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馬皇后:我要你發誓保護蘇河
- 馬皇后:重八,我后宮真沒藏男人
- 貓奶茶
- 2619字
- 2025-07-28 00:02:00
“你說什么?!小十二自焚了?!”
朱標滿面愁云,聲音發顫地向蘇河確認:
“蘇…蘇兄,你確定沒記錯嗎?允炆竟然逼死了他的親叔叔?!”
兩人的疑問未等蘇河回答,馬皇后已先開口:
“唉…皇權之爭,自古以來便是皇家最大的忌諱。本以為有我和你父皇的嚴厲教導,你們兄弟子侄間不會發生這等慘事。如今看來,千年的悲劇,終究還是應驗在我們朱家。”
“可憐了小十二,他是多么孝順的孩子…竟然選擇以死明志。標兒,日后你一定要對十二弟多加照拂,他是個好孩子。”
馬皇后重新閉上眼睛,蘇河描述的畫面仿佛已浮現在她眼前。
看著眾人的反應,蘇河沒有停頓,繼續道:
“諸位,還沒完。建文帝得知十二叔自焚后,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竟命史官如此記載:‘湘王朱柏,知法犯法,畏罪潛逃,自焚而亡,謚號‘戾’,無子絕后,封國廢除!’”
蘇河此話如同驚雷,在場的皇室成員無不驚出一身冷汗。
朱棣更是眼前發黑,身體搖晃,幾乎站立不穩。
朱標渾身發抖,難以置信:
“什…什么?謚號‘戾’?!封國廢除?!允炆真的做出了如此大逆不道、違背祖宗的事?!”
蘇河冷靜地點點頭,仿佛在陳述與自己無關的事實:
“確實如此。這些記載,后來都被永樂大帝特意整理保存下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文書,在后世依然保存在博物館中。”
蘇河在游覽明故宮時,曾在歷史展館見過相關記載的譯文。
確認了朱允炆的所作所為,朱標再也無法遏制怒火,整個人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
“逆子!逆子!簡直是十惡不赦的逆子!抹殺親叔叔的歷史功績,還給他安上如此惡毒的謚號!我朱標怎會生出這樣的逆子啊!!”
一向以仁厚著稱的太子朱標,根本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悲痛欲絕地仰天長嘆。
馬皇后此刻也深受震動,喃喃自語:
“怎么會這樣…小時候那么乖巧的孩子,怎會把事情做到如此地步…”
作為國母,她為朱柏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惋惜。
“無子絕后,封國廢除”,這八個字的分量,比直接奪取性命更為沉重。
湘王朱柏沒有子嗣,意味著他這一脈斷絕了。
封國被廢除,代表這位皇子從此與曾經的封國再無關系。
如此壯烈的結局,只因削藩而起。
這位湘王朱柏,被自己的親侄兒朱允炆以莫須有的罪名構陷。
為了掩蓋罪行,朱允炆甚至篡改史書。
想到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朱允炆,朱標感到一陣無力,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悲憤難抑,閉目流淚:“逆子啊!!!我朱標怎會有這樣的后代!難道這是上天對我的懲罰?我何錯之有?!”
一旁的朱棣也深受震動,精神恍惚。
他腦海中浮現出那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十二弟朱柏,追在身后喊著“四哥、四哥”的情景。
這畫面隨即又被蘇河描述的場景取代:朱柏騎著白馬,手持弓箭,無畏地躍入火海自焚。
“允炆欺人太甚!小十二不該如此……”
許久,朱棣才沙啞地說出這句話。
“四弟放心!”朱標語氣沉重,“回去后,我定對允炆嚴加管教!更要立下家規:后世子孫,誰敢傷害親叔伯,哪怕我身在九泉,也絕不饒恕!”
朱棣感激萬分:“皇兄深明大義!弟感激不盡!”
兄弟二人對親情的珍視無需多言。
聽聞弟弟如此慘烈的結局,心中劇痛可想而知。
“哎~命運弄人……”馬皇后眼神悠遠,“重八啊重八,你若知曉這些,怕是要后悔莫及了。”
她并未沉溺悲傷,而是冷靜地梳理著前因后果。
她看向蘇河:“后來呢?小十二自焚后,棣兒是如何起兵的?”
理解了朱柏的死,她已明白朱棣為何能成功。
最疼愛的弟弟被親侄兒逼死,死后還遭惡謚羞辱,加上其他藩王被廢黜流放。
這一切都點燃了仇恨的火焰。
但沒有其他藩王的暗中支持,單憑燕王之力,不可能對抗中央朝廷。
蘇河接著講述:
“燕王朱棣得知十二弟被逼自焚并得惡謚,悲憤吐血。建文帝除掉湘王次日,便派人前往燕王封地查探。”
“朱棣老謀深算,深知來者不善,于是當眾裝瘋賣傻,從府邸一路鬧到城墻下,甚至長期食用豬食以麻痹建文帝派來的監視者,這才暫時消除了建文帝的疑心。”
聽到此處,朱標望向弟弟朱棣,眼中充滿憐憫,最終只是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四弟,苦了你了。”
朱棣剛從朱柏的悲痛中稍緩,又聞聽自己未來要“吃豬食”,一時呆住。
他難以置信地看向蘇河:“蘇河,你……此言當真?我堂堂燕王,竟會淪落至此?”
他懷疑蘇河因之前不快而夸大其詞。
蘇河攤手:“永樂,你覺得我騙你有何好處?再者,若你身處那般絕境,面對大軍壓境前的試探,除了裝瘋示弱,還能如何?”
朱棣啞然,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認:“確然。若真到了那一步,為求自保……也只能如此。”
他終于接受了這殘酷的未來。
馬皇后端坐桌旁,心煩意亂,五味雜陳。
她閉上眼,整理著蘇河帶來的信息:
孫子繼位,一年內削藩五位親叔叔,四位被廢流放,一位被逼自焚。
另一位起兵前還要忍受裝瘋食穢之辱。
明明是一家人,卻因猜忌和權力,落得手足相殘,最終孫子被兒子趕下臺,生死不明。
這正是她和朱元璋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朱元璋剛離世,孫子就對叔叔們揮起屠刀。
“哎~重八呀重八……”馬皇后睜開眼,語出驚人,“你呀,給后人埋下的禍根太多了!”
蘇河表示贊同:
“娘娘所言極是。造成此局面的根源,確實在于當今陛下。”
“他雖最不愿見骨肉相殘,但其推行的藩王掌兵、宗親贍養過厚、乃至濫殺功臣等舉措,在他看來是避免禍亂之法,卻小覷了權力的誘惑和皇位之上滋生野心的土壤。”
“當然,娘娘,這并非說陛下不好,而是時代的局限束縛了他的眼光。”
對于朱元璋,蘇河持中立態度。
從平民視角看,二皇子朱樉強占民女、欺壓百姓卻僅受訓誡,實為失政。
對家人,朱元璋是好的;但對百姓,則失了人心。
這番評價說到了馬皇后心坎里。
她目光明亮地看著蘇河:
“說得好!‘時代的局限性’,此言精妙!如今你的出現,為大明帶來了超越時代的眼光。待日后重八能接納你之時,便是大明走向更昌盛未來之日!”
蘇河無意間的話語,讓馬皇后對他的贊許達到頂峰。
但他深知“捧得越高,摔得越慘”的道理,選擇了沉默。
馬皇后看出他的顧慮,轉向朱標:“標兒,你想讓雄英活下去嗎?”
話題突轉,關乎自己幼子性命,朱標毫不猶豫,聲音哽咽道:
“想!兒臣想!不止雄英,還有常氏!兒臣希望妻兒都能陪伴左右,不愿她們離我而去!”
“好!”馬皇后點頭,“我再問你,你想讓大明江山千秋萬代,成為漢人最光輝鼎盛的皇朝嗎?”
答案是顯然的,這是歷代統治者的終極夢想。
身為太子,朱標亦是如此期許。
“想!兒臣愿大明成為世間最強盛之國!”
“好!我兒有此壯志,咱就放心了!”馬皇后語氣陡然凌厲,“那我要你發誓!對著蘇河,向列祖列宗發誓!只要你在世,蘇河便不能出事!他是救你妻兒的關鍵!他是輔佐你締造強盛大明的關鍵!即便你父皇要殺他,你也要抗旨護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