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MD質粒
- 人氣不爆炸,科技怎么進步?
- 九極殘廢
- 2289字
- 2025-08-03 09:29:20
嶺南科大,生命科學院,腫瘤免疫實驗室大門口的一間招待室里。
許星辰和王炳濤道明來意后,李朝詫異地看著二人:
“你們要開展腫瘤免疫逃逸方面的研究?是自主課題,還是有導師負責的?”
“有導師負責的,我家導師是陽大生物學院的唐成功,不知道您認不認識?”許星辰自報師門。
李朝恍然地點了點頭:“原來是唐教授的學生,唐教授我認識,以前還在一塊兒吃過飯來著……所以,你們要做的這個課題,是掛在了唐教授名下的,是的吧?”
“沒錯。”
“行,那我這邊先登記下,等會兒你們也得填一份表格。”
李朝埋頭在電腦上敲擊,登記起了許星辰所要開展的課題項目,當然,只是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并不會深入挖掘。
完成登記與表格填寫后,許星辰和王炳濤很快從李朝口中,得知了實驗室里的設備共享機制、費用標準與資質要求。
嶺南科大這座實驗室,作為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建立著開放共享的機制,儀器設備是面向社會開放使用的,只是具體租賃流程,需要按照嶺南科大的細則來。
由于同屬嶺南省的高校聯盟,外加這座實驗室面積寬闊,且近期閑置的區域比較多,因此,在使用費用上,其實并沒有唐成功之前所說的那么夸張。
相關的高端儀器設備,都是按小時收費的,最高的一小時費用過千,便宜的一小時費用百十來塊。
至于24小時全天候整租實驗室里的所有設備,那是不允許的,只能按小時租用。
除此之外,實驗室內由于場地眾多,還提供實驗室臺面租賃,比如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普通級細胞培養室、病毒級細胞培養室,以及一些復合型的實驗室租賃,價格上還非常公道。
許星辰按照李朝給的費用計價表,大致算了下自己的實驗流程所需。
即便是直接把所有的實驗操作流程,全部安放在嶺南科大,平均一個月的實驗室租賃與儀器租用的花銷,少則幾千塊就能搞定,多則也不會超過三萬塊。
只要原材料那邊的成本,不要太超支,唐導給的二十萬經費,綽綽有余了。
在嶺南科大這邊呆了一下午,許星辰和王炳濤把該走的流程與改簽的合同,全部弄了一遍。
其間,許星辰覺得既然嶺南科大這邊有便宜的實驗室臺面租賃,那就直接把研究地點定在這里好了,就近建立癌細胞系,然后就近租用儀器進行觀測。
做好決定后,接下來兩三天,許星辰等人便開始往嶺南科大的腫瘤免疫室倒騰東西。
因喬施施的采購工作,也進行得比較順利,前后只花了四五天時間,實驗所需的原材料便被全部購齊。
5月21號上午十點。
許星辰在嶺南科大腫瘤免疫實驗室的租賃區內,正式啟動了‘腫瘤微環境中癌細胞免疫逃逸機制’的實驗流程。
在喬施施和王炳濤的協助下,他開始對各類FFPE組織樣品建立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和匹配的癌細胞系,并對相關的癌細胞組織進行預處理。
主要是在室溫下于RPMI1640培養基中用0.1%膠原酶、0.01%透明質酸酶和30 U/ml脫氧核糖核酸酶進行酶消化溶解,待到完成后,再進行過濾和密度梯度分離處理,同時,還制備了外周血單核細胞。
在完成前期的實驗原材料制備后,接下來,便是全新的實驗操作流程了。
不過,按照論文《腫瘤微環境中線粒體轉移介導的免疫逃逸機制》中的路子,對許星辰而言,實際就是一些套路化的流程。
他只需抓住重點,按部就班地來進行即可。
其中的重點,前中期主要以研究‘TIL和癌細胞中的mtDNA突變’與‘癌細胞的線粒體轉移’為主。
待相關研究出成果后,再對‘線粒體轉移后是否發生同質’和‘突變T細胞中的線粒體功能障礙’,進行深入研究。
完事兒,可以再對小白鼠為實驗體的體內轉移和抗腫瘤免疫力、線粒體功能和ICI功效,展開擴展性的研究。
原盲盒論文中的科研團隊,由于缺乏前置導向,走了很多彎路,廢了不少時間。
但許星辰的課題組,卻是站在了終點勾勒行經路線,完全可以直接選擇最短、最好的路徑去走,無疑能大大地節省時間。
……
5月23號。
許星辰在王炳濤的配合下,對相關癌細胞系的TILs的mtDNA展開了測序,并進行了進一步的數據分析,確定相關TILs中存在mtDNA突變。
緊接著,許星辰又建立了突變和野生mtDNA的TILs和癌細胞的細胞系。
其中,突變細胞系為TIL04、TILc03和MEL04、MELc03。野生細胞系為TIL02和TIL04、MEL02、MEL03。
通過租用儀器進行觀測,許星辰發現mtDNA突變的細胞線粒體形態異常、嵴減少。但野生型細胞的線粒體,在形態上卻是正常的。
接下來,要確定mtDNA突變,不是在細胞培養中發生的。
對此,許星辰設計實驗,分析了相關患者的FFPE腫瘤組織。
最終的結果顯示,這些組織具有相同的突變。
……
5月26號。
許星辰根據原論文中提供的思路,設計實驗,制備了一種特異性熒光蛋白。
這種熒光蛋白,是一種專用于標記和定位質粒,被命名為Mito-DsRed,簡寫為MD質粒,其成分主要包括紅色熒光蛋白和線粒體亞基蛋白,且進行了相關的線粒體靶向序列設計。
不但可以用來將融合蛋白定位到細胞線粒體,還能在細胞內表達后靶向至線粒體并發出紅色熒光。
在整篇論文中,MD質粒都是一種很關鍵的標記物。
若沒有MD質粒,并非說相關實驗就無法開展了,因為還有其他類型的線粒體標記物,但在這個課題中,MD質粒最為適合、清晰、精準,能直接觀測到線粒體轉移的證據,若換其他標記物,情況就會變得十分復雜。
MD質粒的制備,許星辰全程自己操作,沒讓任何人參與,核心的制備技術,在論文沒有發表與相關專利沒有進入申請流程之前,他都會將之藏著,以免被人搶占了果實。
有了這種特異性熒光蛋白,許星辰再次設計實驗,對線粒體進行標記,然后引入野生型mtDNA的MEL02細胞和突變型mtDNA的MEL04細胞。
通過儀器觀察,他發現,癌細胞之間的線粒體轉移在20個小時之內,其實很少發生。
但是,過了20個小時以后,可以明顯觀察到癌細胞的線粒體,通過細胞間的隧道納米管(TNT)或者細胞外囊泡(EVs),轉移到了T細胞。
針對這種現象,許星辰直接在細胞中加入細胞松弛素B、transwell、GW4869和Y-27632,用以抑制TNT和阻斷小EVs,并避免細胞直接接觸。
結果發現,這些試劑顯著抑制了線粒體的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