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物超所值
- 四合院:截胡于莉,收獲富足人生
- 時間像一頭野驢
- 2075字
- 2025-08-06 20:00:00
九轉三清湯
食用功效:清心明目、補氣益血、強身養魄、理氣和中、健胃清脾。
從九轉三清湯的食譜可以看出這道湯的營養價值,不僅涵蓋了三十來種滋補的食材,還有十來種名貴的藥材,配料更是能裝鼓鼓囊囊的一大包。
何雨柱想要在現實生活中復刻出這道湯,至少需要同一時間在五六個火爐上烹制出不同火候的湯底,最后匯成一鍋精心熬制才能成功。
“這是一道需要團隊合作才能熬制的湯,短時間內是難以復刻了,也不知道夠不夠治好丈母娘的氣虛體弱。”
何雨柱心存疑慮的時候,也在惋惜另外一道更加難以制作的藥膳,它的制作過程更是繁雜了好幾倍。
“叮,是否收錄九轉三清湯、三狼四虎燜丸子,收錄后提供材料可付費購買。”
“嗯?收錄,必須收錄。”
系統貼心的提示音在何雨柱耳邊猶如天籟,這下不用擔心一份成品和一份材料不夠治好于母的氣弱體虛了。
當兩道菜品錄入系統以后,系統界面出現了一個名為收錄圖冊的次級頁面,在這個頁面可以像翻書一樣瀏覽收錄的物件兒。
“九轉三清湯,每份所需材料價值九金幣,代加工三金幣,成品一盅可分八碗,每周最大服用量建議為一碗。”
“三狼四虎燜丸子,每份所需材料價值十五金幣,代加工五金幣,成品一盤可分十丸,每周最大服用量建議為一丸。”
何雨柱默默地盤算了一下,系統的一金幣對應的是現實的一塊錢,在這個一盤回鍋肉價值兩毛錢的年代,一顆丸子相當于十盤回鍋肉。
不過看在它功效強大的份兒上,何雨柱已經找好了可以讓他回本兒的客戶。
萬事俱備的情況下,何雨柱也是在于家的灶房里開始了廚藝提升后的首次施展。
噠噠噠的切菜聲似乎具備美妙的旋律,主菜、配菜、配料被有序的盛放在空碗里,隨著起鍋燒油,濃郁的香味從小灶房開始侵襲整個后院兒。
于海棠上一刻還在腹黑地猜測何雨柱對于莉有想法兒,聞到飯菜香味的下一刻立馬改了口。
“好香啊,何大哥手藝這么好的嗎,老姐你有點兒配不上何大哥了,你要不要試著給我換一個姐夫,畢竟都是今天認識的。”
不等擠眉弄眼的于海棠繼續規劃下去,于莉對妹妹的容忍度已經到達了最高值,終于是忍不住動手了。
“海棠你是不是覺得爸媽都護著你,我就拿你沒辦法了?”
“啊,哈哈,別撓了,哈哈哈,我錯了,姐我錯了......”
于家里屋的于父于母自然是聽到了兩個女兒的玩鬧,于父樂呵呵地對于母說道。
“我看小何就挺好的,閻家那邊兒是不是直接帶個話給拒絕了,想來大妮兒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于母沒好氣地白了一眼于父,語氣倦倦地給老伴兒分析著:
“柱子今天是要帶話回去的,讓他代表咱們拒絕了閻家,回頭再跟大妮兒成了,閻家人能不多想嗎?”
“讓閻家人來一趟,咱倆看看對方的家教品性,也讓大妮兒多比較比較,這好飯啊不怕晚,急個什么勁兒。”
于父訕訕地摸了摸鼻子,為人處事方面一直不是他的強項,能在四九城扎根純屬老實人的運氣比較好,也得益于他的兄弟姊妹多。
“還是你考慮的周到。”
于家里屋的溫馨跟外屋的玩鬧都是短暫的,何雨柱做飯的時間對安德里北街29號院附近的鄰里來說是漫長又煎熬的。
“我聞到了肉的香味,我要吃肉,我就是要吃肉。”
“好香啊,不過年不過節的,誰家的日子不過了?”
“還能是誰,后院的于家唄,她家大姑娘把相看對象帶回來了。”
“嗚啦嗚啦嗚,我不想吃肉了。”
小孩子的吵鬧哭喊聲音,混合著鄰里的酸言酸語,還真的讓有些執著的皮猴子吃上了竹筍炒肉。
隨著何雨柱把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上飯桌,往日里最為跳脫的于海棠反倒拘謹了起來。
她一遍又一遍用眼神摩挲著飯菜,像在觀賞藝術品,這一刻她感覺老姐于莉確實配不上何雨柱了。
“得有三四年沒吃到紅燒排骨了吧,這比鴻賓樓做的鮮亮,豬肝兒和蔥段兒、青椒炒在一起,看著都清秀了不少。”
“姐夫是不是做錯了,豆腐粉絲湯是不是跟燉菜記差了,沒有多少湯汁兒啊。”
于海棠不愧是以后要做廣播員的人才,在何雨柱去端壓軸飯菜的時候,小嘴巴叭叭地評價著。
五碗九轉三清湯和一籠雞蛋餡兒的包子上了桌,穩穩地抓住了眾人的眼神兒和呼吸。
“好清亮的湯,聞著有種藥草的清香,這包子全是用小麥面粉做的吧,看著就軟嫩可口。”
“海棠你還不往旁邊兒挪挪,柱子忙活了這么久,你個沒點兒眼力見兒的。”
何雨柱在于母愛戴的眼神兒中落了座,于父嘴拙地講了幾句話以后,眾人進入了一吃一個不吱聲的模式。
九轉三清湯不愧是系統出品的藥膳,每一口湯汁都帶著一道暖流,經過腸胃的傳遞奔向四肢百骸,口中殘留的清香更是縈繞在牙間。
于母的感受最為遲鈍,但是吸收藥膳的效最是明顯,平日里那種昏沉的乏力感消散了一大半兒,連帶著呼吸的空氣都清新了幾分。
“姐夫,這湯叫什么名字啊,是用什么做的,除了清香之外,我怎么一種食材的味道都沒有嘗出來?”
“這......”
身體輕快了一些的于母剛感受到輕松,就被自家幺女的問話給頓住了,明眼人都能從何雨柱尬住的眼神兒中找到答案。
“海棠你別胡鬧,有些手藝的秘密是不能外傳的,柱子你別搭理她,我看她還是不餓。”
于母的話語嚴肅有力,飯桌上的氣氛安靜了許多,何雨柱也是積極地活躍著氣氛。
“這湯為了方便制作,那些原料都是經過幾十道工序處理,磨成粉末再熬制成湯的。”
“這湯因為過于大補,喝上一次之后要間隔七天才能再喝。”
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那藥膳的制作方法也是一樣的可以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