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張三寶
- 張君寶穿越倚天屠龍記
- 笛聲揚
- 2034字
- 2025-08-15 11:05:56
張無忌拉著小猿玩鬧一陣,將它放下地面,自行逃走,隨即引著張君寶到埋書的山洞之中,但見得山壁上幾個大字:“張無忌埋經處。”
張君寶微微一笑,心道:“張大哥這法子倒巧,好在周顛兄沒在,若讓他瞧見了,非好好笑話一番不可。”
張無忌見了張君寶笑意,臉露尷尬神色,忽也覺得這般看來,那埋經的幾字說明和一些人家的墓前銘文很有幾分相似。
隨即取出備好的小刀將掩埋經書的泥土挖開,取出油布包裹的幾部經書,除記載九陽真經的四卷楞伽之外,還有蝶谷醫仙胡青牛的醫經,和毒仙王難姑的毒經。
張無忌將六部經書一起交給張君寶,張君寶卻不要醫、毒二經,道:“能尋回楞伽經已是意外之喜,我焉能再取張大哥的你的醫書?”
張無忌連聲相勸,張君寶只是不接。
將四卷楞伽經揣進懷中,洞外忽然傳來幾聲輕響,張君寶轉頭一看,只見方才那小猿居然又來,正在洞口露出一個腦袋朝里張望,看到張君寶目光轉來,急忙縮首。
張無忌埋好醫書毒經,笑道:“這小猴不知為何如此怕你,卻又對我放心不下,特意回來察看。”
幾步走到洞口,一把將小猿捉住,笑道:“你這猴子既通人性,怎么看不出張兄弟是好人?”
小猿手腳揮舞,不住掙扎,不遠處一棵巨大果樹之后驀地響起“吱”的一聲,張無忌循聲望去,見白猿的腦袋從后探出,才知原來它也返了回來。
白猿本為張無忌這一救命恩人擔心,和小猿回來觀望情況,待見張無忌捉住小猿,就出聲招呼快走,不想張君寶也從洞內走出,一驚之下,忙又藏在樹后。
張君寶瞧它神態,駭懼之色極深,直似遇著什么驚世駭俗、可怖之極的事物一般,不禁納悶,暗想當初在華山上自己給尹克西摔了幾跤,好不狼狽,又怎能讓這白猿如此害怕?
卻見小猿驀地里吱吱亂叫,忽然兩腿一分,一道水線朝他直射過來。
張君寶這下子不禁臉色劇變,忙自閃身,總算他反應迅速,身手矯健,才沒給猴尿淋了一身。
張無忌撒開小猴,又是驚奇,又覺好笑,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以前聽太師父講故事,說傳說中猴子在遇著精怪的時候就會撒尿對付。”
“自己縱難免一死,這尿騷味留在精怪身上,就可讓同伴遠遠嗅之,提早躲避。張大哥,你武功太高,他們是把你當成妖怪了。”
但想張君寶進入山谷以來從沒露過功夫,兩個猴子怎么知道他功夫精湛?莫非猿猴通靈,能一眼瞧出一個人的武功高低?
張無忌在那里胡亂猜想,張君寶卻明白過來:“白猿還記得我的面貌,他在這山谷中春去秋來,待了快一百年,我仍舊還是少年,他以為我成了精了!”
張無忌二十歲的年紀,最是活潑,雖未大笑出聲,臉上難免有幸災樂禍的笑容浮現,張君寶難以解釋,見兩只猿猴遠遠藏著,絲毫不敢近前,只有熄了和白猿接觸之心。
張無忌和兩頭白猿打聲招呼,展開輕功,到所長桃子最大最甜的那株樹下摘了四個桃子,兩個丟給猿猴,兩個和張君寶平分。
兩個人一面吃桃子,一面四下探尋,另找出谷之路。終還是張君寶曾在武當山林野之中靜修,率先尋到一條幽僻隱蔽的小徑,和張無忌悠哉出谷,隨即略不停留,徑回光明頂。
途中張無忌一面奔跑,一面說些讓張君寶修習九陽真經的話。張君寶原本為示誠心取經,不肯練功,卻耐不住張無忌不厭其煩,連連勸說,終于答應下來。
二人說話間腳步不停,天色將暗之際已自雪山到了沙漠。沙漠夜間寒風呼嘯,冰冷徹骨,所幸二人都有純陽內力傍身,倒不要緊。
兩個人尋個背風的沙丘,張君寶盤腿而坐,略回內力。張無忌無所事事,爬在沙丘之上,到處觀望,自他到西域以來,或處危境,或有急事傍身,還沒好好瞧過這星夜的景色。
正觀望處,卻見遠處似有人頭攢動,一隊人馬直奔沙丘而來。
張無忌定一定神,待得片刻,人影走近,果是一隊身著白袍,身攜兵刃的江湖豪客。忙道:“張兄弟,有人過來!”
張君寶回神上丘,一看之下,心中了然,道:“這附近只咱們這一處背風地方,這些人想要歇宿,只有到這里來。”
“江湖上少不得與行腳過路的朋友打交道,咱們稍后客氣一些,一起歇上一晚便是。”
內心卻不禁思忖:“此處距光明頂不遠,六大門派圍攻明教事了不過數日,這些人到這兒來做什么?”
過不多時,人已走近,瞧來有三十人上下,個個是膀大腰圓、精悍威猛的大漢子,張君寶立于沙丘之上,抱拳道:“過路的朋友,請報個萬兒來!”
他下山行走江湖的兩年里時常耳聞目見江湖豪客打招呼見面,學起說話來十分熟稔,神態語氣,處處像是個極老練的江湖客一般。
那隊人沒料到沙丘上已有人在,為首之人聽張君寶聲若洪鐘,雄渾有力,遙望沙丘總還有數十丈遠,暗暗駭異,道:“在下海沙派張允坤,夜過寶地,稍作歇腳,請問朋友貴姓大名?”
他這一句話音便不如張君寶之中氣充沛,勉強傳到沙丘之上,已是輕浮無力。
張君寶和張無忌相互望了一眼,都不知道海沙派是何來頭。
張君寶心想自己名字多半隨著回去中原的六大門派響了一路,不便輕易說出,道:“原來是海沙派的朋友,在下張三寶,大伙武林同道,喜得相逢,請過來罷!”
他心思靈敏,但要胡亂編個名字,卻也不易編得唬過老道的江湖人去,微一思索,想到那武當山上的張真人道號三豐,便取其一“三”,自稱“張三寶”。
海沙派首領張允坤暗忖:“張三寶?沒聽過啊,好了得的內功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