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專注研讀
- 人氣不爆炸,科技怎么進步?
- 九極殘廢
- 2372字
- 2025-07-25 18:20:15
粗略瀏覽了下那五篇論文。
許星辰只覺精神抖擻,渾身燥熱,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只覺自己原本染了風寒有些萎靡的身體,都跟著好了大半。
看了眼時間,此刻不過剛到十一點。
他想了想,決定趁著精神正好,把今天的視頻錄了。
半個小時后。
一條標題名為《笑,就這?你們愛帆也不行啊》的視頻,發到了抖音那ID名為‘星辰大炮’的賬號之上。
與此同時。
一直在關注著許星辰動向的‘愛帆1號’粉絲后援群之中,很快就出現了這條視頻的截圖與鏈接。
一些閑得沒事兒干的愛帆,不由的嗷嗷叫喚起來。
“啊啊啊,氣死我了,這狗賊居然還在叫囂!”
“這人太狂了,不把他噴到退網,我晚上根本都睡不著覺!”
“人呢人呢?都死哪去了,走,一起去沖了他!”
有的愛帆脾氣火爆,受不了一點委屈,在看了許星辰最新發布的那條視頻后,有些炸毛。
但有的愛帆被他來回戲耍了幾天,漸漸反應了過來,發現不太對頭,此刻情緒倒是沒那么激動,反而還在好言勸慰那些炸毛的愛帆:
“都冷靜點,我們越生氣,他越興奮,千萬別中他的計了!”
“這人就是個神經病,不要理他,姐妹們不要理他!”
“對,他明顯就是在博眼球,在蹭帆帆的流量,惡心死了,都別理他,讓他一個人在那里口嗨,氣死他!”
這時,群主愛帆大寶也跑出來發言說:
“大家都冷靜一下,‘星辰大炮’這人就是個小丑,明顯是在故意蹭帆帆流量,之前我們主動回應他,就中了他的圈套。大家都克制一下,不要回應他,不要給他畫面,別跟著他的節奏走……有條件的姐妹,可以先找人收集下他的黑料,等后面時機到了,直接一下錘死他!”
“收到收到!”
“聽群主大姐的。”
“都別去抖音給他流量了!”
它們這群人就這樣,當遇到軟弱者時,會蜂擁而上,罵得你狗血淋頭,心態爆炸。
但遇到不怕事的人,發現對方骨頭太硬,短時間內啃不下來后,他們又反而會變得理智起來。
說它們是瘋子,那都是抬舉了它們,純粹就是一群欺軟怕硬的烏合之眾罷了。
另一邊。
許星辰請了假沒去上課,也沒去實驗室,一下午都窩在宿舍內。
大部分時間,他的意識都沉浸在系統內研讀那五篇論文。
當然,由于五篇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都比較前沿,專業名詞太多,比較令人頭大,他短時間內根本沒法一次性讀完,只能一篇篇來。
而他所專注研讀的第一篇論文,正是此前他認為創新成分極高的那篇名為《腫瘤微環境中線粒體轉移介導的免疫逃逸機制》的論文。
論文的內容,主要涉及TILs和癌細胞中的線粒體DNA突變、癌細胞的線粒體轉移、線粒體替代至同質狀態、突變T細胞中的線粒體功能障礙、體內轉移與抗腫瘤免疫、線粒體功能與ICI療效。
以及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法。
拋開數據與引用文獻,論文核心內容實際上不算多,即便是逐字逐句之下,許星辰也只到下午五點就看完了。
完事兒后,他只覺自己仿佛長了腦子,不由嘖嘖稱奇:
“完成度相當高的一篇論文,新穎度、開創性、醫療前景和實用性都很不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絕對夠得上一篇CNS了!”
“好好好,真好……統子哥牛逼!”
許星辰嘀咕之余,還不忘給系統點了個贊。
伸了伸懶腰,他念頭轉動間,往人氣值頁面掃了眼。
【現存人氣值:1.5萬(持續積攢中)】
五個多小時過去,漲了八千多點人氣值,查看人氣值的構成,絕大部分都來自于中午新發的那條視頻,而來自愛帆的人氣值只有不到三千。
許星辰撇了撇嘴:
“說好的娛樂圈馬蜂窩,說好的要沖爆我,說好的誰慫誰是孫子呢?”
“這群欺軟怕硬的小泰迪,真是沒意思。”
“算了,先不管它們了。接下來,得想辦法把系統給的這幾篇論文拿出來變現、發表,要是能以本科生的身份發一篇CNS正刊,到時候所能獲得的人氣值,絕對非常可觀。”
“而且,這還是正向的科技熱點事件,完全不怕被限流!”
……
接下來兩天,正值周六和周日。
許星辰除了期間接到傳話,去實驗室幫了下忙,余下的大部分時間,基本都窩在宿舍里閱讀另外四篇論文。
連飯都是讓室友王炳濤幫忙帶的。
這四篇論文細讀下來,許星辰發現另外兩篇與癌癥相關的論文,創新性也非常之高,貌似也有發CNS期刊的資格。
一篇名為《細胞間納米管介導的線粒體轉移增強T細胞代謝適應性與抗腫瘤效力》的論文,主要講的是解決了一種‘因線粒體丟失和功能障礙導致T細胞耗竭,使得癌癥治療中T細胞免疫治療失敗’的難題。
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一種骨髓基質細胞與T細胞間形成的隧道納米管,可以作為線粒體運輸的‘生物高速公路’。
然后,可以利用這些細胞間的高速公路,將基質細胞線粒體移植到CD8+ T細胞中,形成增強后的T細胞,最終這些T細胞擁有了更好的抗腫瘤反應。
這項發現,確立了細胞間線粒體轉移作為細胞器醫學的原型,直接為新一代的細胞療法開辟了道路。
在癌癥治療之上,具有相當重要的開創性、建設性與指導性。
另一篇名為《癌癥轉移過程中神經向癌細胞線粒體轉移的促轉移作用》的論文,全文旨在揭示了一種神經-癌癥代謝協同與轉移的新機制,也是具有很不錯的開創性與新穎度,算是癌癥神經生物學的范疇。
而另外兩篇《癌癥線粒體轉移新機制》與《細胞間納米管介導》,則都屬于腫瘤免疫學的范疇。
這三篇論文,概括來說,實際就是:
《神經如何武裝癌細胞》
《癌細胞如何繳械免疫系統》
《外源線粒體補給T細胞可增強抗癌效用》。
都是以線粒體為橋梁,與癌癥腫瘤產生深入關聯的前沿探討與研究,皆是高質量的論文,干貨滿滿,幾乎沒什么水分。
至于另外兩篇論文。
其中一篇的內容,主要涉及線粒體豐度和線粒體基因組在細胞功能和發育中的作用,并開發了新的技術手段,如強制線粒體自噬來操控它們。
這一篇論文,許星辰感覺干貨也挺多的,但一時拿捏不準其質量。
最后一篇論文,則是給出了‘線粒體是免疫傳感器’的證據,并發現了‘線粒體-乳酸-NETosis新機制’,也算是圓滿解決了業內的一大未解之謎。
只是相關研究高度與熱度,比起前面四篇論文要稍微遜色些許,但也仍舊不失為一篇出色的論文。
(作者提示:設定為平行地球,事件、時間線、論文、角色什么的,不必對照現實,我都魔改過的……一切以文中劇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