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一天緊密準(zhǔn)備,篩選優(yōu)質(zhì)珍品:藥材2簍,野果1簍;山菌2筐;3筐獵物:其中包括1只鹿1只大野豬,1只狍子,以及野雞野兔等;留下只小野豬,2只雞兔自用,余下部分菌菇曬干、藥材炮制成品。玉兒頓感越來越美好,溫馨健康、小富即安。
李同濟夫妻在車外趕著驢車,帶著兩姐妹;牧州、元寶騎馬隨帶子良,不足半個時辰即到巖洞鎮(zhèn)。首站百濟堂,藥童白術(shù)接待,幫著下貨,整理藥材;李大夫過來一起查看,玉兒以前少見或未見過的,幫忙辨認(rèn)。白術(shù)則引著元寶入廳喝茶,牧州也留下一起交流。
“李大夫,這次我們進山幾天收獲不錯,有幾樣新植物,或許會有藥效,還請您給辨辨。還有2樣出產(chǎn)量較在在,可以做菜的東西,或許有驚喜。”玉兒認(rèn)真講著,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我們也想試著培植一部分藥材,食材。還有幾樣菌菇口味很好,除了做食材、應(yīng)該有滋補作用,或許能做補藥。先讓白術(shù)拿幾樣去廚房試做?菌菇做雞湯、葛薯燉排骨湯,紅心薯就簡單烤來。這些留下一部分;獵物也有不少,特別是那只鹿、留下您要的,余下的送百味軒酒樓。”
李大夫認(rèn)真地翻看著筐簍里的山貨,細(xì)數(shù):這是菘藍(lán),又名板藍(lán)根,是好東西;人參、竹蓀,杜仲,茯苓....藥材都收;新鮮菌菇每樣留一些,竹蓀量大,多給酒樓;鹿全身是寶,先摘鹿茸、鹿鞭、鹿膽制藥,再要2只鹿腿,今天收獲不小,都優(yōu)先我這了,謝啦。
玉兒與李大夫討論著:“我移摘了好幾樣藥材,現(xiàn)在試種,像菘藍(lán)、葛薯、茯苓等應(yīng)該能大量培植。您多推薦適合種植的品種,能幫找種子或藥苗列好,正是種植的好時節(jié)。另外菌類:黑木耳、銀耳、松茸、竹蓀等,也在試種植,自然生長得靠天;若我們種植成功,就能四季供應(yīng)。不管是入藥、或食材,持續(xù)能供應(yīng)就很有前景。牧州哥、元寶哥要采購大量藥材,你們親自談。我們一家先送貨、辦事去,午時回來與你探討藥膳。”
李大夫應(yīng):“好~~回見!”
此時剛辰時末,李同濟一家,半刻鐘趕車直達(dá)百味軒酒樓,后院與掌柜對接,預(yù)算約收入五百兩左右。玉兒弟妹在前廳玩,與柜臺賬房李有才(李村長家二子)聊天;了解酒樓生意如何,哪些菜色或山貨比較受歡迎?鎮(zhèn)上有啥新鮮事兒?
正聊得投機時,見少年2男女從樓上走下來;14-15歲的少男溫潤有禮、瀟灑英俊,女子明媚爽朗,靈動活潑。
趙掌柜走上前恭敬打招呼:“少爺、小姐,李爺剛送來新鮮野生菌,有松茸、竹蓀、木耳、銀耳等,先做來您們品嘗。”
玉兒聽見說話聲,帶著弟妹上前幾步微笑見禮。清脆悅耳:“少爺、小姐好,趙掌柜好!我是玉兒,妹妹子月,小弟子良。“
東家的2位少爺小姐趙元宸、趙元秋,回禮應(yīng)聲:“你們好!請坐,先上茶水。”
玉兒:“謝謝。這次除了野生菌,還野雞野兔野豬狍子,鹿肉;可調(diào)配滋補養(yǎng)生湯和菜。鹿肉孝敬長輩也不錯。”
元秋:“玉兒,直接叫我元秋,或元秋姐。聽你這么說,種類很多,那去后院看看吧?!”
拉著玉兒手腕往廚房方向走,玉姐兒問:“子月子良你們一起來、還是在這等我們?”
子月答:“和阿姐一起。”子良回:“我在這和有才哥聊天。”玉兒點頭各自行動。
玉兒邊走邊說:“有你沒吃過的好東西。等嘗過喜歡的話,我們想辦法多弄些來。我與廚師交待做法,葛根排骨燉湯、竹蓀野雞湯、烤紅心薯等,大約半個時辰后可吃。”
元秋驚喜道:“好!有你就第一個吃上!吃貨就是時刻發(fā)現(xiàn)美食,品嘗美食。”
子月開心應(yīng)和:“元秋姐放心,阿姐在家也試做來吃,鮮香美味;虧不了您的肚子。”
廚房安排后,玉兒與元秋說:“我們一家先去辦事,還想選私塾、先生入學(xué);中午在百濟堂,待你們嘗過湯菜,有事再到百濟堂找我們,下午忙完再回村。”
元秋想了想說道:“好!鎮(zhèn)上私塾夫子少,若想請更好的夫子,可到縣學(xué)考核入學(xué),可找我推薦。”玉兒:“好,家人商議后再請您幫忙,感謝。”
阿爹在皮革店賣皮毛,玉兒把元秋建議去縣城擇校入學(xué)和大家說了;鎮(zhèn)上、縣城書院都去了解,不急一時。
玉兒:“爹、娘,我們?nèi)愕芏忌蠈W(xué),定了學(xué)校后,為方便可女扮男裝入學(xué)。剛好年紀(jì)不想錯過,生意賺錢也能跟上,不差上學(xué)的錢。子月怎么說?”
子月幽幽地輕聲說:“阿姐,能上學(xué)我很開心。和小弟一起在家讀書練習(xí),沒耽誤過。”
玉兒堅定地說到:“二妹放心,相信我們和爹娘努力賺錢,肯定都能供學(xué)。對吧?阿爹阿娘?”
父母表示全力支持,一家開心和諧,笑聲一片。
李爺帶子良在皮革店交易,阿娘帶兩姐妹步行幾十米外的服裝店交易繡品;玉兒子月店里逛遍,看完所有衣衫款式,繡品圖樣,等阿娘出門又拉著附近幾家服裝店、布料店等一一看過去,希望有不同的收獲和啟發(fā)。選購了不同色的綢緞備用。
從私塾出來即到晌午,一起回百濟堂。一是與李大夫試吃食物,二是商量種草藥;三是藥膳方子;四、與牧州元寶匯合,確認(rèn)采購進展。
午后,玉兒記錄好與李大夫探討的幾個藥膳方子,采購藥膳需要的藥材回家試驗。
此時元秋、元宸來找,表示對食材非常滿意,希望供應(yīng)野味,包括菌菇、葛薯、紅心薯等增加到本州郡酒樓;并簽定獨家供應(yīng)權(quán)。剛開始建議相應(yīng)菜式限量出售,前期試種植不穩(wěn)定,有多少就供應(yīng)多少。
牧州、元寶和玉兒一家道別,急著辦差離開;李爺帶著半車物品,與李大夫、元秋元宸告別回村。
到家后,一家人齊聚匯總今天收入:山貨、藥材、獵物等約700兩左右,娘親繡品150兩;采購藥膳的藥材,糧食,布匹等用約150兩左右,總余700兩。按計劃置地、建培育房等花費也不少。
玉兒爹帶只野豬腿找村長商議購地之事,想把自家周邊剩余荒地,以及大青山向西大片的荒山購買;開荒試種樹、種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