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病了。淋了那場透心涼的雨,加上情緒的大起大落,回家當晚就發起了高燒。
身體滾燙,意識像漂浮在云霧里。他緊閉著眼,腦子里卻像開了鍋的錄像廳,反復回放著白天泥地里那場1v11的瘋狂畫面。畫面被無限拉長、放慢。
防守者兇狠撲搶的動作,不再是模糊的威脅,而是分解成了清晰的線條——肩膀的聳動、膝蓋彎曲的角度、支撐腳腳踝那細微的扭轉……還有他們眼神里一閃而過的輕蔑和急躁。
‘那個花臂男撲上來時,左肩先沉了0.1秒,他是想封我右邊……’
‘第二個摔倒的胖子,他出腳前,右腳腳尖會習慣性外撇一點,那是假動作……’
‘守門員……他撲低球時,右膝蓋會下意識地往里扣,襠下……就是那0.5秒的縫隙!’
紛亂的畫面和身體的不適感交織在一起,頭痛欲裂。林楓掙扎著坐起來,汗水浸透了背心。窗外天色微明,雨已經停了。
一種奇異的感覺攫住了他。那不是系統的提示音,而是自己大腦在極度疲憊和亢奮下,對無數細節碎片進行的本能歸納和推演!仿佛有一根無形的線,將那些慢動作片段串聯起來,指向一個核心——預判!基于對對手身體語言、習慣動作的極致觀察,提前捕捉到那稍縱即逝的破綻!
“破綻……藏在動作開始前的0.5秒……”林楓喃喃自語,聲音嘶啞。他猛地跳下床,顧不上暈眩,抓起桌上一支鉛筆,沖到斑駁的墻壁前。
墻上貼著幾張足球明星的海報,更多的是他用鉛筆畫下的、歪歪扭扭的小人。那是他以前模仿球星動作的涂鴉。
此刻,他顫抖著手,在空白處飛快地畫下一個個火柴人防守者。在他們身體的關節處,標上箭頭和只有他自己能懂的符號:髖部傾斜15度代表重心偏移,腳尖外撇代表假動作意圖,眼神飄忽代表注意力分散……
“第37個……”林楓喘著粗氣,看著墻上密密麻麻的“分析圖”,眼睛里布滿了血絲,卻燃燒著前所未有的光亮。這不是天賦異稟,這是被逼到絕境后,大腦在求生欲驅使下進行的瘋狂運算和總結!他找到了屬于他自己的武器——洞察!
“砰!砰!砰!”母親怒氣沖沖的敲門聲響起:“林楓!大清早的你拆房子啊?再敢砸墻吵人,你就給我滾出去睡橋洞!”
林楓趕緊收斂心神,但眼中的火焰并未熄滅。他抓起墻角的舊足球,對著墻壁上畫的一個小圓圈,開始一下、一下地踢起來。不再是漫無目的,每一次觸球,他都想象著面對一個特定的防守姿勢,思考著如何利用那“0.5秒的破綻”。
簡陋的房間里,回蕩著單調而執著的撞擊聲,伴隨著少年壓抑著興奮的低語:
“左肩沉……走右路下底……”
“腳尖外撇……假動作,扣回來……”
“膝蓋內扣……挑射……”
屬于林楓的“球場棋局”,在病愈后的清晨,悄然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