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
總監辦公室。
看著馬哲那略顯忐忑的眼神,魏昆笑吟吟道:
“有個好消息和壞消息,你想先聽哪個?”
馬哲頓感無語,但還是配合道:“壞消息吧。”
滿足了惡趣味的魏昆這才哈哈一笑:
“馬總不同意,你當演員的想法泡湯了!”
“那好消息呢?”馬哲抱著一絲希望。
“這次電視劇的署名編劇是你,另外監制也算你一個。”
魏昆說罷還頗為感慨的拍了拍馬哲的肩膀:
“馬總很看好你,你小子這回算是走大運了!”
他這話還真是沒有一點夸張,要知道新人編劇向來是最難出頭的。
比如魏昆自己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那也是花了十多年的時間。
而馬哲就算是把大學四年算進去,也不過在圈內混了四年而已。
對于這一點馬哲也清楚,但此刻他卻是有苦說不出。
上輩子在圈內混跡二十年,明星夢已然成為了他的一個執念。
編劇?
誰他媽想當編劇!
老子要當影帝啊!
或許是看出了他的郁悶,魏昆當即笑著安慰道:
“其實你也不用太失望,不止是你,這次公司的藝人都沒戲。”
“聶元都找過馬總了,照樣沒拿到角色。”
“馬總說了,這次不管人情關系,必須從劇本出發,誰合適就用誰!”
說罷魏昆也有些感慨,佩服馬忠俊的魄力。
然而這句話傳入馬哲的耳朵里,他卻聽出另一層意思。
馬忠俊貌似真的很重視這部劇啊!
他這么做顯然是不想有一點負面拖累,盡全力也要保證這個項目成功。
看來先前的那些流言確實刺痛了他的自尊心,這才想要用《五號特工組》這部劇證明,離開了張繼忠、王京團隊之后慈雯照樣能拍的出好劇!
這般想著,馬哲心里雖有點無奈,但還是感謝了魏昆一番。
什么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那都是編劇筆下的幻想罷了。
真要出了慈雯,他的本子都未必會有人看。
不說別的,馬哲要不是創意中心的人,他的本子都不會出現在馬中俊的辦公桌。就算幸運的遞上去了,馬中俊甚至都未必會看。
說個冷知識,其實大部分圈內人都看不出劇本的好壞。
劇本好壞是個很模糊的標準,除非極好或極壞。
否則即便是行內人,也未必能判斷劇本的質量。
至于會選本子的演員,那就更加鳳毛麟角了。
很多時候,只有項目成功了大家才會夸它是個好本子。
可在立項之初,卻很少有人是因為劇本才加入的。
甚至投資人也很少會因為什么好本子投錢。
他們只看導演是誰、演員都有誰——這就是賣相!
為了不去賣溝子,馬哲覺得還是應該再給慈雯一個機會。
念及此處,馬哲忍不住和魏昆討價還價道:
“馬云飛沒戲,那客串一下總可以吧?”
不想魏昆聽罷卻有點哭笑不得。
“你小子是真傻還是假傻!”
“這種小事還需要問嗎,你當你這個監制是擺設?”
要知道《五號特工組》這個項目完全由慈雯操盤,不像《小魚兒與花無缺》《神雕俠侶》那兩部劇,導演的話語權比投資方還大。
眼下別說客串了,馬哲這個監制安排兩個無關痛癢的小配角都沒問題。
若非如此,也不會有那么多小姑娘會爭相獻身了。
而聽完魏昆的解釋馬哲這才后知后覺,當即尷尬的笑了笑。
沒辦法,他演技好是沒錯,但幕后制作這塊確實是他的盲區。
……
5月6號,西土城路。
在把《五號特工組》的完整劇本交上去之后,慈雯這邊忙著立項、籌備新劇,但馬哲倒是難得清閑起來。
畢竟文藝創作這種東西是很難量化的,更沒辦法定什么KPI。
否則大概率會收獲一堆文字垃圾,沒有絲毫拍攝價值。
所以不用坐班的馬哲這段時間那叫一個爽。
這不,都有時間請舍友幾個搓一頓了。
畢業季總是讓人惆悵的。
不過四人的去處倒是都挺不錯的。
范衡去了京臺實習,席陽也找了一家廣告公司當文案策劃。
至于虞長風則繼續當自由編劇。
聽說已經有大款看上他的本子,準備立項拍電影了。
每個人看似都有一片光明的未來!
只是三杯酒下肚,范衡終究還是忍不住撕開了自己的偽裝。
“當年要是早知道這行這么憋屈,老子早特么不干了!”
“是人是鬼都能指指點點……什么狗屁的一劇之本,就是個笑話!”
留著一頭長發的虞長風聞言頓時樂了,笑的前俯后仰,眼淚都出來了。
“誰說不是呢!劇本就是個婊子,只要有錢,誰都能上!
“咱們是什么?”
“那就是媽媽桑,調教劇本的!”
“呸,下賤!”
罵完之后他便眼淚混著酒水一飲而盡,因為明天還要繼續接客。
三人一番吐槽之后,虞長風忍不住拍著馬哲的后背感慨道:
“老三,還是你牛逼啊!”
“以后混出頭了記得拉兄弟一把,我可是幫你洗了半個月的襪子!”
馬哲聞言忍不住笑罵道:
“你那是活該!誰讓你課后作業不做的?”
“我寫兩份容易嗎?喝酒!”
但說歸說,馬哲還是用力的拍了拍虞長風的肩膀。
其實他很想告訴虞長風,當下編劇的處境還算可以了。
再過幾年等圈外熱錢涌入之后,整個影視圈都會吃的滿嘴流油,但唯獨編劇的話語權會越來越低,混得還不如二十年前呢。
相比于虞長風,去京臺實習的范衡則比較好奇馬哲的本子:
“你那個項目怎么樣?什么題材的?”
馬哲咽下口中的白酒后,想了想道:
“諜戰劇,具體進度我也不清楚,我就是個編劇,沒話語權的。”
范衡聞言白了他一眼,吐槽道:
“謙虛!老三,你這就太謙虛了。”
席陽聞言也忍不住點頭道:
“編劇+監制,這可不是一般編劇路數,好多學長學姐都在打聽你。”
“打聽我?”馬哲一臉疑惑:“打聽我干嘛?”
見他還蒙在鼓里,虞長風哈哈一笑:
“還能干嘛,交個朋友唄!”
“學校里現在都在傳,說你這是回去繼承家業去了!”
說罷虞長風還笑著調侃道:
“藏得夠深呀老三,沒想到你還是富二代呢?”
聽幾人三言兩語一通說,馬哲這才明白慈雯的消息傳到學校了。
雖然不知道公司內部消息是怎么傳出來的,但這不重要了。
因為他不知道被誰扣上了馬忠俊兒子的帽子,謠言傳得還挺真的。
畢竟一個大四學生的本子被圈內大公司看中拍攝,這已經夠扎眼了。
更別說還讓馬哲這個新人兼任監制,這份待遇不是親兒子還真說不過去!
甚至連馬哲自己聽完謠言之后,都覺得他們推測的挺有道理的。
但……他真不是啊!
“我要是有這家世早躺平了,還干什么編劇啊?”
馬哲只用一句話,就讓哥幾個相信了他。
然而就在幾人推杯換盞瞎扯淡的時候,一聲清脆的聲音卻忽然在耳邊響起。
“學長好,我是大三的熊奈瑾,能認識一下嗎?”
馬哲:(⊙o⊙)…我?
看著眼前這個胸懷寬廣的妹子,馬哲有些詫異。
其他三個混球頓時識趣的沒出聲,樂呵呵的在一旁看戲。
馬哲見狀也只能敷衍了這個學妹一番,隨便聊了幾句。
另一邊,看著回來的熊奈瑾,一起吃飯的小姐妹舒硯忍不住佩服道:
“厲害!你這是真想當少奶奶了?”
不想熊奈瑾卻毫不在意道:
“想那么多干嘛,要是能有這么個帥哥當男朋友也不吃虧呀!”
不過熊奈瑾倒是一點沒有分享電話號碼的意思。
她又不傻,甭管是慈雯監制還是新銳編劇,這都是一個優質的人脈。
一次大膽就能換來這種回報,她簡直不要太賺!
且不說這兩個塑料姐妹花在聊什么。
待熊奈瑾離開之后,虞長風頓時一臉壞笑的調侃道:
“可以呀老三,現在就開始玩紅沙發了?”
范衡倒是沒有調侃什么,而是一臉無語道:
“人家妹子搭訕的是你,你報我電話干嘛?”
“我挑食!”馬哲淡然道。
范衡頓時啞然。
“你狠!來,喝酒!”
馬哲倒沒忽悠他,熊奈瑾確實不是他的菜,換她身邊的那個還差不多。
不過經歷了這個插曲,倒是讓馬哲心里隱隱有點明白了。
很快三個人都喝多了,最后還是馬哲結的賬。
本來也沒什么,只是當他費勁巴拉的把三人送回宿舍之后,他有理由懷疑,自己被這三個孫賊做局了!
……
當晚馬哲并沒有在學校留宿。
倒不是因為謠言,而是公司那邊有事兒。
讓馬哲意外的是,他這個監制竟然真不是擺設。
在馬忠俊的授意下,很多事情他都開始被動參與起來。
即便某些事情他全無經驗,但一場場會議聽下來確實知道了不少東西。
比如《五號特工組》的劇組人數大概在350人左右,屬于正常水平。
制片組、導演組、攝影燈光組、服裝化妝組、美術道具組、錄音組、后期制作組,樣樣齊全,另外還“跟焦員”“機械員”等特殊技術崗位。
當然,一到兩百人的劇組也能做到基礎崗位齊全,但助理就要兼任多職了。
劇組人數如果少于一百,那么不是草臺班子就是那幫搞藝術片的。
一般行內人聽到這種劇組規模,大多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兒。
慈雯傳媒兩千年就成立了,可直到今年才開始獨立制作就是因為這些門道。
別看早幾年馬忠俊比張繼忠有錢,但他卻搞不定一個劇組。
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找不了靠譜、優質的幕后人才。
這行就是這樣,看似幕后工作人員不少,但很多都是魚目混珠。
有錢沒人脈的圈外肥羊往往只能落得血本無歸,慘淡離場。
相比之下張繼忠就不同了。
作為央視老牌的制片人,光是制作《三國演義》《水滸傳》這兩部大劇的經歷就能讓他在圈內活得風生水起。
甚至慈雯的外聯制片以及一些服化道人員,都是馬忠俊借著和張繼忠合作的機會挖來的。
翌日上午,慈雯總部。
剛剛結束選景會議的馬哲只感覺眼睛一陣發脹。
今天上午他最起碼看了一千張照片了,真真是看到想吐。
“下午還有什么會?”
樓梯走廊上,馬哲一遍半瞇著眼曬太陽一邊問道。
見他這幅模樣,魏昆當即壞笑道:
“試鏡會。怎么樣,要請假嗎?”
“……哈,今天的陽光真熱啊!”
馬哲一本正經的感慨著。
魏昆見狀好笑的搖搖頭,然后便一臉隨意的大概說了說下午的事情。
其實從《五號特工組》立項之后,選角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不過選角其實也分主動和被動。
有些角色是需要劇組去聯系的,但有些角色主動權則在他們這里。
比如男一號馬云飛和女一號高寒,這都是值得圈內演員爭取的。
“目前女一大概有三個人選。”
魏昆深深吸了一口煙,方才慢慢介紹道:
“王儷坤,85年,北舞的。前年拍《七劍下天山》的時候和咱們合作過。”
“孫霏霏,81年,也是北舞的,而且和咱們更熟。”
“《萍蹤俠影》《小魚兒與花無缺》《七劍下天山》她都有份參與。”
“不過她剛剛從張大胡子的《碧血劍》劇組殺青,狀態應該差點。”
影視圈就是這樣,不會拒絕和陌生演員合作,但熟人肯定會占便宜的。
畢竟合作過的演員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會降低一定的未知風險。
比如慈雯考慮女一號的人選時,除了名氣之外,熟人也是一大因素。
聽到這里,馬哲忍不住好奇道:
“那最后一個呢?不會是李曉冉吧?”
馬哲倒是沒見過李大白,不過她也和慈雯合作過,算熟人。
魏昆聞言也不奇怪,只是遺憾的搖頭道:
“問過了,她沒空,上個星期才進組的。”
“聽說是和李鴨鵬合作,演的是芒果臺的定制劇。”
說到這里他沒賣關子,直接解釋道:
“最后那個叫宋佳,80年,上戲的。”
“這位和咱們沒什么交集,但她的經紀人卻是咱們公司的老熟人。”
見他這么一說,馬哲頓時猜到是誰了。
“王金花?”
“不錯!”
魏昆笑了笑。
“去年王金花離開華藝的時候,她就跟去了橙天,但還在王金花名下。”
“這次就是王金花推薦過來的,她在馬總跟前還是有點臉面的。”
魏昆絮絮叨叨和馬哲聊了很多,大多都不能拿到臺面上講。
比如王京花以前、乃至于現在,背后的靠山都是陳道名。
京圈大佬可不是白叫的,否則王氏兄弟也不會拿王金花沒辦法。
經紀合同是一回事兒,私下里的能量又是一回事兒。
王金花能成功從華藝脫身,搞得王家兄弟元氣大傷,這里面的彎彎繞繞可比市面上的電影精彩多了。
聽到這里,馬哲頓時若有所思。
不過下午試鏡開始的時候,馬忠俊的種種舉動卻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