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雨晴把“午后陽光“咖啡廳的排班表看了三遍,確認今天沒有沈墨常坐的12號桌預訂后,才松了口氣。自從音樂節那晚,她已經兩周沒見過他了——如果刻意繞開醫學院教學樓、提前半小時到302教室取走自己的樂譜、拒絕藝術團鋼琴伴奏邀請這些努力都算數的話。
“小雨,12號桌客人點名要你演奏。“林姐敲了敲休息室的門,“說是老顧客了。“
姜雨晴的手指停在琴弦上,繃緊的G弦發出細微的嗡鳴:“是...沈墨?“
“不是,是個女生。“林姐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你躲那個醫學院高材生的事,全店都看出來了。“
舞臺燈光比往常更刺眼。姜雨晴機械地演奏著《愛的禮贊》,目光卻不受控制地飄向12號桌——那里坐著個扎馬尾的女生,面前攤開的醫學書上貼著彩色便簽,和沈墨如出一轍的筆記風格。
最后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馬尾女生突然抬頭,沖她招了招手。姜雨晴猶豫片刻,還是走了過去。
“你就是姜雨晴?“女生推來一杯熱可可,“我是沈墨的實習搭檔何雯。他讓我把這個給你。“
牛皮紙信封里滑出一張校園卡和一把鑰匙。姜雨晴認出了302教室的鑰匙,但那張印著沈墨照片的校園卡讓她困惑不已。
“他今早飛去美國了。“何雯攪動著咖啡,“霍普金斯醫學院的交換項目,走得很急。“
姜雨晴的指尖突然失去了知覺。鑰匙掉在咖啡杯旁,濺起幾滴棕色液體。
“他...還說了什么嗎?“
“就讓我轉交這些。“何雯歪頭打量她,“不過奇怪的是,他退掉了研究生宿舍,卻申請了校外公寓...“
姜雨晴沒聽清后面的話。她的耳邊回蕩著音樂節那天后臺聽到的對話——“下個月就走“。原來他連道別的機會都沒打算給她。
回到宿舍,姜雨晴把沈墨的校園卡塞進抽屜最深處。卡片劃過某樣東西發出輕響——是那個存滿演奏視頻的U盤。她鬼使神差地打開電腦,插上U盤,發現里面多了一個名為“For YQ“的文件夾。
文件夾里是整段的《茨岡狂想曲》鋼琴伴奏譜,每一頁邊角都畫著小小的卡通圖案:打噴嚏的小提琴、被咖啡杯燙到手的醫生、躲在琴盒里的兔子...最后那頁的角落里,用鉛筆淡淡地寫著:“如果你需要,我永遠是你的伴奏者。“
姜雨晴合上電腦,窗外初夏的雨突然傾盆而下。
六月的校園開始彌漫離別的氣息。姜雨晴把自己埋進各種兼職和期末排練中,母親的治療因為那個“神秘資助項目“進展順利,她卻始終沒勇氣問主治醫生是否認識沈志遠。
畢業典禮前一天,姜雨晴在咖啡廳收拾樂譜時,何雯又出現了。這次她不由分說地塞來一張紙條:“明天上午九點,302教室。沈墨要我給你看樣東西。“
“他不是在美國嗎?“
“視頻通話。“何雯眨眨眼,“他說你必須去,關乎某個研究項目的數據。“
雨水敲打著302教室的窗戶。姜雨晴站在門口,發現鎖已經換了——那把舊鑰匙果然打不開。她正要敲門,卻發現門虛掩著,一縷微光從縫隙中漏出來。
教室中央的鋼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圈蠟燭和投影儀。墻壁上跳動著模糊的影像,像是某種波形圖。姜雨晴向前走了兩步,突然聽到“咔嗒“一聲——門在她身后鎖上了。
“抱歉用這種方式騙你來。“
沈墨的聲音從陰影處傳來。他穿著畢業禮服,胸前別著優秀畢業生綬帶,手里捧著一臺筆記本電腦。
“你...不是在美國嗎?“姜雨晴的聲音卡在喉嚨里。
“交流項目只有兩周,前天剛回來。“沈墨走近幾步,燭光在他輪廓分明的臉上跳動,“你把我拉黑了。“
姜雨晴這才注意到墻上的波形圖是心電圖,每段曲線下方都標注著日期和時間——全是她在咖啡廳演奏的時間段。
“這是...“
“我的心率變化記錄。“沈墨打開投影儀,墻上立刻出現一段視頻——是她在咖啡廳演奏的側影,“從去年十一月開始,每次聽你演奏,我的心率都會穩定在68-72次/分,而平時我的靜息心率是75-80。“
視頻切換到不同日期、不同角度的演奏畫面,有些明顯是偷拍的。姜雨晴認出其中一段是她音樂節失誤時,鏡頭劇烈晃動了幾下,同時心電圖出現大幅波動。
“這是觀眾席拍的?“
“前五排中間位置。“沈墨耳尖發紅,“我買了所有你演出的票。“
視頻突然變成診室的畫面。沈墨穿著白大褂坐在桌前,胸口貼著電極片,面前的平板電腦正在播放她演奏《月光》的視頻。隨著音樂進行,他的心率曲線逐漸變得平穩。
“失眠癥臨床研究的一部分。“沈墨按下暫停鍵,“你的琴聲比任何藥物都有效。“
姜雨晴的視線模糊了。墻上的日期最早可以追溯到他們正式相遇前兩個月——那時她甚至還沒開始在咖啡廳兼職。
“那個周三下午...你不是偶然闖進教室的,對嗎?“
“我在醫學院走廊聽過你練琴。“沈墨的聲音低了下去,“跟蹤了三天才確定教室位置。“
燭光突然搖曳起來。姜雨晴發現自己的手在顫抖:“為什么要現在告訴我這些?“
沈墨從口袋里掏出一個信封:“霍普金斯的交流確實是我父親安排的,但我已經申請了延期。“他抽出錄取通知書,上面蓋著本校研究生院的紅章,“如果你愿意,未來三年我每天都可以來當你的聽眾。“
姜雨晴的眼淚終于落下來。沈墨慌亂地掏出手帕,卻帶出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聽診器、體溫計、一板巧克力...
“等等。“姜雨晴突然想起什么,“你說交流項目只有兩周,那何雯為什么告訴我...“
“她是我表妹。“沈墨尷尬地咳嗽一聲,“全家只有她支持我學醫而不是音樂。“
姜雨晴笑出聲的瞬間,沈墨突然單膝跪地,舉起聽診器:“姜雨晴同學,能否請你聽聽看?“
冰涼的聽診頭貼在他左胸時,姜雨晴聽到了一陣急促有力的跳動。沈墨的手覆在她的手背上,掌心滾燙。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60-100次/分。“他的聲音有些啞,“現在它是121。“
燭光在墻上投下兩人交疊的影子。姜雨晴俯身時,聞到沈墨領口淡淡的雪松氣息。他們的第一個吻落在彼此顫抖的唇角,嘗起來像融化的巧克力和未說出口的千百句情話。
“所以...“分開時姜雨晴氣息不穩,“你父親真的有個音樂治療項目?“
“現在有了。“沈墨笑著擦掉她臉上的淚痕,“我上周剛寫的立項書,研究對象是你母親。“
畢業典禮結束后,沈墨帶著姜雨晴去了校外一間小公寓。書架上醫學著作和樂譜詭異地和諧共處,廚房冰箱上貼著咖啡廳的排班表。最讓她驚訝的是陽臺上居然放著一架電子鋼琴,琴蓋上擺著兩個相框——一張是她音樂節演奏時的照片,另一張是年輕時的沈志遠與一位穿旗袍的女性四手聯彈的照片。
“這是...?“
“我父母。“沈墨從背后環住她,“母親去世后,父親再也沒碰過鋼琴。“
姜雨晴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學醫...“
“而他用畢生積蓄捐建了音樂治療中心。“沈墨的下巴抵在她發頂,“很諷刺是不是?“
七月的陽光透過紗簾在地板上畫出菱形光斑。姜雨晴試著彈了幾個音符,沈墨自然地在她身旁坐下,右手彈出和諧的三連音。不需要樂譜,不需要交談,他們的手指在琴鍵上追逐嬉戲,像兩尾終于找到同一片海域的魚。
一年后的某個周三下午,“心跳頻率“音樂治療工作室正式掛牌。姜雨晴調試著小提琴,透過診室的玻璃墻能看到沈墨正在為第一位患者做評估。那位老先生緊張得手指發抖,直到沈墨按下播放鍵——是姜雨晴錄制的舒伯特《小夜曲》。
“血壓降了10mmHg。“沈墨沖玻璃外的她眨眨眼,口型分明是:“我愛你。“
姜雨晴舉起琴弓,輕輕敲了敲玻璃。陽光穿過琴弦,在診室地板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一串只有他們才懂得的密碼。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