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兒朱標是暴君?
- 馬皇后:重八,我后宮真沒藏男人
- 貓奶茶
- 2220字
- 2025-07-21 22:45:34
蘇河的話像一記重錘,砸在馬皇后心上。
想到自己的子孫后代可能因養尊處優而淪為廢物,身為國母的她,心中實在不忍。
“蘇河,你這話是否太過嚴重?”她忍不住反駁,“如今有皇上親自教導,又有眾多名師,皇子們個個都很優秀,怎會變成你所說的那樣?”
朱標也接口道:“蘇兄,話雖刺耳,但確實有些言重了。我的諸位弟弟,雖有貪玩之時,但都有最好的老師教導。父皇與我平日要求甚嚴,他們不敢胡來?!?
他對此很有信心,畢竟有好幾個弟弟是他看著長大的,長兄如父的責任感讓他堅信弟弟們的品行。
蘇河沒有立刻反駁:“太子殿下說的在理。當今幾位年長的皇子,皆是氣度不凡的貴族子弟。后世史書也贊譽您為‘古往今來最穩當的太子’,只要您坐鎮,諸藩王必定真心臣服?!?
聽到這里,臺階上的母子二人心中舒暢。
馬皇后看向兒子的目光更是充滿欣慰:“哈哈,我兒朱標得我與你父皇悉心栽培,自然不會遜色!”
朱標謙遜回應:“母后過譽了,兒臣還有許多不足,需向父皇母后學習,日后定當努力,成為一代明君!”
馬皇后眼中滿是贊許。
看到兩人期待的目光,蘇河明白,他們想讓自己收回“宗室會變廢物”的話。
但他來自未來,最有發言權。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我知道你們不服氣。我這就說說為什么減少俸祿也無用。假設俸祿減半,一位親王每年耗銀五萬兩……”
蘇河故意避開了朱標之前提高的數字,“加上其他開支,姑且算五萬兩。你們這一代或許不會,但下一代呢?下下代呢?乃至第七代、第八代呢?太子能保證代代都是明君?代代藩王親王都是賢良之輩嗎?”
他接著舉例:“千年前周文王拉車八百步,姜子牙言周朝國祚八百年。文王曾向天發誓,周朝代代有明君。結果呢?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留下千古笑柄!這算明君嗎?周文王的誓言有用嗎?”
這一連串質問讓朱標汗顏,剛才的自信蕩然無存。
蘇河繼續道:“說遠了。皇后娘娘想以減俸緩解問題,為何我說治標不治本?據后世記載,大明亡國前夕,宗室親王人數,僅不完全統計就接近三十萬!這三十萬全是朱家直系血脈,旁支還未計算在內。敢問二位,就算每位宗親一年只領一百兩銀子,一年總計是多少?三千萬兩白銀!整個大明需要多少稅收才能供養得起這么多人?”
好不容易恢復的朱標,聽到“三十萬宗室”時,臉色瞬間慘白如紙,嘴唇發顫:
“這……這不可能吧?宗室后裔怎會如此之多?”
話雖出口,他自己都覺得蒼白無力。
蘇河冷笑:“不可能?太子殿下,你們終究還是低估了繁衍的速度。就拿您和您的兄弟來說,二十位皇子,每人若有五個孩子,便是一百人。這一百人再生,每人再生五個,便是五百人!如此循環,不出五十年,朱家需要供養的宗親就達上千人!這絕非虛言,歷史上還有人生育上百子女的例子?!?
蘇河越說越激動,仿佛在揮舞無形的教鞭。
等他停下,馬皇后與朱標已是愁容滿面。
許久,馬皇后深深嘆息:
“唉……未曾想,重八立下的第一條祖訓,竟會成為勒死大明的繩索……標兒,你有何想法?”
朱標無奈搖頭,表示無計可施。
片刻后,他猛地看向蘇河:“難道……這是死局?難道就沒有破局之法嗎?”
他眼中充滿迫切的渴望。
蘇河看著他:“太子殿下,要解決此難題,須先克服兩大難關。若能攻克難關,辦法我自然會告知。”
原本絕望的馬皇后眼中重現希望:“說!蘇河,快說!是何難關?只要能廢掉這條亡國祖訓,任何難關,標兒都能應對!”
朱標也紅了眼眶:“蘇兄!請指教!”
他堂堂大明太子,竟心甘情愿地向蘇河低頭請教。
“太子殿下言重了!”蘇河鄭重道,“難點不在我的辦法,而在皇上身上。祖訓是他定的,他若不允更改,大明無人能改。而且此事涉及其他皇子,任何更改都會觸及他們的利益。若處置不當,大明難保不會重演大唐‘玄武門之變’的慘劇!”
“玄……玄武門之變!”朱標聞言,雙目圓睜,聲音發顫,“蘇兄,你是說……那辦法會……引發兄弟相殘?”
這話題在皇家是極大的禁忌。
馬皇后也臉色大變。
她視所有皇子為己出,絕不愿看到兄弟鬩墻。
蘇河解釋道:“二位,并非我危言聳聽。后世記載,大明因帝位傳承引發的矛盾可不少。這親王供養制度牽扯的利益太大?;噬显谖粫r還好,若他日有變……諸位藩王還能安坐嗎?”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些道理,古人早已洞悉。
朱標深吸一口氣,對母親說:“母后,蘇兄所言極是!這兩大難關不破,亡國祖訓一日難除!”
他在心中立誓,有生之年定要解決此事,絕不讓大明毀在自己手中!
看到兒子如此擔當,馬皇后倍感欣慰:“好,好!標兒能有此志,將來必是功垂千古的明君!”
她忽然想到關鍵問題。
既然丈夫當皇帝會犯錯,兒子繼位后會不會也出紕漏?
趁著蘇河在此,正好問清,及早糾錯。
她立刻轉向蘇河:“蘇河,重八當皇帝犯此大錯。那么標兒繼位后,他可有犯下類似錯誤?若有,你務必如實相告!他此刻就在這里,能及早改正,至關重要!”
馬皇后的語氣充滿期待,一旁的朱標心卻提到了嗓子眼,緊張得難以掩飾。
看著馬皇后那仿佛向人夸耀自家孩子的神情,蘇河心里明白,這是個母親對兒子的驕傲。
但他實在不愿回答這個問題。
“皇后娘娘,不如您問點別的?關于太子殿下的事……我實在不知如何開口。有時知道太多未來,反而一時難以承受??!”
看到蘇河罕見的猶豫,馬皇后臉上的期待漸漸冷卻。
聯想到之前的種種,一個可怕的念頭涌上心頭:
“難不成……標兒繼位后,未能成為明君,反而成了禍亂朝綱的昏君?!”
短暫的接觸讓馬皇后確信,蘇河膽識過人,連亡國預言和指責朱元璋都不曾猶豫。
如今說到兒子卻如此遲疑,答案恐怕不容樂觀。
在她看來,最壞的答案只有一個——自己的兒子不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