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真當系統已經死了。
畢竟,除了他穿越那天,這系統就沒有活過,除了留下一個古板的【建設】模組,剩下的全靠他自己一點點摸索。
今天突然“詐尸”,著實有些不適應。
但其實并不重要。
給東西的系統,無論活著,還是死了,都是好系統。
尤其是【坐騎】的相關模組陳珂很想要。
為什么他很少親自沖鋒陷陣?
是不喜歡嗎?
NO。
因為神項羽有神駒烏騅,村莊鄉兵有系統戰馬,身為一位君主不能和屬下搶烏騅,系統戰馬他又看不上,光腿跑雖同樣迅捷如風,但實在是有礙觀瞻。
尤其是沖鋒陷陣之中,若是被自己人看到什么不該看到的,那我是殺,還是殺,還是殺啊?
如今【坐騎】模組若是能成功獲取,說不定就能解決這個困境。
心里如此想著,陳珂直接說道。
“這樣,我們叫大家一起來開個會。”
畢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他是積極支持三郎的“先發制人”戰術的。
因為臥虎關新建,但守關人數匱乏,阻敵于“千里之外”,可要比被敵人堵在關內被動應對要好得多。
因此,一番令下,須臾間,人員齊備。
遷徙“大軍”的臨時大帳里,有十數人坐成兩排,陳珂高居上首主位,三郎坐在他的左側,犄為副手。
參加此次軍事會議的成員,除了陳珂和三郎之外,就只有春夏秋冬等十三人了。
四郎還留在“臥虎關”守城,畢竟新關隘也需要強力人物來主導。
眼下這些人,這算是當前陳珂在關外的核心班底了。
眾人先簡單的介紹了下敵我雙方的狀況。
因為“殺光狼毫山方圓四百里流血事件”的發生,陳珂飛鷹傳訊給“和合社”,暫時阻止了商人們的到來。
畢竟人都殺光了,貨物也被陳珂沒收在了【背包】里,我都殺雞取卵了,自然就不用養雞人的到來了。
除此了商人之外,是八百多人的鄉兵,分數批,偽裝成行商從定北關進入關外,如今都陸續匯合在遷徙的“大軍”之中。
兵有了,軍械方面,只要是莊子能制造的軍械,陳珂的【背包】里都有足夠的儲備。
他還有大批的糧草和淡水,嗯,沒錯,【背包】其中的一個格子儲存了大量的淡水,多少不知道,反正抽干了一條清澈的小河。
馬匹方面,除了三郎和四郎從絕壁上繞道而行帶來的兩匹烏騅之外,還有之前在狼毫山置換來的、搶來的三千多匹好馬。
里面挑一挑,戰馬暫時還是不缺的。
武裝八百騎兵,無論輕騎兵還是重騎兵都綽綽有余。
“我們的情況說完了,現在說說敵人的,項春,你來。”
陳珂直接點名。
“諾。”
項春站起身來,幾步走到大帳中央,沖著陳珂恭敬地拱手道。
“主公,從先前抓到的一些‘舌頭’所吐出來的信息來看,此次我們的敵人是毫民赫赫部,這是毫民王庭最大的部落之一。”
“毫民與其它草原部落的制度大同小異,最高王庭大可汗就是毫民至高無上的主宰,并且從第一代開始,為了酬王庭建立之功,毫民實行了規模最大的一次分封制,許多大可汗的兒子被封為了下邊比較大的部落首領。
這些大部落首領的后代不僅可以世襲,甚至還可以稱呼部落駐地為‘小王庭’,大部落首領亦是可稱呼為‘小可汗’。”
“赫赫部的第一代大首領名叫‘阿史那赫赫’,赫赫部也是因此而得名,如今傳到第四代‘阿史那和拖’的手里,他是毫民王庭的四大部落的大首領之一,同樣也是毫民王庭唯四的‘小可汗’。”
“毫民各大部落等級森嚴,以最底層的‘什人長’為基,下轄的不是十個人,而是十戶牧民,這些疑似小貴族的胡人,負責這十戶牧民家庭的各種稅收、征兵、律法等各個層面,而‘什人長’之上還有‘百騎長’和‘千騎長’,倒是與勒族的“百戶”“千戶”有異曲同工之效。
之前在狼毫山被我們干掉的毫民貴族‘阿史那思貴’就是赫赫部的‘千騎長’,擁有千戶的人口,據說他還是小可汗‘阿史那和拖’的幼子。”
陳珂聽了點了點頭。
怪不得對方像死了兒子一樣撕咬著他們不放,這可不就真的死了兒子么。
“繼續。”
“諾。”
“赫赫部人口接近萬戶,分部廣泛,‘阿史那和拖’這個小可汗本身也可以稱之為‘萬騎長’或者萬戶。
在草原上,一戶牧民3-5人者較為普遍,5-10人者亦有,小貴族尚未分家者,雖然人口多達數十,但畢竟是少數,所以理論上,若是征調全族男丁,他是能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極限拉出一支1-3萬人的騎兵隊伍的!”
陳珂聽了面色不變,也不插嘴,只是默默地傾聽。
“但這種能力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各個部落的生存需要大片的草地,需要成年男性去放牧,‘千騎長’部落的間隔更是遙遠,等‘阿史那和拖’傳訊命令過去,再到大軍集結,三個月匯集到一起都算他們行動迅速。”
這個理由很好理解,看看陳珂的遷徙“大軍”就知道了,一天才走二三十里,就這樣還有牲畜掉隊,或者造成一定的牲畜損耗,因為牲畜的生理舒適度就在每天就在十幾里至二十幾里之間,超了就會造成大量減員。
牛馬羊等牲畜是草原牧民的核心資產,這不光是他們大部分的財富,更是整個部落唯一的口糧。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糧草過不來,大軍自然更加難以快速集結。
當然,“殺雞取卵”“不顧后果”等緊急軍情另算。
這勢必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死了一個幼子而已,還不至于。
因此,眼下光是抽調大部分青壯,就已經嚴重影響牧民們放牧了。
“繼續說。”
“諾。”
“主公,如今盤旋在赫赫部附近草場的‘千騎長’部落一共有三個,在加上半殘廢的‘阿史那思貴部’,算是三個半,這就是我們如今所應對的主要敵人。”
陳珂直接問。
“對方到底能拉出多少人?”
“4000-5000人左右。”
“嗯,那就是5000鐵騎。”陳珂又問:“他們的位置在哪?”
“根據‘千里鷹’傳來的提示,赫赫部已經從西南方向拔營,與我們的直線距離大概有500里左右,距離狼毫山大概600多里,而我們已經離開狼毫山快200余里了。”
從草原上來看,三者之間的位置,猶如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
陳珂又看了一眼三郎,然后才揮手道。
“大敵當前,廢話就不說了,眼下,我任命三郎為此次對赫赫部發起‘先發制人’戰術的大將,總管全軍,你們要聽從他之將令,猶如聽我之言。”
“諾。”
陳珂有自知之明,他個人武力雖堪稱天下無敵,但指揮士兵打仗還是算了吧,又沒系統學習過兵法。
此次大戰算得上真正的古代兵團作戰,小兵團也是兵團,胡亂指揮肯定會死很多人,陳珂并不想鄉兵出現大幅度傷亡。
因此,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干,千萬不要頭腦一熱學別人玩兒微操。
“三郎?”
如此想著,他揮手示意三郎可以開始組織戰前部署了。
“主公!”
三郎先是起身重重一禮,隨后才向前幾步,屹立于中軍大帳的中央。
那兩米來高的魁梧身形站在那里,仿佛一座山峰一樣,鋒芒畢露而又充滿厚土般的壓力。
“諸位,我方人員八百,敵五千。
我方可多為重騎兵,人馬披甲,核心優勢是重甲帶來的防護碾壓,以及能輕易撕碎敵方陣型的沖擊動能。”
“動能”這個詞匯,還是三郎從陳珂嘴里聽到的,如今拿過來倒是覺得十分適用。
神項羽繼續淡淡道。
“但機動性是我方的短板,續航能力較弱,若是被拖入消耗戰,我軍勢必傷亡慘重。”
顯然,三郎不止學會了“動能”一個詞。
“因此,此戰的決定性因素是戰術是否能規避重騎兵的短板,并且利用地形限制對方輕騎的迂回,誘敵集中,然后以點破面。”
說倒這里,三郎掃視眾人,命令道:“諸位。”
所有穿著盔甲的人都站了起來。
“吾將作如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