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盤古網絡正式啟航。
8月19日,在CABO咖啡,劉文澤見到了余勇。
看簡歷,余勇今年41歲,在90年到00年,他一直在肯德基工作,從副店長干到了區域總。00年,他離職創業,創辦了一家快餐品牌。經營一直不順利,又遇到了非典,資金鏈斷裂,企業倒閉。
余勇看到劉文澤后,瞬間就萌生了退意,無他,劉文澤太年輕了。余勇深信一個道理,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余勇,如果沒有非典,你認為你的企業會倒閉嗎?”劉文澤問。
余勇不想回答,他已經決定盡快結束這次面試,“我不知道,世界上沒有如果,也沒有后悔藥。”
“所以視野和格局很重要。咱們國家很窮,肯德基、麥當勞受追捧,是因為咱們自卑。自卑到了連餐飲都沒了自信。全世界,論餐飲的好吃程度,中餐當屬第一。但是,中餐做起來太麻煩。尤其是魯菜、川菜這些菜系。”
“所以咱們去香江,你會發現,到處是鹵味飯,蔬菜少的可憐。為什么?因為蔬菜需要摘,需要洗。香江的飯店面積小,人工成本高,一旦蔬菜洗不干凈,還會被投訴,所以很多店家都放棄了蔬菜。”
“同理,咱們國內也一樣。想經營好一家快餐店是很難的。尤其是夫妻店,小吃店,我幾乎不會去吃。因為我父母就是開小吃店的,很多菜都不洗,包括韭菜,也只是涮一涮。不是不想摘,是太累了,太費時間。”
“所以,干餐飲行業是個良心活。能保證干凈衛生,不使用地溝油的餐館,就是好餐館。可惜,在現階段,這樣的餐館比較少。所以,我決定另辟蹊徑,只賣炸雞排。”
劉文澤侃侃而談,“一只雞,雞胸肉在國內是最便宜的,因為又柴又沒有味道,只有炸著吃會好吃一些。一塊雞胸肉,能炸兩塊雞排。成本價也就兩塊多錢,賣五塊,肯定不虧。除了雞排,還可以賣炸雞架,成本更低。”
“同時呢!它會很干凈。在中央廚房把雞排腌制好,店里只需要炸一炸,再不使用地溝油,這樣的產品品質,和肯德基是一模一樣的。再夾上面包,就是所謂的漢堡。把雞肉切塊,就是炸雞柳。”
“再加上咱們的店面面積小,不提供堂食,相對的營業成本就會低,價格也會低。比如肯德基賣7塊,咱們就賣5塊。你覺著這樣的產品設計,咱們的產品有足夠的競爭力嗎?”
余勇很意外,非常意外,他略一沉默,“劉總,您多大年齡?”
“19。”劉文澤說道。
“您對餐飲行業很了解,是您自己要開設連鎖雞排店?”
“對,是我自己的主意。我雖然年齡小,社會閱歷卻不弱。我擁有一家互聯網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很有競爭力的網絡游戲。所以,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會放在網絡公司。我并不指望雞排店能夠掙錢。”
“那您的目的是什么?”
“心里有一股憤怒吧!很多炸貨店,都是用劣質油,地溝油。那油都漆黑了,依然炸著食物。這是不對的。我要把第一佳雞排弄成全透明的,包括炸雞排的過程,和油的品質,顧客都能看得到。我賣著安心,客戶吃著放心。至于利潤,能夠不賠錢或者輕微的盈利就足夠了。”劉文澤說道。
余勇沉默了一會,“劉總,我恐怕難以勝任您的職位。”
“為什么?”
余勇直言道:“做生意總是要掙錢的,一家公司沒有利潤,就沒有抵御風險的能力。這樣的公司員工沒有積極性,也沒有未來。”
“余總,你大概是誤會我的意思了。我說的不掙錢和微利,是在員工高薪資的前提下。咱們國家,現在號稱世界工廠,但卻是血汗工廠。尤其是餐飲行業,有幾個有社保?有幾個有休假?這么低的薪資待遇,憑什么要求員工干這干那?”
“一句話,咱們的服務質量不行,根源是低工資造成的。所以,第一佳雞排的員工,必須全員社保。到手工資,不得低于肯德基、麥當勞的工資。單店面單獨考核,一家店的利潤,要拿出至少60%,分給店里的員工。”
“要讓員工掙到錢,還要保證員工的休息。比如一天工作七小時,可以兩班倒。每周要雙休。加班要支付加班費。總之一句話,一切向外資看齊。在這個前提下,公司的利潤可以少一些,薄一些。但這家公司會很有前途,大部分員工絕對會勤勤懇懇的工作。”劉文澤說道。
余勇又一次沉默了,這么有理想情懷的年輕人,他還是第一次遇到,“劉總,您能堅持多長時間呢?”
劉文澤笑了,“我說一輩子,我自己信,你大概率不會信。余總,富長良心,窮生奸詐。我很有錢。對我而言,錢可能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所以,我這輩子要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只要我的經濟不破產,我會一直堅持初心。這是我的真心話。”
“您有多少錢?”余勇問的很直接。
“現在有幾百萬,我打算拿出一百萬,投資10到15家門店。三個月后,我會追加三百萬或五百萬。半年后,我會繼續追加。一直到第一佳雞排的門店遍布全國。”劉文澤說道。
“您不擔心會虧損嗎?餐飲行業掙錢很難的。”
“短時間的虧損有可能,但只要保證初心,我相信三五年后,第一佳雞排肯定會聞名全國。我有信心,也會注入足夠的資金。我現在缺少一個靠譜的操盤手。余總,我認為你很合適。”劉文澤說道。
余勇有些猶豫,雖然劉文澤的膽識和格局很讓人震驚,但他太年輕了。
“劉總,我41歲了,又剛剛創業失敗。我經歷不起下一次的失敗。”
劉文澤微微皺眉,“余總,恕我直言,我不明白你還在猶豫什么。你今年41歲,你還能干什么呢?求職?你還是得從事餐飲行業。創業?你需要資金。第一佳是最適合你的,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你的第二次創業。如果成功了,你受益匪淺。如果失敗了,我會繼續投錢,持續的投錢,直到它成功。”
是啊!
劉文澤雖然年輕,但說的太對了!自己就算拒絕了劉文澤,還是得求職餐飲行業。換行?自己負債累累,又談何容易?
余勇沉默了好一會,說道:“劉總,實不相瞞,我負債累累。”
劉文澤笑了,“簡單,還上就是了。余總,我有著強烈的自信。兩年后,第一佳的店面數不會低于五百家,你的年收入不會低于一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