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00一個床位
- 美利堅,我的系統來自1885年
- 照松間
- 2258字
- 2025-07-26 00:01:00
清晨,從摔門聲開始。
“大哥,你又不是一個人住,能不能輕一點啊。”
林萬盛抱怨的話差點沖口而出。
但是,隨著清醒而來的一點點理智。
特別是想到林女士那套“愛的教育”。
他硬生生地把話憋了回去。
但是,心底泛起一股壓不住的煩躁。
等他從枕頭下摸出手機。
一看,屏幕上刺眼地顯示著:6:00 AM。
“F**k!”
當他頂著一頭亂發,滿臉起床氣地走下樓時。
林父正悠閑地點著根煙,躺在門前的躺椅上,等待著送貨的小貨車到來。
聽到身后傳來的動靜,林父從躺椅上艱難起身,探頭看向店內。
“Jimmy,起來了?”林父看到他,有些驚訝。
“你不是最近不訓練了嗎?怎么不多睡會兒?”
“對了,跟你說個好消息。“
”開學前這兩周,就不用你在店里幫忙了。”
“你說的那個量變引起質變,還真的準。”
“你媽昨天一下午跟好多人在大街上搭話。我看她交流得順暢得不行嘞。”
隨即,他朝店鋪深處努了努嘴。
錢達偉正在哼哧哼哧地把成箱的飲料往貨架上搬。
“以后搬貨的活,你二舅來做就好了。”
“所以,你要不要再回去休息一下?”
雖然,一大早就得到如此喜訊十分值得慶賀,畢竟,這算是卸下了他人生里最大的包袱。
可是,林萬盛什么也沒說,只是擺了擺手,抓起一個包子。
帶著一股怨氣,走出了家門。
-----------------
新鄉的清晨,即便是盛夏,但也帶著一股涼意。
林萬盛朝著大街走去,在經過血角巷的時候,心里的那股子氣才散去。
剛走上博威路。
哪怕才六點半,這條大道也已經蘇醒。
送貨的卡車擠占著街道,沿街店鋪的卷簾門發出刺耳的聲響。
還沒走到ATM,林萬盛的目光就被街角一家房產中介店的櫥窗吸引了。
他隔著幾個躺在紙板上沉睡的流浪漢。
看了一下,那些玻璃窗上貼著的租房信息。
下東區,單間公寓,6600。
下東區,單間公寓(地下室),4700。
……
……
以前自己只是知道唐人街附近租房貴,但真的沒想到這么貴。
昨天還聽錢達偉聊起,他在法拉盛住的小單間,一天才45美元,還包水電網。
可自己要住到法拉盛就太不現實了。
從法拉盛到學校,一切順利的話,來回需要接近三個小時。
就在他準備放棄的時候。
突然,一個數字讓他眼前一亮。
只要900!
于是,他努力地湊近了些,仔細看清了那行被其他廣告遮住一半的小字。
“床位出租,每個房間16個床位,男女混住。”
林萬盛直起身,自嘲地搖了搖頭。
罷了,存錢去!
……
聽著ATM極其內部傳來的像打印機一般的咔噠咔噠聲音,
林萬盛的心情徹底好了起來。
這個時候,他才突然想起來了。
從黃石公園回來之后,
自己忙著探索系統。
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去健身房了。
之前他還想著,雖然暑假的球隊集訓去不了,但至少要保持住肌肉狀態。
而對于任何能幫他拿到大學獎學金的事,林家都是極度支持的。
所以就在家附近給他辦了張健身卡。
-----------------
林萬盛打的位置是跑衛,是陣地戰中最鋒利的匕首。
在四分衛把球交到他手里的那一刻,他面對的就是十一個想把他撕成碎片的壯漢。
也正因如此,跑衛對球員的要求極為苛刻。
因為頭腦靈活、身手敏捷,他之前打靈巧型跑衛一直手到擒來,甚至被冠上了“閃電林”的外號。
他在八年級之前,都是被教練極其看中的首發跑衛。
畢竟,戰術手冊上畫好的路線只是理論。
當真正身處球場時,那條通往達陣區的路,有時候只能靠跑衛在瞬息之間自己“看”出來。
他這種靈巧型跑衛,靠的就是速度和變向能力在外線尋找機會,撕開對手的防線。
這種打法,對下肢的爆發力和身體的柔韌性要求極高。
所以,盡管健身房的訓練只是杯水車薪。
但對他而言,有,總比沒有強。
健身房就在博威路上。
幾分鐘后,林萬盛推開了健身房的玻璃大門。
這算是唐人街為數不多的幾家大的健身房。
前臺的琳達看到他走進來。
眼睛頓時一亮,下意識地將一縷染成棕色的長發撩到耳后。
她身體微微前傾,手肘撐在前臺上:“Jimmy,你好幾天都沒來了,這可不像你啊。”
林萬盛笑了笑:“這幾天有點太忙了,沒辦法。我之前寄存在你這里的衣服,能不能麻煩幫我拿一下?”
“當然沒問題,”琳達站直身體,沖他眨了眨眼。
“你不要老是那么客氣嘛。”她轉身走向后面的員工休息室。
一邊走一邊用一種略帶埋怨的親昵語氣說道。
“對了,你的衣服,我看你好幾天沒來,放在前臺也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就順手幫你洗了。你等一下哦。”
和內街那些幾十年如一日的老店鋪不同。
這家位于博恩街上的健身房,顯然更愿意擁抱變化。
這里的器械總是最新的,甚至連教練團隊里,也偶爾能看到幾個專業的黑人教練。
這在傳統的唐人街社區里可不多見。
但是,華人那種,自己的兒女最好是可以在自己眼皮底下生長的傳統,還是保持著沒變。
所以,在聽到琳達-陳這番話之后。
正在不遠處擦拭器械的健身房的陳老板。
不由得白眼都快翻到林萬盛身上了。
林萬盛接過琳達遞來的,還帶著花香味的衣服。
道了聲謝,便走進了更衣室。
清晨的健身房竟然人也不少。
目測看上去,至少有十幾個人。
林萬盛戴上耳機,在跑步機上開始了慢跑熱身。
腦子卻不受控制的開始了盤算。
想要拿到大學的橄欖球獎學金,有兩條硬性門檻。
第一條是學術,必須完成NCAA(全國大學體育協會)規定的16門核心課程,并且GPA不能低于標準。
這一點,自己沒有任何問題。
但另一條,也是更關鍵的一條,是比賽錄像集錦(Highlight Reel)。
大學教練不會只看你的紙面數據,他們需要親眼看到你在賽場上的表現。
換而言之,一份精彩的比賽集錦,是敲開大學校隊大門的唯一名片。
而這,正是林萬盛的死穴。
他整個11年級,沒有獲得哪怕一分鐘的上場時間。
這意味著,他的比賽集錦是一片空白。
而在高中體育界,11年級是球員曝光度最關鍵的一年。
球隊里像馬克和凱文那樣的核心球員,恐怕早已經把他們11年級的比賽集錦,寄送給了幾十所大學的球探。
而自己,已經比別人晚了整整一年了。
想到自己連集訓營都去不成,林萬盛只能苦笑。
“現在自己,只能走學術路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