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還微微亮,林飛就已經到達了國際車展的外面,平靜的街頭被人群的喧囂埋沒,他探著腦袋找尋華仔的身影,很快就看到對方和他朝著手,他馬上走到對方跟前“早啊,你怎么無精打采的,是不是昨晚又熬夜了?”華仔揉了揉眼睛,聲音有氣無力“可不是嘛,給我興奮的都睡不著,和幾個網友討論了一晚上那個神秘的技術,也沒討論出什么…”
林飛有了興趣“不如說說唄,萬一你們真猜中了呢?”華仔點點頭,從包里掏出一個筆記本,里面寫滿了各種各樣的猜想“先說這項技術本身,我覺得他們不像是要畫餅,他們可能真的研究出來一種概念技術!”
林飛想了一會“概念技術可太多了,首先是磁懸浮技術,高鐵能運用是因為有固定的軌道,運用到車輛上面不現實,要么讓車和高鐵一樣,只能沿著固定軌跡行動,不然不可能實現懸浮。”
華仔點點頭“是的,有網友提出來之后,馬上就被否定了,于是我們又想到了法拉利曾經提出的一項技術,那就是利用超音速噴嘴噴射壓縮空氣或者汽油脈沖,可以瞬間產生5000牛頓的推力。”
“聽著很厲害,仔細想想也難以實現,壓縮空氣本來就危險,要如何儲存?要怎么精準計算要攜帶多少?更重要的是對人體會有什么傷害?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那就是空談。”
華仔繼續翻著筆記本“沒錯,人命是最重要的,技術沒有完全得到安全認證前不可能拿人命來測試,于是我們又搜到了一篇資料,雪佛蘭公司提出的激光推進,鋰電池驅動671千瓦激光激發空氣動力渦輪,產生900馬力,0-96km/h僅1.5秒。”
林飛有點驚訝“這倒是我的知識盲區了,激光還能產生推力?”很快,他就一拍腦袋“是我的問題,初中的知識都快忘光了,當光子以定向光束噴射時,根據動量守恒原理,光子攜帶的動量會轉化為推力。例如,手電筒在太空中發光時,光子以定向光束噴射,其動量會推動物體產生反方向推力,不過這也太沒科學依據了吧,這么猛的激光如果打到人那后果不堪設想,比上一個還不現實。”
華仔笑著繼續翻開下一頁“至少說明他們想象力很豐富,多做點假設,萬一哪天成真了呢?我們后面就轉向現實已經應用的技術,有人猜測這項技術可能是某個技術的Plus版本,比如說 KERS,混合動力動能回收系統,通過剎車能量回收壓縮空氣或充電電池,再釋放能量輔助加速,LaFerrari就是個典型例子。”
林飛贊同的點頭“這項還真有可能,這項技術的缺點就是電池重量會加重車身,能量密度不足,不足以發揮全部作用,也許他們找到解決這些缺點的辦法了。”
華仔翻開筆記本最后一頁“我們討論的最后一項就是在《極限競速》最基礎的玩法了,NOS,將液態一氧化二氮(N?O,笑氣)注入發動機燃燒室,高溫分解為氧氣(助燃)和氮氣(冷卻),大幅提升燃燒效率,瞬間增加馬力。”
林飛眼睛一亮“我還真希望是這個,最早應用在飛機上,現在變成了直線加速賽的標配,可以體驗到在游戲里那種起飛的感覺,不過這玩意不僅廢人還費引擎,一場比賽下來都不知道要損失多少錢,有些車開完就報廢,也許他們找到了降低成本的方法…好像可以進去了。”
兩人跟隨人群走進建筑物內,旁邊有幾個穿著西裝的人正在搭建VIP通道,林飛跟華仔說了兩句,然后就走到了VIP通道,西裝男子鞠了個躬“您好,請出示您的門票”林飛遞過門票,男子確認之后讓出一條路“林先生,請”林飛順著通道走進展覽,來到了活動區域,工作人員向他介紹不同活動,還有知識競答,答對越多獎勵越豐厚。
他先去不同活動,體驗了一番,還試玩了幾款測試中的新賽車游戲,最后停在了競答平臺旁,周圍圍了很多人,一個斯文的眼鏡男孩在緊張地回答問題,他已經答對七道了,工作人員問出第八道“在F1地面效應時代(1977-1982),蓮花78/79賽車通過側箱文氏管產生低壓區的原理是什么?該設計為何在1983年被FIA明令禁止?”
眼鏡男孩支支吾吾,說不出半句話,林飛直接上前一步“通過側箱底部彎曲的文氏管加速氣流,利用伯努利原理形成低壓區,將底盤吸附在賽道上。”眼鏡男孩露出驚訝的目光,工作人員也投來贊許“沒錯!1983年因高速過彎時突然失去下壓力(如密封裙損壞)導致多起致命事故被禁。先生請去領獎吧,這位小帥哥你也要參加知識競答嗎?一共有10道題,難度都非常高,但是獎品也非常豐富!”
“我參加。”林飛在眾人的目光走上答題臺,工作人員笑著點擊大屏幕“第一題,奧迪Sport Quattro S1 E2的中央差速器如何實現前30:后70扭矩分配?其“三個差速器+液壓多片離合器“系統在跳坡時如何自動調整?”
眾人發出驚呼,第一道題就如此之難,林飛卻很冷靜“托森C型中央差速器基礎分配,液壓系統通過懸架高度傳感器觸發離合器片壓緊度變化,跳坡瞬間自動鎖死后差速器防止空轉。”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很好!現在是第二題,1970年藍旗亞Stratos原型車為何在測試中故意將發動機傾斜15度?這與1974年WRC蒙特卡洛站雪地輪胎選擇有何關聯?”
人群有人咋舌“這種問題…懂得多的也不一定知道吧…”林飛依舊神色平靜“傾斜布置降低重心并讓排氣加熱右側油箱(平衡左右配重),1974年利用該設計融化右側積雪以使用更窄的輪胎提高冰面抓地力。”
在人群一臉懵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再次宣布答對“接下來是第三題…”
工作人員和林飛一問一答,給圍觀人群造成了不小的震撼,就連路過的華仔也目瞪口呆“飛哥…也沒告訴過我他懂那么多啊…”
終于輪到第10題“2025年FE電動方程式Gen3 Evo賽車引入了600kW進站快充技術(Pit Boost),并首次在上海站應用。請分析該技術如何影響車隊的戰術決策(如電量分配、攻擊模式激活時機)?”
林飛不緊不慢的思考“快充使車隊可更激進地使用高功率模式(如攻擊模式+快充疊加),但需權衡電量消耗與圈速收益(如上海站DS潘世奇車隊利用快充后段發力)。倫敦站強制快充窗口(40%-60%電量)可能迫使車隊提前激活攻擊模式以匹配進站時機。”
工作人員幾乎是喊出來“全對!!恭喜這位年輕人!請去后臺領獎。”林飛在圍觀群眾的歡呼下走去后臺,要知道這種感覺,他昨天才在大獎賽體驗過一次,他來到后臺領取了許多限量賽車模型,《極限競速》創始人的親筆簽名,還有一張車輛乘坐免費券,可以在展覽結束后選擇一輛喜歡的車,坐上在市中心兜一圈,他掩蓋激動,走出后臺,華仔依舊保持著目瞪口呆。
“飛哥…你這有點太超標了吧,這些問題別說回答了,好多車型和賽道名字我聽都沒聽說過,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林飛笑了笑“平常叫你一起和我看賽車紀錄片,你又不看,全都是知識點啊,不過最后一道題差點沒想出來,畢竟是今年的比賽還是開放題,還好我看過主辦方的花絮。”
“這你都能注意到?無敵了無敵了”遠處的主持臺傳來燈光和音樂,似乎是有什么活動要展開了,人群也慢慢靠近,兩人對視一眼都往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