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推磨
- 1980,草莽縱橫
- 四塞守關中
- 2216字
- 2025-07-23 07:16:47
“四兒,還餓不餓?”
“差不多了?!壁w明海違心的說道。趙明江卻又把一塊煎餅遞到了他的面前。
“你吃吧,我飽了?!壁w明海推讓道。
“我不餓,我在牛圈吃了點豆餅?!?
……
“小四,你咋那么能吃了呢?”
“我也不知道?!?
“小丫頭,你懂什么,能吃好,能吃就有力……”
……
趙士禮走后,整個屋子卻輕松了起來,包括家里看門的黃狗,都長長的伸了個懶腰,輕輕的搖起了尾巴。
……
夏天的雨像小孩兒的臉,來的快,去的也快。雨停之后,卻悶熱了起來,趙明江、趙明河挎著糞箕子,先出去了——他們還在給生產隊的牲口割草,掙工分。
“我去看看,能不能逮點魚?!?
趙明湖說完,也挎了個爛糞箕子,出去了。下大雨的時候魚隨水上,用石塊、樹枝在淺灘中間建一個小水壩,魚游過來時用糞箕子一抄,大概率是能逮到魚的。
趙明海也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而在這時,趙明蘭一邊收拾著飯桌,一邊說道:“弟弟,你別出去,回頭給我幫忙推磨。”
推磨在這個時代,這個地方是做飯的基礎,也就是用石磨把小麥、地瓜干、高粱、豆子之類的單獨、或混合起來,磨成水粉,然后才能烙煎餅。
這是一個比較費力的活兒,最起碼需要一個成年女人的力量,最省力的方法是用一頭驢子,蒙上眼睛,帶上籠頭,但是趙士禮家卻沒有這個條件……
以前這個活兒是由趙明蘭與趙明敏姐妹倆合伙干的,但是只要趙明海在家里,作為姐姐,趙明蘭就會指揮趙明海把她替下來。
這個活兒把人當驢似的,趙明海有些不想干,他不由的猶豫了一下。而趙明蘭是十分機靈的,長大后見家里實在過不下去,跟著一個修理雨傘的去了南方,逃離了這個窮窩。
見此,她腦后的兩個羊角辮一顫,巴巴的說道:“都是你的事,五天的飯讓你三天就吃完了,你還不想干,白吃了那么多的飯!”
說著翻著大眼白,狠狠的瞅了趙明海一眼。
經過幾天的相處,趙明海卻是清楚趙明蘭,當然也不僅僅是趙明蘭,還有上面的趙明江、趙明河、趙明湖、趙明敏都是極為照顧他這個弟弟的,吃飯時都是故意留著飯量,就像剛才的趙明江一樣,盡量讓著他吃。
因此對于這位最小的姐姐的白眼,趙明海并沒有在意,只是搬了個木墩子,在鍋屋門前的棗樹下坐了下來。
見趙明海這么聽話,趙明蘭一下子就高興了,匆匆的對鄭桂枝說道:“娘,這次多弄點,省的三天兩頭的做飯?!?
“你這丫頭就是懶!去拽麥瓤去?!?
鄭桂枝毫不猶豫的揭穿了趙明蘭的小心思。至于麥瓤,則是壓軟的麥秸,這時是做飯的主要燃料。
……
用瓷盆淘了點麥子,又把大量的地瓜干在門口的石舀里搗碎,又摻了些高粱……
鄭桂枝把瓷盆端到了石磨旁邊的時候,趙明敏已經把磨棍插到了磨眼上,然后向趙明海招了招手,輕聲喊道:“小四。”
她已經二十,性格變得溫柔恬靜,不像趙明蘭那么張揚活潑了。
而對于推磨,趙明海雖然覺得是驢子干的活兒,但是卻是充滿好奇的。
順從的走了過去,來到磨棍旁,與趙明敏并排站在了一起……又因為感覺這是個需要力氣的活兒,驢兒轉的時間長了都會口吐白沫,因此隨后他使勁一推。
磨盤一下子就轉動了,但是趙明海卻感覺輕輕松松。因為是有趙明敏合力的緣故,趙明海最初沒有在意,只是輕松之下,不由的加快了步伐。
但是趙明敏的感覺卻與趙明海完全不一樣,在趙明海推動的時候,她感覺完全不需要她使勁;當趙明海步伐加快的時候,她甚至感覺自己要被帶著走;到第三圈的時候,趙明敏終于可以肯定,自己再跟著就是個累贅,于是一邊退了下來,一邊笑道:“小四吃這么多不虧,跟個小驢兒似的。”
而聽到趙明敏這話,趙明海才注意到原來一直是他一個人在推磨,下一刻恍然間他仿佛意識到了什么……
而在這時鄭桂枝已經一邊往磨眼里舀著麥子、地瓜干、高粱與水的混合物,一邊笑道:“人哪有白吃飯的,吃的多,不是長個子就是長力氣?!?
“弟弟,你使勁干,快些,我去割韭菜,回頭塌菜煎餅給你吃?!?
“馬齒菜的也好吃,多用點蒜。”
“嗯,姐,你和我一起去。”
……
說話之間,趙明蘭挎起了竹籃,拿起了鐮刀,趙明敏臉上也是笑容洋溢——趙明海這么有力氣,像小驢兒似的,她們是深感欣慰的。
“兩個饞丫頭?!编嵐鹬ψ厢u色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
石磨飛轉,粉白的姜水刷刷而下,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一盆糧食將近磨完。
而這時趙明蘭與趙明敏早已回來了,并在飯桌上剁好了韭菜、馬齒菜、辣椒,也搗好了蒜。
其實這中間她倆也暗中注意過趙明海,怕他累著,想著趙明海累了替換他的,只是見他健步如飛,沒有一絲懈怠,也就打消了這個心思。
同時娘仨嘰嘰喳喳的議論著:“看來還是能吃好,你看弟弟比三哥推的都快!”
“嗯,是比小三快!小三這會早喘了!”
“人能吃就有勁!”
……
正在談論之間,門“吱”的一聲開了,伴隨著大黃狗晃動的尾巴,一個穿著青色斜襟大褂子,黑色寬褲子,扎著褲腳的老太太走了進來。
進了院子之后,老太太抬眼看了看正在推磨的趙明海,然后對鄭桂枝說道:“江兒他娘,烙煎餅的?!?
“娘,是的,回頭給你送塊菜煎餅過去。”鄭桂枝平平淡淡的回道。
老太太正是鄭桂枝的婆婆趙王氏。而鄭桂枝之所以對趙王氏如此平淡,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這個老太太在對待趙士禮與趙士智兩家十分偏心。
至于老太太對趙士禮一家所做的偏心的事情,對于鄭桂枝來說,那是真正的孩子提娘,說來話長。
從趙士智媳婦進門后的區別對待,到分家時的厚此薄彼,再到看孩子,幫忙收莊稼,一樁樁,一件件鄭桂枝都是記在心里的。
點點滴滴,盡是瑣碎,但卻也是傷人之事,只是趙士禮為人孝順,鄭桂枝與他夫妻感情甚好,又怕吵鬧起來,讓人說閑話,所以鄭桂枝沒有發作,只是尋常時卻不會給老太太好臉色。
當然這也與鄭桂枝本性善良、柔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