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告則書,史之常例?!贝呵锏囊幘?,就是遇上災禍需要通報鄰國,而鄰國也是有必要記載下去。
晉國的史書叫做《乘》、楚國的史書叫《梼杌》、魯國的史書叫《春秋》,其他諸侯國的史書雖然消失在戰火中,但是也都是這個道理。
“宋遭天火,多虧諸位卿大夫組織得力,倒是撲滅了。”
西鉏衛這個報災報的是堂堂正正的,倒是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伯姬還好嗎?”
雖然魯國久未婚娶宋國公族女子,但不代表著魯國就沒有婚嫁過去魯國的公主。
這位伯姬是魯宣公之女,魯成公之妹,也就是當今魯侯午的姑姑,還是大姑。
“我宋國遇到災禍,你為何不問宋國人如何,反倒是問起一女子?”
西鉏衛本來就是憋著一肚子墨水,準備在閔黑肩問及怎么救災的時候大吹特吹,可被閔黑肩這么一問,他是真的有點接不住啊。
閔黑肩等的就是這句話,鉏是常見地名,具體位置已經失考。
但是《左傳·襄公四年》:“后羿自鉏遷于窮石(在今河南滑縣東)。”杜預注:“鉏,羿本國名。”
不過這個西鉏大概是在泉城南邊那一帶,雖然是東夷,但是肯定不會是宋國公族。
既然不是公族,那閔黑肩就能發揮公族天賦,現在氣勢上面壓他一頭:
“在下雖然姓閔,卻不是魯閔公之后,實為魯隱公之后,身為公族,當然需要擔心同宗之女眷?!?
正所謂有了權利就有義務,封建體制中也是一樣的。
傳統意義上的女眷雖然沒有不動產權繼承權,但是一般也有豐厚的彩禮;男子有權安排姐妹出嫁,但是也肩負著出嫁女的安全。
就比如子叔姬,就算是魯國被齊桓公壓制的再狠,在子叔姬夫死子被殺的情況下魯國還是千方百計的救回。
像是贛省那種拿上一大筆彩禮就賣女兒的行徑,你還真不能怪到封建上面去。
說白了,不是孔子發明了“親親相隱”的概念,而是儒家總結了這個說法。
“嗯這是我的錯,”都是貴族有些時候還是講面子,起碼不至于犟著死不認錯,只是西鉏衛的重心果然如同閔黑肩預設的那般很快就把話語轉向了閔黑肩的血脈上:“魯隱公之后?”
“正是?!遍h黑肩眼見對方上套,卻是依舊把注意力強調在伯姬身上:“可是那位宗族長輩有什么波折?”
“這……”西鉏衛看著閔黑肩的眼神之中卻是透露著一絲憐憫。
誰不知道魯桓公弒殺兄長魯隱公自立,如今閔黑肩作為魯隱公的后人,卻是對魯桓公的后人如此在意。
擱在任何古代農村,這種親戚間以德報怨的思路都是值得敬佩的。
“可你怎么是姓閔?”
西鉏衛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出自己的疑惑,但是閔黑肩的嘴角上卻是已經壓不住了。
這還沒到宋國呢,就碰到宋國貴族練手啊!
“我是氏封地——閔邑?!?
“是我見識淺陋了。”魯宋雖然是鄰國,但是也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城邑都背下來的必要,這年頭又不是后世,地圖哪有那么普遍?
“伯姬年歲雖長,但是近來身體不錯,尤其是和魯侯通信頻繁,雖然寡居但也不寂寞?!?
西鉏衛提及魯國公主的時候還是有點敬意的,雖然人人都盼著艷遇,但是真要是娶正妻,又有幾個能夠接受情感史豐富呢?
魯國的公主在這點上面雖然不至于循規蹈矩,但是再怎么樣也比齊宋兩國要好點,齊國的公主那都是逼著鄭國人喊出“齊大非偶”的存在,宋國公主則主要南子惑淫,也不是啥好名聲。
“嗯,伯姬既然安全,想必宋國的君臣上下一心,很是容易度過這場天火吧?!?
前半場的節奏朝著閔黑肩預設的方向走,那么后半場閔黑肩就要給夠對方發揮的空間。
“樂喜以司城執政,令伯氏管理城內街巷?;鹞粗林埃鸪》浚鄩T大房;預置土筐和運土車,配齊井繩和提水罐,備足水和汲水器;裁度主次,收集雨水,囤積泥土;巡查城墻四周,安排守衛戒備,標示火勢趨向?!?
“令華臣配齊常備勞役。命隧正調集郊外小城守衛,(準備)直奔火場。”
“令樂遄嚴加管束寫有法度條文的器物。(其它)皆效法華閱?!?
“令西鉏吾嚴加管束六種官府典籍守衛。命司宮、巷長戒備宮內。”
閔黑肩敏銳的注意到西鉏衛提及西鉏吾時候的嘚瑟,一筆寫不出兩個小姓,不用多說就知道這兩個是一家。
“我聽說宋六卿之次,皆云右師、左師、司馬、司徒、司城、司寇。其右師最貴,為何執政為司城?“
兩人雖然都在糓車上灰頭土臉的,但是既然貴族見面,肯定不能上來救開始抬花轎,起碼要給旁邊的農夫們一眾高深莫測的感覺。
“華閱是華元之子,以元有大功,使閱繼其父耳?!?
就和閔黑肩這邊算計過見到宋國貴族該怎么說一樣,西鉏衛也是早就準備好了一肚子說辭。
可閔黑肩一個字不信。
作為后世者他當然知道華氏外強中干被宋國貴族們發現,曾經那個太宰華父督殺孔父嘉而取其妻,弒宋殤公;魯國因為子叔姬的事情需要宋國支持禮待司馬華耦;同輩的執政華元也在對楚的抵抗中愿意為人質,還參與第一次弭兵之會。
看上去是不遜于三桓一般的大型家族,但是實際上桓族蕩氏發動叛亂的時候,這位執政卿跑的那叫一個飛快。
雖然都是借助晉國,但是季孫氏能夠主動挫敗魯宣公和公孫歸父,魯成公太后和叔孫宣伯聯合晉國的陰謀,而華氏只能是在宋國桓族的斡旋下沒有出國流亡而已。
華閱這個右師的職位純是看在華元作為俘虜保全宋國社稷的功勞,自然是不可能成為執政。
舊的執政卿退卻,連帶著一幫舊臣也跟著離開,哪怕華閱自己是右師,弟弟華臣為司徒也無法阻擋。
那么歷史源遠流長但是默默無聞的西鉏氏能夠出現一個出一個排的上號,哪怕是敬佩末尾的西鉏吾都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