑肩是越來越共情共姬了,天下紛紛擾擾,關鍵老公宋共公喜歡給公公搞人殉,好不容易培養出長子被殺,只能摟著幼子看著手下那幫人文藝復興搞人祭,還是毀滅吧。
孔老二鉆研周禮、商禮和夏禮,最后身體很誠實的選擇了“郁郁乎,吾從周”。
有錢的閔黑肩不怕使用不出去,這里可是宋都,除了對那些祭祀的事情敬謝不敏,其他的都還好點,怎么來說呢,就是特產上面少的可憐。
正史中首次見到特產是在《新唐書》中,這里面宋州/睢陽郡就只有絹一種特產,而兗州/魯郡卻是有鏡花綾、雙距綾、絹、云母、防風、紫石六種土貢。
絹是一種平紋的生絲織物,可以用作書信,當然是密而薄。
綾則是特指斜紋提花的高端絲織物,而綃屬于紗羅大類里的平紋透孔織物。綾在唐代是官員常服面料。
看上去是魯國的特產比宋國的要高級些,可是宋國這邊的人多,折騰出來的絹的數量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