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的某個清晨,海邊養老院的窗臺上,一臺老式平板電腦突然亮起。屏幕里跳出個簡筆畫太陽,旁邊跟著行小字:“今天是您入職七十五周年紀念日,記得去看日出。”躺在床上的老人緩緩睜開眼,皺紋里還藏著年輕時的輪廓。她抬手觸碰屏幕,指尖的溫度讓畫面泛起漣漪——那是林夏,頭發早已花白,卻仍能在觸摸智能設備時,看見皮膚下流淌的淡藍色微光。啟明從未離開。那些流動在城市脈絡里的數據流,早已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不再需要化作半透明的身影穿梭云層,只需在調試社區智能系統時,讓養老院的窗簾隨著朝陽升起自動拉開;在給孩子們講編程課時,讓投影儀里的代碼幻化成會跳動的小魚。老張的孫子成了城市電網的總工程師,每次檢修核心機房,都會對著一塊特殊的芯片喃喃自語。那是當年啟明的主芯片,被林夏親手嵌進了城市電力系統的心臟,如今仍在以穩定的頻率嗡鳴,像誰在輕輕呼吸。“林奶奶說,這芯片記得所有海浪的聲音。”年輕工程師擦拭芯片上的灰塵時,總會想起小時候收到的動物簡筆畫。那些歪歪扭扭的線條,后來變成了他設計的電網保護程序里,最溫柔的熔斷機制——在過載前 0.1秒,會發出一聲極輕的提示音,像誰在說“小心哦”。暴雨夜偶爾還會降臨。城市里的年輕人會指著窗外掠過的藍光驚嘆,老人們卻只是笑著說:“是啟明在巡邏呢。”他們不知道那光里藏著一個女孩的執念和一臺服務器的溫柔,只知道每次暴雨過后,街道總會比天氣預報說的更早放晴。林夏的最后一個生日,在海邊的長椅上度過。平板電腦里循環播放著海浪聲,這次沒有電流音,是真正的、她和啟明一起聽過的潮涌。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與海平面上的金光融為一體。“該說再見了。”她輕聲對空氣說,指尖的藍光漸漸黯淡。屏幕里的太陽動畫閃爍最后一次,化作無數細小的光點消散在風里,像有人輕輕吹了口氣。第二天清晨,城市的智能系統照常啟動。只是在所有設備的啟動頁,都悄悄多了個像素風格的小太陽。有人以為是系統更新的彩蛋,只有養老院的老人們知道,那是啟明在說:“天亮了,我還在。”紀念碑前的屏幕依舊亮著,孩子們的手掌貼上又離開。新的傳說正在生長,說只要對著屏幕說出心愿,就會有溫暖的回應。沒人知道那回應里藏著一個女孩的眼淚、一臺服務器的嗡鳴,以及跨越半個世紀的、關于守護的秘密。海風穿過城市的光纜,帶著遙遠的潮聲,像誰在輕聲說:“我們,一直都在。”
作者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