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只是運氣,更是咬牙不放
- 我的青春留在了深圳
- 郝才子
- 1632字
- 2025-07-25 12:46:28
人如果失戀了,最好的解藥其實不是時間,是工作。
那段時間我拼了命地加班,別人下班聚餐、打游戲、刷劇,而我一個人留在辦公室里看話術(shù)資料,研究客戶心理,練習每一通電話里的語氣變化。
“你好,請問您現(xiàn)在方便接聽一下調(diào)查電話嗎?”
“非常感謝您使用我們的服務,請問今天的滿意度如何?”
一天下來,我能打超過一百通電話,嗓子啞到晚上說不出話。我會泡一杯菊花茶,靠在租屋的窗邊,喝下去的時候,苦得像現(xiàn)實。
但我覺得自己清醒。至少比沉溺在“他看沒看我朋友圈”要清醒得多。
?
這時候,公司開始籌備一個新項目——“新客喚醒計劃”。
簡單來說,就是把沉睡客戶拉回平臺,重建粘性。這個項目壓力大,失敗率高,沒人愿意接。林浩——我當時的直屬主管,在會議室里一邊敲著筆,一邊掃視一圈,說:
“這個項目需要有沖勁、嘴皮子溜,又能扛得住壓力的,誰愿意試一把?”
一片沉默。
我看著投影屏幕上的數(shù)據(jù),再看看自己因為長時間通話而變粗的手指,鬼使神差地舉起了手。
“我可以試試。”
全場齊刷刷地看向我,林浩盯了我兩秒,嘴角揚了揚:“李晚晴?可以啊,有這膽子,那就你來帶。”
我不知道那一刻我是勇敢還是沖動,但我知道,我不能再讓生活只是來“熬”的,而要開始“搶”。
?
于是,我成了項目臨時負責人。
我花了整整一個周末,把過往所有喚醒客戶的案例挖出來分析。做Excel,打標簽,定分層。沒有人教我,我就去請教隔壁業(yè)務組的大姐。她看著我一臉不解地翻著數(shù)據(jù),笑著說:“你這丫頭夠狠。”
我也笑了:“狠不了就只有被卷。”
那段時間,我每天早上七點半進公司,晚上十一點才離開。地鐵最后一班車空空蕩蕩,我靠在座位上閉著眼,手機里反復聽同一首歌:
“你不努力,誰替你爭氣?”
?
終于,第一次喚醒測試的客戶反饋出來了。
轉(zhuǎn)化率居然超過預期兩倍。
林浩在組會上當著所有人面點了我的名字,說:“晚晴做得不錯,大家可以向她學習。”
我聽見心跳一下漏了半拍。
那是我第一次,在職場中因為“努力”被真正看到。不是因為笑得甜、穿得整齊,而是因為數(shù)據(jù)、結(jié)果和價值。
?
但好景不長。
就在我準備繼續(xù)第二階段推進計劃時,市場部忽然把我主導的方案拿去對外提報,說是團隊“共同成果”。關(guān)鍵節(jié)點里,我的名字消失得干干凈凈。
我知道,是市場部的主管直接把方案歸在他們頭上,畢竟我只是一個“外包崗客服”。
我沖進林浩辦公室問他:“你不是說過方案歸我們組的嗎?”
他看了我一眼,攤手說:“我也沒辦法,市場部有資源,他們要方案我也不能拒絕。你這邊,就當積累經(jīng)驗了。”
“所以努力只是為了被別人拿走?”我聲音發(fā)抖。
他說了一句讓我至今記得的話:
“晚晴,你還太年輕了,職場不是比誰累,而是比誰有牌。”
我走出辦公室時,手一直在抖。
走廊上,同事小林把一瓶冰可樂塞給我,小聲說:“別哭。哭出來,他們就贏了。”
?
那天晚上,我在陽臺上站了很久,深圳的夜依舊吵鬧,一樓的夫妻在吵架,隔壁樓的空調(diào)滴水滴在窗臺上,一下一下,像鼓點。
我沒有哭。
不是不委屈,而是我突然明白了:職場沒有什么公不公平,尤其對一個外地來的、沒有背景的年輕女生來說,很多時候光努力還不夠,你要長牙,要有骨頭。
但我不會退。我不會讓這座城市只記得我曾經(jīng)“差點行”,我會讓它知道——我可以很行。
?
第二天,我重新整理資料,申請把項目成果內(nèi)部復盤,以我個人名義遞交一份工作日志。
我不需要大家都知道,但我要讓自己知道:我的努力不會白費。
一周后,公司上層看到日志,覺得內(nèi)容有亮點,把我從“外包名單”轉(zhuǎn)為“正式編制試崗”。
我接到HR通知的時候,坐在公司廁所里,悄悄笑出了聲。
我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報喜不報憂地說:“媽,我要轉(zhuǎn)正啦。”
她在電話那頭一愣,然后說:“晚晴啊,你真的長大了。”
?
那天我穿過地鐵口時,看見一個路邊攤在賣夜宵,老板喊了一句:“姑娘,吃點湯粉吧,熬夜的人要多吃點熱的。”
我坐下來,點了一碗。
我一邊喝湯一邊想,我這一路走來,好像沒人真正拉我一把,但也沒人真正能擋住我。
這就是我,一個還在奮斗的、微不足道卻永不服輸?shù)纳钲诠媚铩?
?
本章金句:
“被低估沒關(guān)系,別低估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