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年
- 知否:梁家我做主
- 7584
- 2050字
- 2025-07-31 17:19:27
梁輝冷笑道:“無非是看你謝恩之時,官家對你并未表現的太看重罷了。
不過這也算是好事,也省的咱們家開口了?!?
“父親何必生氣?南鄉伯如此,說明其鼠目寸光,別說他是伯爵了,就是公爵,和這種人聯姻也弊大于利?!绷喊舶参康馈?
別看梁輝說著不在意,可這跟被人直接退婚沒什么區別。
梁輝之前擔心得罪南鄉伯,如今反了過來,他也一樣生氣。
“我倒不是氣這個?!?
梁輝搖頭道:“我是擔心因為官家的態度,后面想和門第不低的文官人家結親,人家未必愿意?!?
別看梁安一下升了五級,可他到底是武將,即便升個十級,又能有多大權利?
一個正六品的武將罷了,就算是正六品的文官,在汴京也就屁大點的官。
汴京那些權貴看重的是,如此厚賞代表的是皇恩浩蕩,也意味著官家對梁安的重視。
這也是南鄉伯之前愿意嫁嫡女給梁安的原因。
可從梁安謝恩時官家的表現來看,官家之所以如此厚賞梁安,完全是因為皇子出世,心里高興。
過一些時日,官家怕是連梁安是誰都不知道。
連南鄉伯都如此想,更別說那些文官了。
“父親,這正說明和文官結親很有必要。”梁安說道。
永昌伯爵府這塊招牌對那些傳承幾代的文官世家沒有什么吸引力。
但是對盛家那種人家,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王家雖然已經沒落了,可人家王老太師配享太廟,這個名頭還是很好用的。
“嗯。”
梁輝點了點頭,道:“為父再好好琢磨琢磨,等來年開春,你母親辦馬球會的時候,你也去湊湊熱鬧。屆時不僅汴京的權貴人家會去,一些地方官眷也會入京。
你若是覺著有合適的,也可以跟為父說。”
“孩兒明白?!绷喊颤c了點頭。
又聊了一會,梁輝便讓梁安回去休息了。
梁安拜別父親,又前往吳大娘子得院子,前去問安
“大娘子安好,已經睡下了,大公子還是明天早上再來問安吧?!鄙驄邒哒f道。
“那我就先回去了,明早再來給母親請安。”
梁安說著便轉身離開了。
沈嬤嬤目送梁安離去,這才讓丫鬟關上院門。
走入里間臥房,只見吳大娘子正在丫鬟伺的候下洗漱。
“人走了?”吳大娘子問道。
楚嬤嬤點了點頭:“嗯。”
吳大娘子起身來到床榻前坐下,擺手把丫鬟打發了下去。
“他回來后,待我還是如之前般恭敬,看來嫂嫂的擔憂有些多余。”吳大娘子說道。
雖然她性子傲,不愿意用些下作手段。
但梁安這些年老實恭敬,也是一個因素。
若是梁安不把她這個嫡母放在眼里,以她的脾氣,怎么可能不收拾梁安。
就拿今晚這個情況來說,梁晗年紀尚小就不說了,梁庸有時候回來晚了,都不會來給她問安。
單是禮數上,梁安做的比她親生的都周到。
“這也未必?!?
沈嬤嬤低聲道:“即便大公子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以后也耐不住枕邊人鼓動。您是大公子嫡母,為大公子的婚事費點心,也是理所應當。
替大公子挑個老實本分的姑娘,誰也說不上個不是來。”
“這件事回頭再看吧,二郎也到了說親的年紀,我還得替二郎張羅,哪有那么多精力?!眳谴竽镒訑[了擺手。
姜氏懷上梁安的時候,吳大娘子的兄長登門大鬧了一場,梁輝才來她房里勤快了些。
幾個月后她便懷上了梁庸,因此兩人年紀也就相差半歲左右。
大戶人家婚事繁瑣,從定下到走完三書六禮,正式成親,這中間最少需要半年。
而前期挑選,也需要花費不短的時間。
正常來說,她今年就該替梁庸挑選合適的人選了,可因為梁安親事還未定下,才沒有動作。
庶長子親事未定下,她若替自己兒子張羅,難免會惹來閑話。
以吳大娘子的性子,讓她去和那些妾室勾心斗角,刁難庶子什么的,她做不出來。
可讓她做那種大度無私,忙著為庶子張羅親事,她一樣做不到。
因此即便沈嬤嬤說的有道理,她也不愿意。
沈嬤嬤聞言嘆了一口氣。
吳大娘子每年春秋兩季舉辦馬球會,前來參加的都是汴京權貴人家的官眷。
這些官眷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吳大娘子長袖善舞,應付的游刃有余。
偏偏在處理家宅之事時,缺乏果決。
…………
秦明比梁安想象的動作還要快,三天后,便被一紙調令給調走了。
在東昌侯府的運作打點下,被調入了禁軍之中。
秦明一走,副都指揮使就空了出來,武山幾人都動了心思,各自讓家里替他們打點,同時也給梁安送禮,讓梁安替他們美言幾句。
此時年關將近,對于汴京文武官員的考評也開始了。
若是梁安能替他們美言幾句,加上他們背后家族的努力,升任副都指揮使還是幾率很大的。
梁安對于武山等人的禮物來者不拒,當樞密院下達命令,讓他上書對手下幾個指揮使進行評價時,他每個都美言了幾句。
至于誰能當上,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年關將近,汴京的官員也忙碌了起來。
樞密院需要在年前完成對武將的考評,而吏部則要完成對天下文官的考評。
其余官員也忙著走親訪友,送禮打點。
梁安平常也要跟著父親,去拜訪一些和梁家關系不錯的人家。
梁家乃是開國伯爵,傳承百年,在軍中還是有一些人脈的。
只是這些年梁家沒人在軍中效力,一些關系都疏遠了。
如今梁安也算是有出息了,那些疏遠的關系自然要重新走動起來。
不知不覺間,便到了過年之日。
古代過年并不熱鬧,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吃個飯,然后守夜。
等到子時過半,新的一天到來,給祖宗上了香,就能回房睡覺了。
次日乃是正旦大朝會,汴京五品及以上的官員,還有勛貴們,都要入宮給官家拜年。
有誥命在身的誥命夫人,則需要入宮給皇后娘娘拜年。
一大早,梁輝和吳大娘子便盛裝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