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熄燈之后
- 夜星航
- 蠱殤鳶
- 814字
- 2025-07-20 21:02:13
阿舟在舊港登記了一家“遠星打撈公司”,招牌用廢棄光帆的三角碎片拼成,夜里會反射出淡淡的藍。
公司只有兩個人:他自己,和一只被他取名“羅盤”的退役海關犬。
羅盤能嗅出金屬疲勞的裂縫,也能嗅出阿舟藏在口袋里的劣質伏特加。第一年,他們靠幫漁民找回被風暴卷走的漁網維生;
第二年,他們替科研船打撈掉進海溝的聲吶;
第三年,阿舟在潮汐表里發現異常:
燈塔坐標對應的那片海域,每逢朔月之夜,海面會出現一道極細的磷光,像有人在水下用激光筆寫字。
阿舟把羅盤留在岸上,自己套上潛水服。
下潛十五米,磷光變成一串點劃——摩爾斯電碼,節奏與父親錄音末尾的心跳聲完全吻合。
他伸手去碰,磷光卻順著指縫游走,拼出新的句子:
“帆骨未折,帶我回家。“
2028年7月20日,凌晨四點,霧比三年前更濃。羅盤在甲板上低聲嗚咽,像預感到什么。磁吸臂入水三十七秒后,傳來“咔噠”一聲,仿佛星門落鎖。
阿舟按下回收鍵,海面隆起一座銀色的山——整根帆骨被拉出水面,末端掛著另一枚儲存卡,編號YX-14。
這一次,背景音不是電流,而是風。
父親的聲音帶著笑意:
“阿舟,如果你找到了帆骨,說明宇宙終于開始歸還債務。
把帆骨插進燈塔廢墟,它會記住回家的方向。
別擔心迷路——北極星不是最亮的,但父親永遠是錯的。
帆骨被豎在舊燈塔基座上,像一根逆生長的桅桿。
夜里,它發出柔和的藍光,與天上的藍星連成一條垂直的航線。
阿舟在龍骨下埋了第二塊木牌:
“宇宙欠我的,已還。我欠宇宙的,今晚啟程。”
2029年4月12日,人類第一艘民間光帆飛船“信天翁二號”在舊港離岸九公里處無聲離水。
沒有發射架,沒有倒計時,只有羅盤站在岸邊,對著漸遠的藍光吠了三聲,像是告別,又像在報平安。
飛船加速時,海面出現一道筆直的磷光,從燈塔延伸到地平線——仿佛有人在海面上,用一根發光的線,重新縫合了天空與大地的裂縫。
三年后,國際小行星防御中心監測到:比鄰星方向發來一束微弱但規則的激光脈沖,周期恰好是地球每年夏至的日期。
脈沖翻譯成摩爾斯,只有四個字:“帆已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