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樓下有人喊他們趕緊下來,說房屋主體發生變化,可能樓上承載不了太多的人。
林疏桐原本想把嫁衣帶下去,但消防員說要排查起火原因只能暫時先放在這。
樓下已經停滿警車,一群人正在警戒線外吵嚷。
人群中心,有人高聲咒罵:“老棺材瓤子!早該一把火燒干凈!沒把你燒死算你運氣好!”
“嚯!”身后傳來一個聲音:“人民警察的效率可以啊,這么快就抓到縱火犯了?”
林疏桐回頭,吳嶼摘下頭盔還給消防員,那雙冷灰色的眸子和她四目相對,嘴角還噙著一抹似有似無的淺笑。
男人個頭很高,夾著雨絲的燈光打在他的臉上,讓他高鼻深目的輪廓愈發明顯立體。
雖然長得很帥,但林疏桐卻對他沒有半分好感。
她往陳阿婆的方向走去,陳阿婆正頹然坐在街邊的石凳上落淚,整個人像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
林疏桐不想繼續打擊她,就抹去重點,說嫁衣問題不大,還能修復,只是需要時間。
又陪陳阿婆坐了一會,她從周圍的議論聲中隱約窺見了來龍去脈。
原來縱火犯是陳阿婆的孫子,這小子從小就被全家溺愛著長大,從高中起就被送到國外讀書,花錢如流水一般。可惜好景不長,在他大學時父母接連去世,沒幾年就敗光了家底。
一開始他以創業為由騙走了陳阿婆的幾件古董,后來又以結婚為由騙走了陳阿婆的全部積蓄。
再后來陳阿婆看他三四十歲的人了,還是立身不正扶不上墻便不肯再給他錢,他每次來都要偷著摸著順幾件古物,陳阿婆做夢也想不到在治安這么好的平江路她要把孫子當賊防!
前段時間這小子不知怎么在外欠下一大筆錢,討債的人險些要了他的命,他便帶著討債人來買陳阿婆的小樓,說要開發成民宿,開在平江路的民宿絕對一本萬利!
可陳阿婆不肯啊,一來小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哪還經得起折騰,二來,她還想在百年之后把小樓留給孝順的外孫女呢。
這事也不知怎么被孫子知道了,他豈會允許奶奶把家產都留給一個‘外人’,來鬧了幾次,加上被討債人逼的走投無路干脆就放了把火。
鄰居都在說:“這下好了,吃牢飯去吧,也不用被人追債了!”
陳阿婆哭累了,一口一個‘作孽,作孽’!
雨絲漸收,圍觀的人也都漸漸散了,陳阿婆的女兒和外孫女都在外地一時趕不過來,街道辦的人提出要帶陳阿婆去招待所暫住,受了驚嚇又淋了雨,別再生病了。
但陳阿婆不放心家里的東西,那些都是祖輩留下來的,經過幾次歷史大動蕩好不容易保存下來,沒想到卻在和平年代毀于一旦。
“阿婆你放心,這里有我們呢。”
林疏桐聽到熟悉的聲音,驚喜的看過去:“蘇姨?”
來的是當地文物保護協會的會長蘇九娘,也是一家非遺緙絲館的傳承人。
“小林你也在啊,正好,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無與科技的吳總,也是國家文明數據保護中心的顧問。”
她讓了一下,身后赫然就是剛才那個指揮無人機的青年男人。
“吳總,這是林疏桐林小姐,是一位文物修復大師,也是驚眠齋的老板。”
吳嶼沒聽過林疏桐的名字,但驚眠齋對他來說并不陌生,他曾在多個博物館看到文物修復者一欄寫著‘驚眠齋’三個字。
兩人簡單握了個手,又似乎有些嫌棄般迅速分開。
蘇九娘并不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看著兩位年輕有為的后輩,眼底滿是贊賞之色。
“陳阿婆,您放心去休息吧,家里的東西我們一定都全都給您搬出來,古董也會第一時間清理保護,全程錄音錄像,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我知道,我相信你們……”陳阿婆又拉著蘇九娘的手,有氣無力道:“小樓毀了,就等于我丟了半條命,這里面的許多東西我本來也都是要捐給你們的,現在……算了,是我不好,你們要是看什么還有價值,就拿走吧……”
“這事不急,等什么時候您好些了咱們再聊。”
“好,好……”
街道辦的人扶走了陳阿婆,蘇九娘沉重的嘆了口氣,又問林疏桐:“小林你今晚有事嗎?要不要和吳總留下幫忙?”
“樂意效勞,不過這個什么吳總就沒必要了吧?”
吳嶼挑眉:“怕我搶你功勞?”
“我怕你一個外行毀壞文物!”
蘇九娘笑了:“小林你誤會了,吳總家里好幾輩人都是考古專家呢!他做的也是文物保護相關的工作,他的科技公司還做什么物理學,算法學……”
吳嶼接茬:“量子物理學,用‘文明算法’專攻文化遺產數字化。”
“對對對,現在科技發達了,各行各業都少不了科技的參與!吳總就是我們請來重構吳越歷史的,恰好在附近,就讓他趕來幫個忙!”
林疏桐不排斥科技,甚至驚眠齋里許多文物的修復也都用上了現代化的專業設備,但她排斥吳嶼!
她從未見過這樣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上來就將那些被火燒過的古物歸為不可逆,狂妄又自以為是!
“算了,先干活吧!”
林疏桐沒再讓蘇姨為難,挽起袖子就加入到忙碌的人群中去。
現場除了消防和警察,還有文物保護協會的同仁,許多人在群里看到消息都自發趕來幫忙‘搶救’。
除此之外,吳嶼的團隊,不,應該說是他的員工也在。他們手上拿著各種儀器在被火燒過的小樓中走來走去,還真讓他們掃描到一處墻壁含有夾層。
夾層已被破壞,眾人從里面發現幾張字畫,雖沒過火但也被高溫烤的焦脆。
有人拿來給林疏桐看,她對著燈光看了一下說道:“碳化部分不大,就是有點變形了,送驚眠齋,可以修復。”
“好。”
看著那些珍貴的家具、書畫、木雕大多都被燒毀,林疏桐心痛不已。
“這是件什么器物?”有人捧著一團焦黑的東西疑惑。
吳嶼示意拿儀器的員工掃描一下,林疏桐不由在心底發出一聲鄙夷,都燒成這樣了還能掃描出什么?還不是得靠她這雙鑒定了無數寶貝的火眼金睛……
“清代云錦金蓮鞋。”被掃描的數據在電腦上進行著飛快的運算,已經被碳化的絲綢蛋白分子在數字環境中生長、重組,很快,一雙精致漂亮且繡有纏枝葡萄紋的繡鞋出現在電腦屏幕中。
林疏桐有一剎那的震驚,忍不住將那雙燒黑的繡鞋接過來看了又看,她腦海里的判斷竟和電腦掃描出來的完全對上號了!
吳嶼再次沖她挑眉,神情中帶有一絲挑釁。
林疏桐沉默了一會,又蹙眉說道:“不對,這雙鞋用的不是平針繡。”
說著,她從隨身帶的腰包里取出一枚放大鏡,有人幫她打光,她用放大鏡掃過這雙被燒到粘連的繡鞋,看到上面留下的魚鱗狀紋路。
“用的是少見的盤金蹙銀繡,每毫米捻入了足足十八道絲,從過火后的顏色來看,鞋面是粉色的,繡花是靛藍色的。”
吳嶼的員工愣了愣,看向屏幕上那雙彩色繡鞋。
林疏桐又從腰包掏出一小盒魚鰾膠涂抹在一處燒損并不嚴重的地方,原本斷裂的絲線竟奇跡般的連接上了,蘇九娘仔細看了看說:“還真是盤金蹙銀繡。”
林疏桐看向吳嶼:“吳總,科技能看到文物的顏色和歷史的溫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