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破土的骸骨與十年之約
書名: 同路的向陽處作者名: 淺櫻苒本章字數(shù): 889字更新時間: 2025-07-26 13:52:41
初秋的午后,青藤小學的操場被挖掘機的轟鳴聲撕裂。六年級學生們圍著剛挖開的土坑歡呼——這是2010年埋下的“時間膠囊”,按照約定,今天將開啟屬于他們父輩的童年記憶。但歡呼聲在泥土滾落的瞬間戛然而止:一具蜷縮的骸骨隨著銹蝕的鐵皮盒露出輪廓,骨節(jié)扭曲成怪異的弧度,右手死死攥著一張泛黃的紙條,墨跡在風雨侵蝕下仍能辨認出“2010.08.15”。
嚴希趕到現(xiàn)場時,警戒線已將操場圍得密不透風。溫青和正蹲在坑邊,戴著手套的手指輕輕撥開骸骨周圍的碎土。“死亡時間初步判斷在十年前,骸骨有多處陳舊性骨裂,尤其是肋骨和腕骨,像是長期遭受外力撞擊。”他指尖頓在骸骨緊握的右手,“這個姿勢不是自然蜷縮,更像是死前在對抗某種壓迫——你看指骨嵌進掌骨的力度,像是在保護什么,或者……在記住什么。”
紙條上的日期被送去技術科復原,嚴希則調(diào)取了十年前的失蹤檔案。系統(tǒng)里跳出“林曉語”的名字時,他指尖微頓:2010年8月16日,17歲的市一中女高中生被母親報失,報案記錄里寫著“因早戀被家長責罵,離家出走”,三個月后因“無有效線索”被定性為自愿離開。檔案附的照片里,女孩扎著馬尾,校服領口別著“學習委員”的徽章,眼神干凈得像未被驚擾的湖面。
溫青和忽然指著骸骨的腳踝:“這里有細微的劃痕,邊緣有纖維殘留,像是被粗糙的繩索勒過。還有骨盆處的骨密度異常,可能生前長期營養(yǎng)不良——結合骨裂痕跡,更像是長期處于恐懼和暴力環(huán)境里。”他抬頭看向嚴希,“一個高三女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小學的時間膠囊里?2010.08.15,這應該是她失蹤的前一天。”
傍晚的警局檔案室,嚴希翻到了林曉語的學籍卡。同班同學名單里,幾個名字讓他眼皮一跳:如今的知名建筑設計師江哲、市醫(yī)院心外科主任周曼、剛當選區(qū)議員的顧明宇——都是本地近年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而他們的畢業(yè)照里,林曉語站在角落,身后的江哲正和顧明宇勾肩搭背,眼神越過人群落在她身上,帶著一種近乎戲謔的冷漠。
“明天去見見她的家人和當年的班主任吧。”嚴希合上檔案時,發(fā)現(xiàn)溫青和正盯著林曉語照片里別徽章的領口,“怎么了?”
“這個徽章的別針歪了,”溫青和指尖輕點照片,“像是被人扯過又強行別回去的。你看針腳處的布料磨損,不是一次兩次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