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張真人
- 張君寶穿越倚天屠龍記
- 笛聲揚
- 2083字
- 2025-08-04 09:53:14
周顛叫聲極響,中氣卻有不足,聽來似乎身受內傷,實則皆因先前所受寒氣之故。說不得、鐵冠道人兩個聽到喊聲,各自吃了一驚,說不得道:“周顛休急,說不得來啦!”
這一聲呼喊由遠漸進,張君寶只見前方山頭上忽然出現一個胖大和尚,朝這邊跳躍而來。這和尚身材碩大,輕功卻佳,其后還跟著一個道人。心道:“這位大師是說不得,后面那道兄想必便是鐵冠道人張中了。”
他一路上多聽周顛說起明教的人物事跡,對四大法王、五散人的名字性格均有所了解。
說不得、鐵冠道人兩個著急忙慌的趕來,周顛也引著張君寶迎上,兩方在一處山腰上匯著,甫一見面,說不得便失色道:“韋兄這是如何?”
此時張君寶所渡純陽內力功效漸退,韋一笑臉色慘白,咧嘴一笑,并不答話。
周顛道:“吸血蝙蝠閑的發悶,捉了殷白眉的孫女兒,牽動真氣又不肯吸那小妞兒的血,凍成了半個僵尸。”伸手一指說不得手中布袋道:“你這布袋里裝的什么人?快快放出來讓韋一笑吸口血罷。”
張君寶聽周顛說過布袋和尚說不得所持乾坤一氣袋如何神妙,見說不得拎著個大袋子也不以為意,沒想到其中還裝著有人。
說不得朝張君寶打量兩眼,道:“還沒請教這位小兄弟如何稱呼?”
周顛聽他問起張君寶,頓時來了勁兒,不急讓他松布袋口放人,道:“嘿嘿,這位兄弟的身份,說來可嚇你們一跳。”
鐵冠道人見周顛說得鄭重,素知他顛三倒四不著調的性子,將信將疑,道:“愿聞其詳。”
周顛有心給張君寶漲漲聲威,讓兩位老朋友不至小瞧了他,說道:“這一位嘛,就是拳打峨嵋師太,腳踢昆侖掌門,江湖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英雄少俠,神劍銀影動九州,張君寶張大俠了。”
鐵冠道人聽得一怔一怔,暗覺“神劍銀影動九州”什么的,聽也沒聽過,多半周顛又在胡鬧,笑道:“周兄,許久不見,你見識倒漲,居然也知道了武當張真人的俗家名字。”
他是游方的道士,素仰張三豐之名,知道張三豐出家前便叫做張君寶,還道周顛惱武當五俠來光明頂生事,拿張三豐說笑出氣。
周顛卻給他說得一愣,道:“什么張真人俗家名字?”
說不得笑道:“張三豐真人俗家的姓名就是張君寶啊,周兄你不知道?”又向張君寶道:“但不知兄臺當真也叫這個名字么?”
他布袋里裝著的張無忌聽著幾人說話,知是張君寶到了此處,待要出聲呼喚,鐵冠道人的話便送入耳中,一怔心想:“原來張兄弟和太師父竟然重名?”
他父張翠山對師父最是敬重,當兒子之面,常說其慈祥博愛,諄諄教導弟子們俠義仁善,卻從不敢直言師父名諱,是以張無忌只知張三豐,而不知張君寶。
張君寶聽著幾人說話,暗地里亦心思轉動:“那什么武當張真人也叫張君寶?曾大哥說武當派武功和我似乎一路,前幾天見過的武當宋少俠的劍法也確實……嗯,莫非……”
他自幼天資聰敏,甫聞張三豐與之同名,聯合張無忌言語、殷梨亭態度、宋青書劍法,心中立刻猜到這武當張真人什么的或許便是他張君寶的名號。
但隨即又想:“我既來到這百年之后,世上豈能再有另一個張君寶?”有心詳問說不得和鐵冠道人,卻不便開口。只有先回說不得話道:“小弟確實叫作張君寶。”
說不得點點頭,看向周顛,口中未有言語,目光露出征詢之色,是問他們怎么結交,怎么帶到了光明頂來。
周顛道:“這位‘神劍銀影動九州’張兄弟,就是吸血蝙蝠的救命恩人,若沒有他的出手,吸血蝙蝠就真做了僵尸了。”他執意給張君寶漲聲勢,口口不離“神劍銀影動九州”七字。
說不得和鐵冠道人這才對張君寶刮目相看,他們都猜到周顛胡說八道,胡吹大氣,于那古里古怪的名號不加在意,但韋一笑救命恩人這一節,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說不得一抖口袋,道:“人是要放的,但血韋兄一時半刻還吸不得。”那乾坤一氣袋最是巧妙,以他獨門手法系上,旁人無論如何不能打開,他這隨意一抖,袋口一晃,便即開了。接著從中鉆出一人,張君寶一見驚呼,道:“曾大哥!”
張無忌和張君寶打個招呼,回頭謝過說不得開袋釋放。
張君寶一路來只在牽掛張無忌追韋一笑不得,千萬莫在沙漠中迷失道路,這時見他從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氣袋中鉆了出來,又驚又喜,拉著他詢問別來之情。
說不得見張君寶背上韋一笑臉色不對,擔心他內傷愈挨愈險,道:“此處不是說話地方,咱們先上光明頂。”
周顛邀張君寶、張無忌同行。張君寶聽過他對明教之述說,心中存了好奇之意,答應下來,和張無忌隨在眾人之后。
行得不久,五散人中余下兩位也都到了,一個叫冷面先生冷謙,一個是彭和尚彭瑩玉,各人通了名號,廝見一番,齊上光明頂,張君寶“神劍銀影動九州”的名號當然又被周顛說了一遍。
張君寶聽著這響亮亮的七個字,心感羞慚,連番解釋,架不住周顛執意要說,終于讓五散人都聽了一遍。
到得光明頂,由說不得負起韋一笑,張君寶、張無忌兩個在下人引領下到偏廳稍歇,五散人和韋一笑由光明左使楊逍手下仆役帶領,到正廳商議護教之事。
張君寶自覺身處明教總壇之地,不便隨意走動,以免撞見機密要情,只與張無忌隨便說話。其間偶然說起武當派,問起張真人,張無忌說之不詳,只道張真人已然百歲高齡。
張君寶一聽暗想:“我若正經活到這時候,也正是一百歲的年紀。”轉念又忖:“我只怕活不了一百歲。”
心中想來想去,殷梨亭的態度、宋青書的劍法來回浮現,只覺武當派、張真人等等,必和自己淵源極深,日后非去探詢一番不可。